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里,古都行

黄莹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没能读万卷书,却企图行万里路——2025年7月25日,约上一群好友,背上了简单的行囊,冒着酷暑,一路向北,向古都西安、洛阳方向行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天:7月25日——襄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奔赴西安的途中,在常德下高速吃午餐,来到了一个名叫“无问西东”的农庄,就在柳叶湖畔:这家店子很文艺,很时尚,很讲究,价格公道,菜也做得不错,强烈推荐给大家——如果早晨或者傍晚来这里,会更舒适!</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西安遥远,路途必须住一晚,我们便选择了旅游热门城市襄阳,以便顺便打个卡。下午赶到襄阳的时候,已经6点了,我们住的是一家7天酒店,就在襄阳古城旁边:晚饭后,便迫不及待地打卡襄阳古城——这是临汉门:顾名思义,门口便是汉江!</p> <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汉水中游南岸——襄阳古城始建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这便是汉江夜景。</p> <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墙总长为7322米,城墙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襄阳古城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说。</p> <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襄阳古城共有六座城门——这是古城夜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天:7月26日——襄阳古城早游、夜宿西安</b></p><p class="ql-block">尽管舟车劳累,但出来不是睡大觉的,于是,早晨的闹铃调到了5:50,来看看襄阳古城的早景——这是护城河美景: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180米,为亚洲最宽的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这是城墙上的仲宣楼:仲宣楼始建于东汉,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建安七子,字仲宣)而建——仲宣楼、黄鹤楼、晴川阁和岳阳楼一起并称“楚天四大名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襄王府——1641年张献忠攻破襄阳,王府被毁,昔日豪华的府第荡然无存,现今唯有其中的照壁幸存下来并保存至今:此时的襄王府还没有到营业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等待,只能抱憾离去。</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马上向西安进发:中途,在陕西的山阳县下高速吃了个午饭,吃饭的地方为“锄禾酒店”,口味不错,服务也很好;午饭之后,休息到2:00继续前行,一直到下午5:00,才到达西安住宿的地方;外出晚餐时,远远的看到了雄伟壮观的西安古城墙,城墙下面,是缓缓流过的护城河;在“兰湘子”湘菜馆吃了晚饭之后,顺便到城里溜达了一番,感受到了西安夜生活的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天:7月27日——西安古城墙、大雁塔、华清宫、大唐不夜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西安的黄土埋皇上”。长安是西安的“古称‌”,西安是长安的“今身”:长安,起源于战国时期,后来成为西汉和唐朝等多个朝代的都城,寓意“长治久安”;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西北边防,将原属元朝的奉元路(今西安)更名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正式确立,并沿用至今——这是永宁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一站:西安古城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西安城墙为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遗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唐城墙和明城墙。</span></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现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p> <p class="ql-block">现存城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是在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城墙全长27里路,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大约26里路:城墙之上,可以骑行一周,要花时一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p><p class="ql-block">三秦儿女齐吼秦腔</p><p class="ql-block">吃一碗捞面喜气洋洋</p><p class="ql-block">不放辣子嘟嘟囔囔”</p><p class="ql-block">一墙之隔,便是繁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二站:大雁塔</span></p><p class="ql-block">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区的大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武则天长安年间将塔身改至七层。</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底层四面皆有石门,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对联,还有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这是各个朝代的塔,里面安放着高僧的舍利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午打卡:华清宫</b></p><p class="ql-block">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就在骊山脚下,地铁可以直达。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p> <p class="ql-block">这是莲花汤,也称“御汤九龙殿”,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因汤池的平面呈莲花形,安装有莲花形喷水出水口而得名——因为是天子的浴池,所以特别宽大。</p> <p class="ql-block">这是海棠汤,建于唐天宝六载,因其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专供贵妃沐浴而建,亦称“贵妃池”。</p> <p class="ql-block">华清宫以园林景观为特色,池水清澈,周围环绕亭台楼阁及骊山自然风光,具有典型的唐代皇家园林风格。 ‌</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妃池:该池建于清代,室内汤池仿唐代贵妃池形制,1703年,康熙西巡驻跸于此;1900年,慈禧、光绪西逃曾两次驻跸环园,于此沐浴;蒋介石两次下榻五间厅,将此池作为行辕沐浴室——1957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来此游览沐浴,题写“杨妃池”三字。</p> <p class="ql-block">五间厅,又名“桐荫轩”,是华清宫的重要建筑之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和光绪西逃途经临潼时均下榻五间厅;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于此发生了“西安事变”。</p> <p class="ql-block">这是华清宫长恨歌雕塑广场,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该雕塑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制作,展现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意场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晚上打卡: 大唐不夜城</span></p><p class="ql-block">“西安的旅游淡季,只有凌晨2点到5点”,这句网络热梗自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足以反映西安文旅市场的火爆气氛,日均客流量更是一度高达30万人次——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市大雁塔脚下,为中国唯一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南北长2100米,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霓虹闪烁,人山人海,一个个身着汉服的男女老少漫步街头,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期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5天:7月28日——秦陵博物院、西安千古情、大明宫遗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一站:秦陵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为核心组成的大型遗址博物院,拥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号坑‌:面积14260平方米,以步兵和战车混合编队为主,约6000件陶俑呈矩形军阵排列,前锋、中军、侧翼分工明确。‌‌</p> <p class="ql-block">陶俑平均身高1.8米,面容、服饰、发髻无一重复,细节如铠甲纹路、鞋底针脚均精准还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午第一站:观看西安千古情</span></p><p class="ql-block">大型歌舞《西安千古情》以一位华裔少女回国寻根的故事为主线,开启一次寻找民族记忆之旅,犹如神奇的时空穿梭机,全面立体展现周秦汉唐的宏大篇章——上万套机械与设备满场运转,三千吨大洪水倾泻而下,数百立方黄沙扑面而来,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打破舞台与观众区域的界限,可以沉浸式地感受一次穿越之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午第二站:大明宫古城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大明宫遗址是唐代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遗址,位于西安市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展现了盛唐时期建筑艺术与政治文明的巅峰成就。</p> <p class="ql-block">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初名永安宫,为唐高祖李渊避暑而建;唐高宗时期扩建后成为唐朝200余年的政治中心,历经17位皇帝执政。其建筑规模达3.4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宫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东方圣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丹凤门,大明宫的正南门,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丹凤门为五门道,是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规格,也被称为“五门”“凤门”,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隋唐城门考古之最,比天安门还要大,被誉为“盛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六天:7月29日——回民街、鼓楼、钟楼、高家大院、西安博物馆、碑林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一站:回民街</span></p><p class="ql-block">‌西安回民街‌,本地称“坊上”,是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内多条街巷的统称,形成于北宋至南宋时期的回族聚居区,明清发展为商贸中心,现为免费开放的全天候景区——据说,西安有30万回族,民族大融合,促进了西安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上午第二站:鼓楼</span></p><p class="ql-block">西安鼓楼,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三站:钟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之一,为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四站:高家大院</span></p><p class="ql-block">高岳崧故居俗称高家大院,占地4.2亩,总居住面积2517平方米,房屋86间,其中现对外开放56间。此院属砖木结构四合院,集明清建筑艺术、传统文化展示与教育研究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高岳崧祖籍江苏镇江,清同治十年参加科举考试,被皇帝钦点榜眼——这是华阴老腔表演,很有震撼力,这里的皮影戏也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三站:小雁塔</span></p><p class="ql-block">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至今已经有1300余年了,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古印度摩揭陀国曾有僧人因大雁坠落而悟道,建塔纪念,故名“雁塔”:小雁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四站:西安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西安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园林休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末,西安博物院藏品有113977件/套——这是古代钱币。</p> <p class="ql-block">这是史君墓石椁,是北周时期粟特贵族墓葬遗存,2003年出土于西安市井上村,长2.46米、宽1.55米、高1.58米,四壁浮雕内容展现史君夫妇的商旅生活场景,兼具中西艺术特色——墓主史君为西域史国粟特人,迁居长安后被授予凉州萨保(粟特聚落官职),其妻康氏为康国人,反映了中亚民族与汉族的文化融合。</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主,造型生动、色彩绚丽,主要用于随葬冥器,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工艺水平——这是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为西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胡人少年身着蓝色长袍(蓝色釉料来自中亚),驾驭四蹄腾空的骏马,动态感极强,象征唐代丝绸之路的商贸繁荣与外来文化融合,被誉为“三彩挂蓝,价值不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午:西安碑林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博物馆,始建于1944年,其源头可追溯到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西安碑林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保藏唐《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及颜真卿、柳宗元等人的书法名碑而兴建,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08年5月,西安碑林博物馆被评为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8年10月,西安碑林博物馆被评为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这是石台孝经,为唐玄宗李隆基为推崇孝道而刻,碑文为其亲自书写并作序,采用隶书风格,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是碑林迎客第一碑,具有重要书法价值。</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品有14338件/套——这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p> <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石刻艺术馆是博物馆内的重要展区,主要展示佛教、道教等石刻文物,其中《长安佛韵》专题陈列了约150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 ‌</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石兽,栩栩如生,比人还高。</p> <p class="ql-block">这是景云钟,唐代青铜钟,铸于景云二年(711年),重6吨,其钟身饰有龙、凤、狮等动物纹样及飞天形象,下段刻有唐睿宗李旦撰写的292字铭文,记录了铸钟缘由与道教赞语——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景云钟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钟”,其音律至今仍被用于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的配乐。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7天:7月30日——华山</b></p><p class="ql-block">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五岳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华山是一座断层山,属于秦岭造山带,包括东、西、南、北、中五峰——游览时最好从西边索道上,经过南峰、东峰、中峰,最后从北峰的索道下山:全程需要四五个小时,大多下坡,比较省力——刀削的绝壁之上,多生怪柏。</p> <p class="ql-block">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1982年,华山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成为“中华十大名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华山有着长空栈道、千尺幢等景点210余处——这是鹞子翻身!</span></p> <p class="ql-block">‌“自古华山一条路‌,此地莫言蜀道难。脚登石梯步步艰,手拉铁锁寸寸寒”,生动描绘了华山险峻的山势与攀登体验——‌1949年5月,随着解放战争推进,国民党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400余人逃上华山,企图凭借“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天险负隅顽抗。解放军大荔军分区路东总队多次劝降未果,决定采取军事行动: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8人侦察小分队奇袭北峰,最终迫使国民党残部投降的经典战例,创造了“智取华山”的军事奇迹——主峰南峰海拔2154.9米,为五岳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华夏”中的“华”字就源于华山,因此此地有着“华夏之根”之称;而在原始社会,华山还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这是华山龙脉!</p> <p class="ql-block">华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全山共拥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流传着“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道教神话传说,留下了诗歌、碑记等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这是北峰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金庸的“华山论剑”随处可见,顺便打卡留念——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在南天门的时候,一个外国小女孩坐在那里,只见她非常可爱,便问可否帮她照张相,她微笑点头,于是就留下了这张可爱的相片——她的微笑,融化了爬山的疲惫:下午6:00,顺利返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8天:7月31日——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隋唐应天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垮”“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所写的都是洛阳——我们此行的下一站便是洛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因为西安车辆单双限行,我们在八点之前必须离开西安到达高速,因此我们早晨7:00就准时出发了,直奔古都洛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午打卡:隋唐大云河文化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位于洛阳市,是一所地方专业性运河主题博物馆,收藏大运河相关文物近400件。</span></p> <p class="ql-block">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重要藏品包括汴河文化层、隋代石狮子、西周回字纹青铜鼎、唐三彩天王俑、唐盐铁使印、唐代仓窖遗存、含嘉仓19号窖刻铭砖、回洛仓“大业元年”砖等——这是洛阳运河一号沉船。</p> <p class="ql-block">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用地面积约47.7亩,地下1层、地上3层——这是2号古沉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晚餐打卡:应天门故城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后因避讳武则天改称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被誉为‘天下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2016年,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投资约2.1亿,由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先生主持设计。</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城楼上,隋炀帝开创了万国来朝,李世民下达过焚城令,唐高宗过问了“韩国政事”,武则天发表了登基演说,唐玄宗接见了日本遣唐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8天:8月1日——白马寺、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的第一站:白马寺</span></p><p class="ql-block">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白马寺镇,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2颗释迦牟尼佛舍利、中华古佛、元代十八罗汉夹纻像等。</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p> <p class="ql-block">这是缅甸风格的佛寺</p> <p class="ql-block">就是缅甸的总统赠送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泰国风格的佛寺</p> <p class="ql-block">这是印度风格的佛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二站:河南洛阳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总投资3.5亿元,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三彩。</p> <p class="ql-block">‌这是曹魏白玉杯‌,和田羊脂玉雕琢,通体无纹,杯壁仅3毫米厚,灯光下呈现“起荧”效果,体现魏晋“素玉为美”的极简美学,可能是曹操“对酒当歌”同款酒杯。‌‌</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20449件/套,这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名由懂必武先生题写——这是古人用的瓷枕:那么硬,怎么睡?!</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菱齿象化石——为1994年在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出土的,复原后体长5.7米、高2.8米,为豫西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印证了3万至5万年前河洛地区属热带气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午: 龙门石窟</span></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讨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现存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但这里以前的盗采非常严重,很多的佛像残缺不全,令人扼腕!</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开凿,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这就是最经典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还承载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9天:8月2日——栾川县鸡冠洞</b></p><p class="ql-block">昨天就订好了老君山的门票,住宿也在老君山景区内,今天的早餐后,离开洛阳直奔老君山。吃了午饭,如果要上老君山的话,时间肯定不够,待在酒店又划不来,因此,下午我们临时找了一个5a级景区——鸡冠洞。</p> <p class="ql-block">栾川县鸡冠洞,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西3公里处,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于约8亿年前,被誉为“北国第一洞府”。</p> <p class="ql-block">鸡冠洞是长江以北罕见的石灰岩溶洞,已探明洞长5600米,开发观赏段1800米,上下分五层,落差138米,观赏面积达2.3万平方米。洞内恒温18℃,四季宜游,拥有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等八大景区,石笋、石柱、石瀑等地质奇观形态各异,其中“中华第一柱”为标志性景观——这就是“中华第一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10天:8月3日——河南老君山</b></p><p class="ql-block">拥有“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美誉的老君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城东南3公里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听说暑假期间,早上五点多钟就开放索道了,我们早上7点多钟乘索道,没有等多长时间,顺利通过一二级索道:这是核心景区的大门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北魏便在老君山上始建老君庙以纪念。</p> <p class="ql-block">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并赐名为“老君山”;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是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有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老君山老子铜像被世界吉尼斯总部输录为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高的老子铜像”。</p> <p class="ql-block">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石林景观对游人开放,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p> <p class="ql-block">这里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也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p> <p class="ql-block">听景区内仟娜连锁酒店的前台美女说,这里的人气特别旺,昨天在景区内的游客就有13000多人,最高峰的时候达3万人——远山如黛,宛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11天:8月4号——荆州古城墙、张居正、关帝庙、楚纪南故城、万寿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第一站——荆州古城墙</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返程共有1200公里,需要在路途中住一晚,因为“大意失荆州”的典故,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荆州这个古老的城市:我们所住的兰欧酒店,就在荆州古城10分钟的路程处。</p><p class="ql-block">荆州古城墙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最初为楚国郢都的土城;东汉关羽首次筑城,南宋时期始建砖墙,现存城墙主体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依明代旧基重建——古城的外围便是护城河‌,兼具军事防御与防洪功能。‌‌</p> <p class="ql-block">城墙周长约11.28公里,高8.83-12米,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4.5平方公里,墙体由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坚固异常,被誉为“铁打荆州”。‌‌</p> <p class="ql-block">荆州古城设有6座城门、瓮城、城楼及箭楼,城墙上分布4700余个碟垛、20座马面(炮台)、3座敌楼和5座藏兵洞,防御体系完备。‌‌</p> <p class="ql-block">高低不平却无比光滑的青石板路,默默地见证着悠长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张居正(1525年5月-1582年7月),荆州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被称为“宰相之杰”,也是史上颇富争议的宰相——张居正故居属于明清时期四合院、小花园风格,突出反映故居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环境。</p> <p class="ql-block">关公庙,位于荆州古城南门关庙旧址,关庙旧址既是关羽镇守荆州10余年的府邸故基,也是关羽后代世袭江陵的地方所在——庙内现存明万历年间栽植雌雄银杏两株(距今约六百多年),关羽青龙偃月刀、赤兔马槽等珍稀文物。</p> <p class="ql-block">楚纪南故城,是楚国最鼎盛时期都城所在地,是楚文化中具有唯一性、至高性的中心遗址:该遗址因位于纪山之南,汉代以后史称纪南城,包含楚纪南故城、八岭山古墓群和熊家冢墓地等区域——该遗址,到目前为止正在开发之中,还是杂草丛生,黄土一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荆州万寿宝塔‌,位于长江岸边: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辽王朱宪尊奉嫡母毛太妃之命,为嘉靖帝祈寿而建,历时四年竣工——塔高40.76米,塔身八面七层,下设八角石座,每角嵌汉白玉力士砥柱;塔内设螺旋石阶,游客可登顶,每层开四门,一层供奉8米高接引佛,四层存“辽王宪鼎建万寿宝塔记”碑;塔内外壁嵌汉白玉佛龛87尊及2347块图文砖(含五种文字),塔顶铜铸鎏金葫芦刻《金刚经》全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12天:8月5日——荆州博物馆(此行的最后一站)</b></p><p class="ql-block">来了荆州之后,听人说,荆州博物馆值得好好去看看,特别是西汉的男尸,保存得特别好:荆州博物馆藏品有17950件(套),2008年,荆州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是战国时代出土的龙凤纹盾。</p> <p class="ql-block">据说,西汉男尸为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凤凰山168号汉墓,距今2100余年:古尸保存极佳,皮肤有弹性、内脏完整,血型为AB型,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完整湿尸,与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属同一类型,两具古尸相比,男尸的下葬年代早,保存情况亦好一些——历经两千余年,五大夫遂的尸体从外表到肌肉、从骨骼到关节、从脑髓到脏器,大都保存完好,其千年不朽的原因:一是墓葬深埋近十米,环境稳定;二是葬具为一椁重棺,密封严实;三是棺液有大量细胞芽菌,抑菌杀菌;四是古尸本身的组织特性,相对稳定。</p> <p class="ql-block">荆州博物馆展出的女尸主要为清代古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9年出土的鲁家山清代女尸——该女尸保存完好,皮肤、肌肉组织仍有弹性,年龄约60岁。</p> <p class="ql-block">2366枚汉代的竹简涵盖法律、数学、医学等内容——这是当时的户口簿。</p> <p class="ql-block">这是吴王光戟——青铜兵器,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工艺精湛,是楚灭吴后缴获的战利品,印证春秋战国军事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因为回家的路途还比较远,我们花了半个小时将博物馆走了一遍,便踏上了归途——中午12点,再次来到柳叶湖畔的“无问西东”农庄吃了个午餐,下午7:00平安返回宁远,便结束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研学之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