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王宫——西班牙辉煌时代的缩影

陈榴竞

从葡萄牙来到西班牙,两个邻国有扯不断的恩怨。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也是个日不落帝国,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br>  经过时间的磨砺,大航海时期留下的遗迹虽已褪色,但曾经繁华的印痕随处可见。欧洲第三大王宫马德里王宫就能见证航海时代的辉煌。在这里游客能感受到几百年前西班牙的繁盛与奢靡。<br> 来到西班牙的游客必定要欣赏这座恢弘的马德里王宫,因此必须分时段预约,提前排队等候。这和其他景点不一样的地方。 马德里王宫(Palacio Real de Madrid)是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美泉宫,建于1738年,历时26年才完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 王宫建造的时候,距离大航海已经过去200多年,世界早已不属于西班牙,但其奢华之风仍能在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中感受得到。 马德里王宫的由来可以追溯到9世纪,是由伊斯兰托莱多国王(这个称谓并非官方正式头衔,而是后人对当时统治者的统称。)为了抵御入侵而修建在曼萨莱斯河左岸的一个堡垒。 1734年圣诞前夜这座堡垒毁于一场大火,飞利浦五世打算在这个地方重新建造一个新的宫殿,为避免大火烧毁,宫殿主体结构全部用石头和砖建造,没有用一点木头。<br>  之后的各代君主都居住在这座宫殿里,直到1931年阿方索十一世弃位。<br> 王宫外观呈正方形结构,内部装璜是意大利风格,富丽堂皇,精美绝伦。宫内藏有无数的金银器皿和绘画、瓷器、壁毯及其他皇室用品。<br>  它是波旁王朝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在欧洲各国王宫中有极高的地位。现在的王宫已辟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br> 王宫的对面是西班牙广场,中央矗立着《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的纪念碑,纪念碑旁还有堂·吉诃德骑着马和仆人桑丘的塑像。  关于王宫建筑风格存在争论,有人认为巴洛克风格,也有认为是新古典主义的杰作。宫内独立建筑无数,著名的有阿拉巴特洛斯大厅大柱、镜子厅和卡洛斯三世国王房间等。 穿过阿尔梅利亚广场进入王宫内部,走上高高的宽阔的大台阶,两边像挂毯包围起来的“廊间”,接着是模仿贝鲁塞尤宫殿中镜子房样式的“御座间”。 我们身带翻译器,双耳传来中文解释,边听解释边游览。被称为“佳斯帕利尼房间”的三间房屋里,其豪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div>  在第二个房间里有戈雅所作的卡洛斯四世国王和玛利亚·路易萨王妃的肖像画。第三个房间里则是当时流行的中国风格装饰。</div> 专门陈列陶瓷制品的“瓷器房间”,还有墙壁被黄色绸缎包裹的“黄金房间”,以及能够同时容纳145人的“大餐厅”等,房间设计和展示品各有特色,让游客目不暇接。<br>  参观时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游客排着长队鱼贯而入,要想拍一张满意的照片相当困难。独立房间内的展品摆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br> 能容纳145人的“大餐厅 桌椅乐器和装饰物都设计得十分独特,制作相当精美,在室内特殊的灯光下熠熠生辉。<br>  王宫里还可以欣赏到委拉斯凯斯(Velázquez)、戈雅(Goya)、鲁本斯(Rubens)等大师的画作。<br> 帝王厅<br>修建于卡洛斯二世时期,厅内的装饰一直未曾改变。厅内拱顶画展现了西班牙君主时代的故事,特别突出了18世纪诸位国王的统治。厅内的装饰大部分是在皇家作坊生产,但也不乏远道而来的奢侈品,如威尼斯的枝型水晶吊灯,那不勒斯的天鹅绒刺绣,罗马的青铜狮像。<br> 绘画长廊<br>收藏了各种绘画流派画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胡安·德·弗朗德斯的《天主教女王伊萨贝拉的多联画屏》,卡拉瓦乔的《莎乐美和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以及委拉斯盖兹和戈雅的作品。<br> 装饰<br>马德里王宫的内部装饰也随着不同的时期而变化多端。查尔斯三世国王时期拥有国王室,国王会所和一个雷笛洛皇家工厂的杰作——瓷器室。内部使用了大量华丽的装饰物如:西班牙大理石,镀金灰泥,桃花心木(门窗)。<br> 内部壁画和艺术装饰都是当时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查尔斯四世时期拥有镜厅和玛丽亚女王抹灰泥工作室,在阿方索八世当权期间宫殿还拥有了一个画廊,展示了一些著名画家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