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盛世光景卷你入怀(二)

牧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伊宁坐火车来到吐鲁番,其实走进新疆先从走入吐鲁番开始,吐鲁番在新疆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存在。一座雄浑的天山将广袤的新疆分割为北疆和南疆,但许多人认为吐鲁番不属北疆,也不属于南疆,而是习惯于将其与哈密划分为一个单独区域一一东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疆是绚烂而磅磚的,游牧者长歌策马,在草原森林间驰骋,在冰川雪山下起舞;而南疆则是低调而厚重,农耕者日出而作,在田园乡村中吟歌,在黄土和水泽间徜徉。 而作东疆的吐鲁番,一方面既有北疆的绚烂,又兼具南疆的厚重,另一方面却比北疆收敛,比南疆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站,上午来到位于火焰山南麓鄯善县的火焰山脉脚下的吐峪沟麻扎村,这是现存最古老的维族村落,有着超2600年的历史,麻扎村维语是“坟墓”的意思。踏入麻扎村的刹那,仿佛跌入一卷褪色的西域古画,土黄色粘泥屋依山层叠,在阳光的照耀下,将每一道风蚀痕迹、每一块斑驳的土墙都勾勒出粗粝而温存的轮廓。而最令人震撼的是整个村庄周围全是坟墓,又被称为守墓村。近年政府为开发麻扎村的经济,许多村民已迁出原址,这里现作为风景区吸引不少旅游团到来…</span></p> 葡萄园 凉晒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麻扎村回吐鲁番的途中,经过火焰山顺便下车打个卡,堪称中国最热低海拔负155米的地方,这天地表温度近50度,热到连手机都自动关机。难怪唐僧师徒四人在热浪中艰难前行确有其事,热到妖怪都害怕,飞鸟也难飞过,此地不宜久留,打完卡便迅速上车离去,如不是为了小朋友的话,也别选择大酷天去吐鲁番的,我人生去过的两个冷热地方,一是火焰山近50度;二是漠河凌下30多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麻扎村、火焰山、艾丁湖三个地方都呈现三角形的,各距离间只需近1小时左右,来都来了艾丁湖也走走吧!艾丁湖同样是低海拔负154.31米,被誉为世界内陆最低点。都说走过这里,人生从此无低谷,希望如此,就冲着这点好奇心,来到艾丁湖游客较少,可现实好残酷,景区连区间车都没有,需顶着酷热来回步行几公里,这里是吐鲁番最炎热的地方之一。没走多远闻知前面湖边有数十万只蚊子等待供血,此刻,我们不带一丝犹豫转身离去到坎儿井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吐鲁番一定不能错过“坎儿井”这个了不起的工程。作为古代三大工程之一(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坎儿井),它见证了荒漠中人类与自然较量,是新疆这片干热土地上最有智慧的水利工程。何为坎儿井?就是古人用来引水的“地下水渠”系统,是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四部分构成,把地下挖通连成串,然后将天山雪水悄悄引到地表,滋润葡萄瓜果,并解决了古代极端干旱少雨的吐鲁番居民饮水问题,全程“靠坡度引流”,不用泵不靠电,超级环保又节能,真的太佩服古人的智慧,此工程也被称为我国三大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灵渠、坎儿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新疆的坎儿井多达1700多条,其中吐鲁番就有1200多条,总长度加起来达5272公里,比京杭大运河还要长。我们实地深入到地下,趟过千年的古水道,触摸湿润的砾石井壁,亲眼目睹竖井结构及听到地下渠的水流声,感受18C度天然清凉,超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行走在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一一交河故城。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遗迹。闯入这座被月光唤醒的千年废墟上,真的很震撼。交河故城是属于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南麓,扼守欧亚陆路交通要冲,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历经岁月的洗礼,这座古老的城池虽己满目沧桑,残垣断壁,但那高大雄伟的城墙、大佛遗寺、宽阔的大道,依然展现出丝绸之路沿线的社会经济、宗教信仰多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我们坐在亿万年不曾变动过的废墟上,观赏一场特别音乐会,感受交河故城的苍凉史诗。此时的风虽很大,但气温仍达到43度,心静自然凉静地听他们告诉我们曾经繁荣的西域三十六国并没有消失,依然在历史长河中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吐鲁番做沙疗养生非常火爆的,素有“露天桑拿”之称,是维吾尔族独创的传统医疗方法之一,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所以在夏季高温干旱的气候下,许多新疆本地人都很喜爱做沙疗养生,将身体埋入沙里,通过高温沙粒的热力作用和矿物渗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对风湿关节病、老寒腿、颈椎病、排湿气有很好的效果,这里的沙子很幼滑,含有多种矿物质,如湿气重的话,做完起来时沙子粘满全身,但不能马上洗澡。在做的过程中很舒服,沙子够热效果更好,比在家里天天煲祛湿汤强多了,住酒店包含此项目,大人沙疗、小朋友去游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吐鲁番博物馆,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吐鲁番博物馆是世界最大干尸博物馆,干尸比乌鲁木齐的博物馆多,从青铜时代往后各时期就有,沉睡千年的干尸,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堪称奇迹。因为吐鲁番的气候、盘地干燥,沙质土壤含盐高,且地下水位低雨水小,所以干尸的保存较好。展厅的干尸有将军、巫师、牧民、双人合葬、婴儿等,有的在吐峪沟出土的,真的大开眼界,我家小朋友非常喜欢看,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赶去登机去喀什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喀什古城,就像看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伫立2000多年,饱经风霜雪雨的洗礼。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独特痕迹,每一处建筑、每一条小巷,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长河中,闪耀着最为璀璨的光芒,它被誉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活化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午观看喀什古城开城仪式,街上游客非常火爆、太震撼了每天需封路,还没到点长枪短炮人头涌涌,这盛世的场面,又如张骞记载的“西域”一眼千年,浓浓的西域风情。开城仪式结束后,我们满血复活游古城、品美食那是何等开心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去喀什骑士大观园吃饭,正好遇见新疆一对新人在酒店举办一场婚礼,我们上二楼用餐一直注视着这场婚礼,婚礼现场非常喜庆又很特别。先是走钢丝表演,可惜我们来晚了错过观看,整个婚礼都是载歌载舞,个个都是舞林高手,他们给红包是一边跳舞一边塞给新娘、新郎口袋里,看到这情景仿佛自己不是观看别人的婚礼,而是直接参与到这场婚礼中,太有幸福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喀什古城,白天与晚上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白天走进热闹的小巷,是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路边飘来的小吃、烤肉香气更是刺激食欲。而到晚上,喀什古城的夜总是那么迷,这时目睹的都是年轻人活力,城墙上一条街都是小酒馆、小饭馆,几乎每家门口都有驻唱歌手,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这盛世繁荣的景象,我们更应该要好好感谢左宗棠这位大功臣,是他冒着64岁高龄,不畏前路险恶、无惧困难重重,面对他国多次干涉,仍毫不动摇收复新疆的决心。他自筹粮饷,抬棺出征,率领六万湘军,历时三年最终收复166万平公里的新疆。若是没有左宗棠,我们别指望能吃上哈密瓜,甚至去新疆也需办护照!所以再次感谢他为了国家利益,忍辱负重、肝脑涂地的艰辛,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南疆的第二站白沙湖,是整个行程中海拔最高一天,需办边防证,我们走中巴友谊公路,到了一半是沙一半是水的梦幻白沙湖,白沙湖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由于受冰川作用而形成冰碛湖,湖水主要来源于雪山水和地下水。这里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勾勒出绝美的画卷,湖水清澈透亮,在阳光映衬下波光粼粼,小朋友骑着牦牛欢快在湖畔作乐,那是多么惬意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往前走便是喀拉库勒湖海拔3600,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也是大自然私藏的宝藏。这里的湖水更深邃的蓝,在慕士塔格峰的雪山映照下,喀拉库勒湖像块巨大的蓝水晶,把高原壮丽的全景卷入怀里,当心灵需要一片净土时,这湖就是最完美的心灵蔚籍,继续往前走更是塔县,风景更美且海拔更高,我们到此为止。</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回喀什途中遇见克州冰川公园,便在此休息一会,公园门前的石山是红色的,走近看连对面山的泥土也是红色,该是含铁高吧!太神奇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站英吉沙,从喀什到莎车途中不要错过英吉沙最出名的就是小刀村和陶瓷村,俩村挨在一起。小刀村全是做手工刀很精致的,新疆对刀具的管制非常严格,每把小刀都有编号,我们挑选两把需身份登记邮寄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陶瓷村我们选择一家非遗传承人陶瓷店,让小朋友体验做陶瓷工艺过程,让他们在游玩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喜欢什么款式、图案自己设计,在老传承人的指导下做得很认真,老传承人还时不时竖起大栂指说亚克西(棒棒的)意思,做好的土陶还可以带走,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午到乌恰乡牛羊巴扎找吃(只有周日开市),这里比伊犁黄公大巴扎更原始,规模少多了但很热闹。这里的水果超平宜,喀蜜瓜10元一堆5个,西瓜1元1公斤,我们买了一堆哈蜜瓜、两个西瓜,现场就吃了两个,连午饭不用吃。这里的汉人很少,可能就我们几个,乡民把卖剩的哈密瓜用来喂牛羊,牛羊吃瓜多了嘴就刁,嫌瓜肉甜就只吃瓜皮,土豪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站莎车,下午来到一座与楼兰齐名的神秘西域古城一一莎车,可以说一个莎车,半部新疆史,上下五千年,莎车三千年。莎车(古称“莎车国”),位于死亡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边缘,是南疆地区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拥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它曾是叶尔羌王国的辉煌之地,承载着古老王国的荣耀与梦想。它也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枢纽,也几度称为西域闻名遐迩的部落国,东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宛如一场千年不散的盛宴,本想参观叶尔羌皇宫,可惜装修暂停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有色彩斑斓琳琅满目的集市,穿梭其中犹如翻阅一部生动的历史厚书,也是感受南疆人文最重要一站。晚饭后漫步于喀赞其中心街,这城市的外地游客不多,本土汉人只占4%,有人说现在的莎车就是20年前喀什古城,纯朴的新疆本地人,有不少的都不会听国话,卖买靠计算器交易或要小孩做翻译,甚至有的出租司机都不大会听普遍话,我们只能开导航告知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莎车处于沙漠边缘地带,所以沙尘比较严重,停放一晚的车便见铺满一层沙尘,可见莎车在尘土飞扬中,能生存几千年是很值得一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鸽子是飞不出莎车,鸽子菜式成行成市很有风味,我们选择当地有名的“木卡姆故乡餐厅”,尝试了全鸽餐、烤全鸽、串烧鸽、原只鸽汤、鸽面,味道真的不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五站红沙漠, 在开往刀郎部落途中路过中国独一无二的红色沙漠,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看绵延起伏的沙丘与巍峨的天山相依,更添几分神秘。此时风沙有点大,我们停车听风讲述楼兰遗落的传说,顺便做个沙疗,正好遇上有点小沙尘暴,天灰蒙灰蒙的,张口就是满嘴沙、耳朵也有,眼睛不敢睁开背着走,身体埋在沙里一会被吹走,小朋友不断堆沙,现正在整改升级中暂不用收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六站,来到有绿洲之称一一刀郎部落,这里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老驿站,更是刀郎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走进刀郎部落景区,远远传来刀郎音乐循环播放着,仿佛踏入了一幅西域风情画卷。千年胡杨傲立沙漠太震撼,胡杨这种“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神奇树种,在这里与刀郎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与人文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观看完开城仪式后,步入刀郎部落的文化馆。了解到何为称“刀郎”,在那个战火纷争的岁月,一群逃难的各族百姓为追求美好生活,历经艰辛迁到叶尔羌河中生活,他们自称为“刀郎勒”,意为“集中、聚集”的意思,晚上还有篝火晚会大联欢,由于太晚我们不参加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入住阿瓦提县刀郎大酒店,阿瓦提县素有“中国长绒棉之乡”之称,阿瓦提意为“繁荣”之意,这里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有绝佳的自然环境,干旱少雨,光照资源极为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和纤维发育。可见阿瓦提县的棉花光泽好而闻名全球,被誉为“棉中黄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瓦提文化广场,入夜后不少市民在广场跳舞非常热闹,越夜越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七站,不容错过的天山托木尔大峡谷,又称温宿大峡谷,是地球上最美的伤口,中国最大的集岩盐喀斯特、丹霞、雅丹等地貌为一体的大峡谷。山体由洪水自然冲刷而成的峡谷,它历经亿万年的风雨侵蚀的红砂岩,形成一个自然奇观,被誉为“活的地质演变博物馆”,景区内有高耸入云的崖壁,形态各异的岩石非常震撼,每一处都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峡谷的河床,一旦遇上大雨就爆发山洪、泥石流冲击非常危险,整个景区需关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一站入住阿克苏,走进新疆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一阿克苏。阿克苏维语意为“清澈奔腾之水”,这里不仅有奔腾的河流,更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及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阿克苏历史源远流长,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见证了无数商队往来与文化交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0年前,阿克苏曾是黄沙漫天的“死亡之海”,阿克苏人民用了30年时间筑起一道绿色长城,三代人用铁锨和汗水在沙漠边缘种下百万防风林,引天山雪水灌溉,圧碱改土,硬把沙漠变成120余万亩绿洲。如今的阿克苏不仅成为重要棉花交易集散地、轻仿工业聚集地;更是孕育出驰名全国的“冰糖心”苹果,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我们到阿克苏市老街闲逛,看到路上的车明显比同等城市的车多,阿克苏的夜生活非常丰富,人气鼎盛,各式美食诱人,我们边吃边看表演,每晚10点后都有走钢丝及歌舞表演热闹非凡,都是免费的!为阿克苏丰富的夜生活点赞!亚克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将要结束此行程前,我们分别到阿克苏批发市场及到最有烟火气的阿克苏早市遛达,这里的早市品种丰富且价格平宜,特别是买早点、果蔬、农副产品的市民人气满满的。我们采购点牛羊肉邮寄回家,并买了两个老汉瓜抱着上飞机带回给家人尝尝,再见了阿克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疆是个好地, 回望走过的17天路程,每一步都踏实算数,非常感谢老天的恩赐,一路避过前路不知险阻地带,平平安安游走完计划内景点,一个也没拉下,由于我们的坚定最终走出一道光。在行走的过程中,我深深感知祖国广衮的山河太壮美了,能在有生之年深度游走大美新疆,去阅山河、观天地、见众生、寻自己我知足了。对于小朋友而言,既是一次在游玩中增长见识的研学好机会;又能在旅途中磨练意志,让他们明白每次机会都是来之不易的。希望今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奔走,愿所行皆坦途、凡事皆美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