“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近代海宁作家徐志摩去英国访友未见友而感慨的《再别康桥》最后一句诗。<br> 而我在杭州,住过城东莫雅塘和七堡、城南美政花苑、城西青山镇、城中紫金观巷。2024年8月搬到了城北康桥街道河映云集公寓,年龄相加近130岁的老夫妻,20多天顶着烈日,除了床、冰箱请人搬外,其它家具、物品每天二三趟从七堡“蚂蚁搬家”至城北。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而感慨《不别康桥》。 2005年,曾工作20年的原单位杭州铁路分局被撤销,我先被安置在位于康桥的运贸公司营销部做副职,我以太远为由,捥拒。没想到,20年后,我主动搬迁至康桥,成为康桥一居民。<br> 现在的康桥可是一片热土,运河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我住在26楼,运河在眼底。半年时间,滨运锦绣里小区高楼从平地拔地而起,10多幢房子很多结顶;大运河博物馆建设接近尾声;地铁15号线建设有序推进。 康桥热闹的建设中,夜间、双休日却留了一份宁静。人流、汽车明显比老城区少,尤其是运河边出奇地安静。夏夜,与老上城区钱塘江边摩肩接踵相比,康桥街道静静的运河边,真是一种安静地享受了。<br> 运河音乐公园向北,就逐渐开始宁静的氛围了。绿道开始变宽,约3米宽的双向塑胶跑道;自中河高架桥往北,变为约4米多的两自行车道和一人行道,跑在上面是软软的感觉。行走、跑步、骑车锻炼的不少。昌运桥以北,更是安静。我经常陪夫人至此散步,或者,我一人倒走顺走,在昌运桥下、嵌入式篮球场边练单杠等。我的邻居和住相邻不远的同事都买了自行车,经常在运河边骑行、锻炼。 2024年9月的一天下午,在运河边的杭州市老年活动中心(城北馆)举行的杭州市老年人健身健康大讲堂开课前10分钟,我去了2楼乒乓馆,与年轻时曾在团市委工作的美女赵剑“领导”的练球团队相识、立马加入该团队。<br> 接着是10月16日,团队部分球友出现在该中心首届文体大赛乒乓球选手中。赛前,我将大赛帖子发往各大乒乓球微信群,吸引了全杭城45名男单、21名女单、17对混双高手,进行了精彩无比的大赛。我们康桥团队积极参赛。赛前的开幕仪式上,我作为运动员代表发言。 不久,我们团队又组建了分别代表康桥街道、总管塘社区两队,参加拱墅区首届运动会乒乓球老年组比赛。我们康桥队于11月2日上午不惧“康妮”台风、冒雨进行了选拔赛,后连续晚上在大家运河之星、河映云集小区小球室集训。 11月15日,16个街道或社区组队参加了在运河亚运体育公园乒乓球馆举行的区运动会。我们康桥街道队抽了个好签,三战三胜获得小组循环赛第一。淘汰赛三战两负一胜,最终取得第七名。我场场打头阵,六战五胜,其中与后来是第三名的对手,先失一局、第二局8:10落后扳平获胜、第三局再胜。<br> 隔一天的11月17日,康桥街道第九届运动会乒乓球赛在卖鱼桥小学(文润校区)3楼举行。10多名男女老年人和20多名成年人选手冒雨赴赛、在6张球台上又挥汗如雨。我五战五胜、仅失一局,获得老年男子组冠军。 我住上城区近40年,未曾代表街道、社区参加过别人家组织的乒乓球赛。住在京杭大运河边3个月,就代表社区、街道打球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br> 在赛场上认识了老年球友闻剑雄,他盛情邀请我晚上去相邻的金桐雅园打球。我去的首天晚上,特别热闹,我一连赢了七八个球友后,最后与一位长胶老选手对阵,三局两胜、1比1平局、第三局9:11输给了他。 一发不可收。每到傍晚,微信群就招呼“好来打球了”。我匆匆吃好晚饭,骑小红车赶去金桐雅园,打约2个小时的乒乓球。并陆续带河映云集小区4名球友去打球。金桐雅园球友们畅开怀抱,欢迎各路球友。1964年出生、作为业委会主任的闻剑雄争取支持,为球友改善设施,更换两张球台和塑胶地板,清理家俱,乒乓球室整洁如新;还经常拿起扫把搞卫生。 2005年7月12日晚,我牵头组织康桥社区平时在金桐雅园小区一起打球的乒乓球爱好者一行11人乘3辆车,赴上城区彭埠街道杨柳郡小区,进行了50岁以上、49岁以下两组双方各5人的循环对抗赛,赛后还进行了个别交流。<div> 康桥队出行不易。3拨人马到杨柳郡小区竟都迷了路,兜兜转转,绕了好几个圈,才找到球室。李小明与同伴赶到球室已8时许,在球室外吃完快餐,才进室参赛。半山小学的诸巨斌老师,竟晕车了,昏昏沉沉打比赛。</div><div> 比赛在4张球台上同时举行。大家都认真打好每个球,奋力搏杀、细致搓球、拉好弧圈、长胶磕球、正胶快攻,球不落地不放弃,老年人的步伐、手力不亚于青壮年,不大的球室内弥漫着紧张、快乐的气氛。</div><div> 结果,50岁以上组康桥队13:12险胜杨柳郡队,其中我是4胜1负,负场是对李华第3局9:11。49岁以下组康桥队5:20总比分较为悬殊失败,其中李小明5战3胜、王进军5战2胜。虽败犹荣,意犹未尽,渴望再战。跳舞很好、打球不错、身材挺拔的老年观众徐忠华说:“欢迎康桥队每月一次来杨柳郡”。</div> 我右膝因在瑞莱克斯大酒店(东新店)打球受伤,仅休息半个月,其中在太和堂、同仁堂找张建红老医生做了2天针灸,又天天晚上到金桐雅园练球出大汗,力气用得差不多了,才回家冲个澡,早早入睡,枕边人的呼噜声听不见了,一觉睡到天亮。业余打乒乓球的习惯已养成40多年,一天不打球,晚上就睡不好。晚上睡得不错,得以坚持上班做好工作,尤其是退休后4年在杭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每天上班。<br> 2021年8月始,在做好起草文件、会议记录、协助赛事的同时,我协助14个区县(市)按要求编稿投稿,2022年9月始创办公众号日均1篇以上发稿。至2025年3月底,共计分别被全国性、省级、市级媒体、《杭州老年体育》刊稿1732、491、1529、1523篇。其中2024年分别被《中国体育报》、杭州市体育局官网刊稿11、134篇,协会刊发公众号602篇、图片2486幅、视频57帧,刊发《杭州老年体育》186文、350幅图。2025年上半年,编发公众号357篇,其中图片1467幅、视频38帧;编发《杭州老年体育》3期、74篇、图片176幅;分别被市级、省级、全国官网等媒体刊稿30、43、310篇,其中分别被《中国体育报》、体育总局官网刊稿4、3篇。这与古运河给我的灵气、干劲密切相关。 <br> 有一条古运河为伴,康桥的运河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商场、超市、小店也越来越多,新楼盘逐渐交房,运河两岸建设也越来越美,与球友和纯朴百姓的友情越来越好。我在杭州工作近50年,住过16、29、53、71、83平方的旧房子,如今到康桥住130方新小区的房子,再也不搬家了。<br> “悄悄的我来了,正如我悄悄的看海,我招一招大手,还带走片片云彩”。我试着与徐志摩《再别康桥》首段押韵,写《不别康桥》的打油诗。 (潘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