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之魂,点亮复兴之路——从浙江实践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远影响

若兮

<p class="ql-block">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始终是民族精神的灯塔,照亮着前行的道路。近日,深入研读了《文化是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上)》一文,深感震撼与启迪。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更从浙江这片热土上,见证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何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一、文化保护:原汁原味,留住乡愁</p><p class="ql-block"> 文章开篇便以绍兴仓桥直街为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深切关怀与高瞻远瞩。面对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他坚持“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保护”,这一原则不仅让仓桥直街得以保留其独特的历史风貌,更让乡音无改、乡愁可寄。这一实践,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为我们树立了文化保护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二、文化发展:满足需求,共创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在浙江,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人民生活的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提出“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一理念在浙江美术馆的建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从选址到设计,再到建成后的展览与活动,无不体现出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深切关怀。同时,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农家书屋、乡村美术馆等,让文化之光普照城乡,共同构建起精神共富的美好家园。</p><p class="ql-block"> 三、文化创新:古为今用,激发时代活力</p><p class="ql-block"> 浙江的文化实践,不仅在于保护与发展,更在于创新。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到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成功,从“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广泛推广,浙江人民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探索文化创新之路。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p><p class="ql-block"> 四、文化融合:中西合璧,共筑文明新篇</p><p class="ql-block"> 文章还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在浙江,无论是南孔文化的现代传承,还是“枫桥经验”的不断发展,都体现了这种融合的力量。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更拓宽了文化发展的道路。它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