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艺术的典型代表——POB 2014版现代芭蕾《达芙妮与克罗埃》

行走天下,感悟音乐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POB)2014年版芭蕾《达芙妮与克罗埃》(Daphnis et Chloé),是一场将拉威尔同名交响芭蕾作品与现代舞台视觉和当代编舞风格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演出。</p> <p class="ql-block">该版本由法国舞蹈家和编舞家本杰明·米尔皮耶(Benjamin Millepied)编舞。他曾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短暂担任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后由奥雷莉杜邦接替了这一职务),其前妻是著名电影演员——《黑天鹅》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p> <p class="ql-block">《达芙尼与克罗埃》讲述了牧童达芙妮与少女克罗埃之间的纯洁爱情,以及他们如何在经历诱惑、分离与考验后终成眷属。主要情节:</p><p class="ql-block">在面包神与众美少女们之祭坛前,众人向山河女神做舞蹈礼拜,期间达芙妮与追求者发生了冲突,双方以克罗埃的芳心为筹码进行比试,达芙妮获胜。此时海盗来袭,克罗埃被掳,达芙妮因绝望而昏厥过去。三尊河川女神的雕像化为人形,将达芙妮抬进洞里,并向牧神潘求救。</p><p class="ql-block">此时,海盗们在岩岛上跳舞庆祝胜利。首领布鲁艾希斯命令克罗埃舞蹈以取悦众人,她假意顺从,欲趁机脱逃,但未成功。这时,天上降下一道刺眼的光芒,不计其数的山羊团团围住海盗,巨大的潘神幻影出现,并怒视海盗们,布鲁艾希斯见状立即释放了克罗埃。</p><p class="ql-block">达芙妮熟睡在河川女神的洞窟前,在破晓的牧羊人笛声中,克罗埃被牧羊女簇拥前来,两人重逢,迎来美好结局。</p> <p class="ql-block">米尔皮耶版《达芙妮与克罗埃》不是传统的三幕古典芭蕾,而是结构简洁的一幕芭蕾,它强调情感的纯净性与身体线条的抽象表现,融合了现代舞语言和传统芭蕾技巧。具有简约、几何化的舞台与灯光设计,充分体现了他在视觉与结构上的极简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个版本男女主角分别由奥雷莉·杜邦(Aurélie Dupont)和埃尔韦·莫罗(Hervé Moreau)扮演,他们均为POB明星舞者。其中杜邦饰演克罗埃,莫罗饰演达芙妮。</p><p class="ql-block">这对曾多次搭档的明星舞者,在本次演出中以极高的艺术修养诠释了现代芭蕾中的心理层次与抒情气质。两人的合作不仅是在技术上的平衡,更在情感深度上彼此成就,为这部极简现代作品注入了丰富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1、“节庆中的初遇与暗恋”之舞</p><p class="ql-block">牧场上,牧民们沉浸于一场欢乐的节庆仪式。阳光洒满田园,年轻的牧羊人和少女们在欢快的音乐中起舞。人群逐渐散去,年轻英俊的牧羊人达芙妮出场,随后纯洁貌美的少女克罗埃也登场,二人不期而遇。他们跳起了灵动奔放的双人舞,充满青春与生命的韵律,通过身体语言表达着初遇时的暗恋之情。该舞段是全剧情感线的伏笔:在节庆的欢腾中,爱意悄然生根。</p><p class="ql-block">米勒皮耶的舞蹈设计,让身体说话,让目光传情,让“暗恋”成为舞台上最轻柔却最真实的存在。既没有过度煽情也没有高难度技巧,一切都靠节奏的把控、身体的角度和空间分布来完成。如此含蓄,却动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视频:“节庆中的初遇与暗恋”之舞</p><p class="ql-block">舞者:奥雷莉杜邦饰演克罗埃,埃尔韦莫罗饰演达芙尼</p> <p class="ql-block">2、“达芙妮与其他克罗埃追求者冲突”之舞</p><p class="ql-block">达芙妮与克罗埃刚建立一种彼此吸引的纯洁情感,他们的爱情尚未稳定,就遭到了他人干扰。</p><p class="ql-block">此舞段表现了其他追求者对克罗埃的嫉妒、逼近和纠缠,试图与达芙妮争抢女友,并与达芙妮之间发生肢体和情感的“冲突”,最后被一少女阻止。它不是暴力的直接对抗,而是心理张力的展现。</p><p class="ql-block">拉威尔的音乐此时情绪激荡,弦乐和管乐的音调营造了紧张气氛,与舞蹈动作的紧张程度相呼应。编舞者利用该段音乐的“波峰”,精准地设计了冲突的激化与冷却,使整段舞蹈具有明显的起伏和呼吸感。</p> <p class="ql-block">视频:“达芙妮与其他克罗埃追求者冲突”之舞</p> <p class="ql-block">3、“达芙妮内心独白之舞”</p><p class="ql-block">达芙妮内心对克罗埃的爱恋日渐升温。他卷入与其他男性追求者的冲突后,克罗埃的情感尚未明朗。达芙妮以“爱慕者”的身份跳起这段独舞。他刚经历一场关于占有、权力和感情的冲突,现在回望自我、审视感情。舞蹈中表现出他的困惑、激情、羞涩与坚定,是他由“被动旁观者”转化为“主动爱人”的心理转折点,也是在向克罗埃展现内心的独白。</p><p class="ql-block">埃尔韦·莫罗将达芙妮的内心挣扎演绎得细腻入微,动作虽节制却极富力量,使观众对“爱慕者”的境地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视频:“达芙妮内心独白之舞”</p> <p class="ql-block">4、“屈辱之舞”</p><p class="ql-block">舞者:奥雷莉.杜邦饰演克罗埃;法比安.雷维利翁(Fabien Révillion)饰演海盗首领。</p><p class="ql-block">克罗埃被海盗掳至异地后,身处惊恐与挣扎之间。这是她面对海盗首领胁迫时的舞段。她先是独舞,然后被迫与海盗首领展开一段被操控的双人舞。在米尔皮耶极简主义视觉构图下,肢体成为唯一的表达语言。伴随着拉威尔不安的音乐旋律,克罗埃企图逃避、祈求、抵抗,身心逐渐破碎。舞步紧绷如拉满的弓弦,情绪在挣扎与压制之间来回震荡。该舞展现了克罗埃恐惧、抗拒与屈服交错的复杂心理,以及她与海盗首领之间那种撕裂心灵的对峙状态。</p><p class="ql-block">这段舞蹈是整部舞剧最深刻地探索权力、性别与控制主题的部分。</p><p class="ql-block">它对演员技术与情绪掌控要求极高,杜邦的表演可谓细腻至极而又胆大无畏,她将克罗埃的情绪转变精确雕刻。而雷维利翁则以控制力强、肢体张力丰富的肢体语言,演绎出一个具有压倒性暴力气质的海盗首领。</p> <p class="ql-block">视频:“屈辱之舞”</p> <p class="ql-block">5、“强占与抗拒之舞”</p><p class="ql-block">舞者:奥雷莉.杜邦饰演克罗埃;法比安.雷维利翁饰演海盗首领。</p><p class="ql-block">这段双人舞是整部芭蕾中的“心理阴影高潮”之一,是克罗埃命运急转直下的重要节点,体现了她失去安全、被撕裂的精神状态,也为后续达芙妮的奋力救援与两人重聚奠定情绪基础。</p><p class="ql-block">舞段展现的是她与海盗首领之间的对峙——海盗试图用身体力量征服她,而克罗埃则在惊恐与抗拒中挣扎。这段双人舞描绘的是一种非对等的“接触”关系,带有强迫、侵扰与抵抗的身体语言。</p><p class="ql-block">舞蹈中,海盗们穿着黑色服饰,与克罗埃的白色服饰形成鲜明对比,比喻黑恶势力对纯洁少女构成强大威胁。</p><p class="ql-block">海盗首领逼迫克罗埃跳舞,并试图接近她,被其推开。当海盗首领试图猥亵克罗埃时,拉威尔的音乐迅速转为紧张不安的节奏,铜管与低音弦乐制造出一种压迫感。节奏由稳定逐渐变得碎裂,展现克罗埃内心的惊恐与慌乱。她极力反抗,屡次试图逃脱,却无路可逃。抓回后,被海盗首领多次高高举起然后抛下,以示惩罚。</p> <p class="ql-block">视频:“强占与抗拒之舞”</p> <p class="ql-block">6、克罗埃与达芙妮重逢双人舞</p><p class="ql-block">舞者:奥雷莉.杜邦饰演克罗埃;埃尔韦莫罗饰演达芙尼</p><p class="ql-block">在克罗埃在被海盗绑架、抗争、挣扎之后,终于在潘神的帮助下获救。克罗埃与达芙妮两人久别重逢,充满情感激荡。</p><p class="ql-block">这段双人舞以其极简肢体语言诉说最复杂的情感:创伤、歉意、信任、渴望。杜邦将克罗埃的脆弱表现得纤毫毕现,而莫罗以他极具支撑力的身体与眼神,传递出达芙妮坚定无言的爱。这是一次灵魂的拥抱,是痛苦之后的轻声许诺。</p><p class="ql-block">随着二人感情的升温,舞台背景色彩由暗蓝色变为明亮的粉色,象征克罗埃的心理逐渐从创伤阴影中摆脱出来,享受温暖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音乐使用轻盈的弦乐与长笛,节奏舒缓、旋律流畅。音色逐渐由哀婉转向温暖,契合人物内心的恢复过程。</p> <p class="ql-block">视频:克罗埃与达芙妮重逢双人舞</p> <p class="ql-block">7、庆典中的双人舞</p><p class="ql-block">舞者:奥雷莉.杜邦饰演克罗埃;埃尔韦莫罗饰演达芙尼</p><p class="ql-block">该舞段具有节庆气息,象征着爱情圆满与新生。克罗埃获救与达芙妮重逢之后,村民与牧羊人们加入庆典。</p><p class="ql-block">在众神与牧人共同见证下,克罗埃与达芙妮展开了他们生命中最自由、无畏的一段舞蹈。米尔皮耶以简洁而充满诗意的托举和旋转,塑造出爱情最纯粹的形态:不是欲望的纠缠,而是灵魂的同步。此刻,舞台成为神圣婚礼的殿堂,观众则成为命运之神的嘉宾。</p> <p class="ql-block">二人满怀喜悦心情牵手入场,在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舒缓柔和的长笛似乎述说着彼此爱慕的心声。</p><p class="ql-block">克罗埃身体柔软向后、双脚离地,达芙妮托起她旋转,显示克罗埃对达芙妮的无比信任。</p> <p class="ql-block">达芙妮抱起克罗埃,高举过肩,缓缓旋转,步伐稳健。这一造型极具雕塑感,圣洁与幸福。似达芙妮将克罗埃视为“掌上明珠”,二人爱情得到升华。</p> <p class="ql-block">克罗埃双手舒展,头后仰,动作极富庆典感与“自由升腾”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这段舞堪称全剧最抒情、最温柔、也最具治愈性的时刻。它并不依赖高难技巧或炫目编排,而是靠二位主角之间的高度默契、节奏一致与深层情感共鸣来打动观众。杜邦在此舞中展现出她标志性的控制力与内敛情感表达;而莫罗的托举动作安稳柔和,时时塑造二人之间的平衡与信任。他们的表演呈现出一种接近“慢动作”的精致感,让观众沉浸在一对恋人于光明中重聚的静谧幸福中。</p> <p class="ql-block">视频:庆典中的双人舞</p> <p class="ql-block">8、庆典群舞</p><p class="ql-block">舞者: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其中奥雷莉.杜邦饰演克罗埃;埃尔韦莫罗饰演达芙尼。</p><p class="ql-block">这是段包括村民、牧人、牧羊女参与的终场庆典舞,场面恢弘。编舞米尔皮耶采用了循环性极强的群体图案结构:队形不断旋转、交错、解构又再重构,仿佛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循环与人类社会的节律。</p><p class="ql-block">它是全剧最热烈、最富生命力的舞蹈段落,标志着爱情圆满、秩序恢复与自然欢庆的合一。</p> <p class="ql-block">拉威尔的配乐在终场时进入最欢快段落。舞蹈开始快速的下行音阶,像在模拟飞翔,喻意人们终于获得自由。整段乐曲节奏强烈、配器丰富,像是大自然万物复苏的合奏。这一切与舞者快速、群体性的动作相得益彰,构成一种音乐-舞蹈-画面三位一体的庆典体验。</p><p class="ql-block">舞台设计背景开放、色彩明亮,似乎象征阳光普照、万物复苏,是整部作品从黑暗压迫走向光明自由结局的象征。演员服饰为红、黄、绿,色彩极为艳丽,体现人们的大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视频:庆典群舞</p> <p class="ql-block">这部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明星舞者奥雷莉·杜邦和埃尔韦·莫罗领衔主演的2014版《达芙妮与克罗埃》,无论舞剧结构、舞蹈编排、舞台设计、图案几何形状、色彩选择、服装、灯光等都充分体现了化繁为简、化多为少、化曲为直、化具象为抽象的极简设计思想,以及米尔皮耶的极简主义艺术理念。舞美与灯光的设计,使观众沉浸于形、色、节奏与情感的抽象宇宙,由此产生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反映他在视觉与结构上的极高审美水准。米尔皮耶借此奠定了他在巴黎歌剧院舞团的“视觉革新方向”。</p> <p class="ql-block">本场演出的另一看点:</p><p class="ql-block">杜邦作为传统芭蕾巨星,出演一部现代极简风格作品,本身就具跨界象征意义;她当时正处于职业生涯后期,这是她在正式退休前的代表性现代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她在这个版本中的克罗埃是融合古典精准与现代感性表达的典范。其表演特点:情感表达细腻而内敛,将克罗埃的羞怯、恐惧、爱恋都以现代芭蕾语言呈现;她擅长通过细微的手势、肩部动作与眼神交流来传递内在情感;在米尔皮耶“搭建”的极简舞台上,她的身体线条和运动质感尤为突出,增强了角色的神性与纯洁性。</p> <p class="ql-block">本场演出的舞剧音乐以及舞者们的表演也都异常精彩,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它堪称极简现代芭蕾舞台艺术的经典范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