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晋祠天龙山景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部,由晋祠、天龙山两大核心区域组成,占地面积3.86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文明单位。景区历经1500多年沧桑变化,留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古建筑136座,雕塑219尊,铸造艺术品 33件,楹联匾额265 幅,石窟29座,造像500余尊,浮雕、藻井、壁画 1144 尊(幅),石刻碑碣400余通,千年古树32株,名贵花木300多种,馆藏文物上万件。</p> <p class="ql-block">晋祠始建于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原名唐叔虞祠,后因晋水得名。历经北魏至民国多次扩建,形成集祭祀、园林、古建筑于一体的文化遗产综合体,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其主体格局奠定于北宋,现存建筑以宋、元、明、清为主,包含圣母殿、鱼沼飞梁等近百座古建筑,保存有宋代彩塑、历代碑刻及千年古树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原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梁架很有特点,只在四椽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四周槛墻,上置棂栅,外观雄壮,且又敞亮。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仍保持金代建筑特点。</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呈十字形。鱼沼为晋水第二泉源。飞梁系沼上石柱、斗拱与梁架承托的石桥,南北东西四面伸展,如鸟之双翼振翅欲飞。现存飞梁,为北宋与圣母殿同时修建,仍保持原结构特点,“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位于中轴线末端,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背靠悬山,前临鱼沼,古柏荫森,庄严肃穆。在晋祠古建筑中颇有“领袖群伦”之势,是晋祠内现存最早的建筑。殿高19米,重檐歇山质,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前廊进深两间,显得极为宽敞。殿四周围廊,为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和我国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並母股内的束代彩色说塑,是我国难觀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尤其是其中的33尊待女像,各有其特辣形象,身体的丰满与傻俏,脸魔的清秀与确,各園性格和年龄大小百异;口有情,目有神。姿勢自然,星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思情。晋柯得女像是一批活生生的現实生活中的鼻型人物這型,是国古代社会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p> <p class="ql-block">周拍:为西限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措高18米,精国5.6米。主干直径1.8米,向南倾斜45度,形似龙,又称醫柏。宋代文学家欧阳经曾写下“地灵草本得余湖,都都古怕含苍烟”的诗句。古柏至今仍是浓萌读影,苍劲挺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得水主泉,泉水出自意電山断始层。《山毒经》有:“悬我之山,晋水出焉”的记载。泉水清激见底,长流不息。北齐时摄取《请经•鲁颂》中“水锡难老”的縮句,命名为“难老泉“。晋水源吳特有的长生算。浓聚如玉。四季长背。康代大诗人李白曾發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鱗莎草錄,</p> <p class="ql-block">拍摄:宁静致远</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8.02</p><p class="ql-block">器材:苹果iPhone 13 Pro Max</p><p class="ql-block">资料: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