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嶙峋的岬角像一把青铜巨剑,直直刺破天穹与大海的交界。大西洋的钴蓝与印度洋的翡翠在这里激烈碰撞,浪尖如银色的利刃劈开空气,在玄武岩上溅起永恒的盐花——那是海洋写给陆地的情书,被潮水一遍遍涂抹,又一遍遍重现。</p><p class="ql-block"> 海风裹挟着四百年的秘密呼啸而来。迪亚士的桅杆曾在迷雾中摇晃成一座十字架,达伽马的罗盘指针颤抖着指向东方的星群。如今,集装箱巨轮如钢铁鲸群,驮着全球化的图腾劈开浪谷,甲板上飘扬的各国国旗,是移动的文明密码;而木质游船载着尖叫的游客,在惊涛中复写着当年探险者的狂喜与战栗——原来四百年前与今天,人类面对未知时,瞳孔里都跃动着同样的火光。</p><p class="ql-block"> 浪是永不疲倦的狂想曲乐师。十二米高的白色怒涛卷起水晶穹顶,轰然砸向黑色岩壁,碎裂的浪花里腾起千万颗星辰,又瞬间被后续的浪头吞没。海鸥乘着上升气流盘旋,在气旋中心写下潦草的诗行,它们掠过开普斑马扬起的尘烟,惊起狒狒群在刺梨丛中奔突,翅膀抖落的咸涩,正巧落进山龙眼花橙红的褶皱里。</p><p class="ql-block"> 老灯塔的锈迹中凝固着时间的琥珀。1857年的煤油灯早已熄灭,新灯塔的电子眼却仍在扫描风暴的指纹,将危险的讯号译成摩斯密码,投向深海。崖顶,游客举起手机捕捉浪的瞬间,镜头里定格的不仅是飞溅的水珠,还有自己脸上与四百年前探险者重叠的惊叹;山脚下,彩色小车沿着海岸公路蜿蜒,像一群寻找栖息地的甲虫,啃食着蔚蓝的寂静,轮胎碾过的地方,野花正从裂缝里探出头来。</p><p class="ql-block"> 铁锈色的地面上,低矮的灌木是沉默的生存诗人。它们的根系在花岗岩中镌刻密码,当信天翁的阴影掠过,整片山坡都泛起绿色的涟漪。鸵鸟低头啄食散落的阳光,太阳鸟在刺梨花间淬炼金粉,黑鹰的翅膀切开云层,漏下的几缕十五世纪的晨曦,正巧为新到的货轮披上金色的袈裟。在浪与岩的永恒搏斗中,历史以液态的形式重生——货轮的汽笛与海豹的呜咽交织成和弦,游客的惊叹与浪花的絮语重叠为复调。</p><p class="ql-block"> 当夕阳把两洋染成琥珀色,所有的喧嚣都沉入海底。唯有灯塔的闪光在黑暗中续写希望的标点,像四百年前某个水手在航海日志上画下的最后一笔:此处,风暴与光明共舞,绝望与希望同生。</p><p class="ql-block">文/何兆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