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有如初见

黃東濤(東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东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次回金门,心情非常激动,写下许多充满激情的散文;还与故表姐妹安娜安妮见面。后来随着到金门多次,像喝了醇酒微醺无法遏止。我们都是不易动情、不易忘情的人,八十年代,在地球绕了一个大圈,回到出生地东加里曼丹达埠,也激动过,但回去的次数都没有父母亲的祖籍地金门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对一个地方的好感,往往从点滴开始、从各种不起眼的细节而来。当初读到金门是全台最幸福快乐的城市新闻时,虽没有长期居住过金门,自豪感却油然而生;自己的老家呀!又读到形容金门的特点属于“乡村里的城市,城市里的乡村”,觉得太贴切巧妙了,简直太天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初到金门,发现地面干净得惊人。那时我们住在珠山一家民宿,傍晚,走进附近的村落,屋屋石窗小灯,温馨迷人,街灯照映纤尘不染的窄巷小径,感动得无法自己。后来走到民生路,感觉整个路面太干净了,好想在马路上摆一个大字躺下。这么干净的金门令我疑惑顿生,问好友小侯,她说当然有清洁工清扫,她们早就上班了,你当然见不到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初到金门,对民宿特感兴趣,这种别于酒店的旅客居住地,以前就知道,但感性认识、居住,是从金门家园开始。在金门,民宿由一大批古厝改装、变身而成,分布在各区,而且都有那么诗意的名字,很惹我们的兴趣;尤其喜欢古瓶装新酒的做法,外观是红砖绿瓦、雕龙绘凤的门面,內里厕所马桶却是可以温暖屁股的、调节各种冲水大小的最先进马桶。门外有篱笆小院,屋里墙上挂着莫奈油画复制品,这样的民宿大大颠覆了我们的旧认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后来,逗留久了,慢慢嗅到氤氲在金门半空中的文化气息,令在香港这样高度商业化城市生活了五十年的我们非常惊喜。民宿,我们住的,客厅摆了两列书架;多个景区的小卖部,哪怕多小,都卖一些书;小径特约茶室的餐厅,卖饭卖咖啡还卖书或让你翻书;更甭说历史博物馆等这些地方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门一些设计带文创性质的咖啡室,往往外面不起眼,內里却小资情调浓郁,书香、咖啡香、饭香融为一体,让你度过一个懒洋洋的下午。用一句文绉绉的话说,就是文化气息浓厚,文风鼎盛吧!我们在香港生活了大半世纪,这样的情景非常罕见。书店内在一侧一角附设雅致的小小咖啡阁毫不奇怪,但餐厅、小卖部兼卖书就几乎没有了,多的是各种装饰和摆设品。偶见酒楼架子上摆几本非常厚的书,一旦打开,原来只是假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累计十来次回乡,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多多少少我都会写点深深浅浅的散文,从不厌倦;不像某些地方,商业气息太重,走一次已经感到腻味。金门不然,总是有些新的设施,新的咖啡馆开张,新的壁画出现在老街小巷的外墙上,令人惊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次到金门,心情总是非常激动,感觉还没爱够她。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1655-1685)《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其中有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前句说的就是如果人的一生一切都就能像初次见面那样美好就好了。名句被广泛形容到爱情最初的新鲜感和美好,金门老家对我却始终是“初见” ,没有厌倦感,以致我写金门的一本散文集,书名不必苦苦思索就有了,哈!金门老家回不厌!爱你万年都不够!</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