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喜相逢——记麻栗坡一中高五高六班毕业五十周年聚会

柳维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5日,云南麻栗坡县一中高五、高六班部分同学,在文山诗达酒店聚会,纪念高中毕业50周年。我作为家属参加他们的活动,并记录了活动的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五十年的岁月,大家完成了从学生到父母再到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身份转变。漫长的时光,家乡的面貌已是翻天覆地,昔日的青春少年也已缕缕华发。再次相聚,不少同学彼此凝视,似曾相识却久久不敢相认,辛有同学提示,眼前的一个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苍发之人,皱纹深处分明还有着少年时那抹熟悉的笑容。脸上的尴尬被从内心升起的温度驱散,手掌交叠紧握,彼此的情感仿佛电流般传递。</span></p><p class="ql-block">当那些尘封于记忆深处,如同被遗忘于角落的旧书册一般的名字、绰号、乳名、轶事被逐一唤醒,模糊的记忆变得清晰。<span style="font-size:18px;">絮絮叨叨,讲述着那漫长如河流般流淌的岁月:那些经历过的曲折坎坷,那些不能释怀的遗憾,那些深藏心底却从未出口的感激以及</span>当年谁谁谁曾打过架,谁谁谁曾练过体操,谁谁谁曾在学校宣传队跳过舞演过戏,还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家知道,一切过往,原来并非如烟飘散,而是沉淀为生命的底色,彼此的生命轨迹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缠绕成了藤蔓。大家曾经共享同一段青春,今天又共同咀嚼着这半生的滋味。此刻,彼此间苍老的手紧紧交握,传递的不只是体温,更是一种确认——原来我们都曾被同一段光阴深刻镌刻过,各自挣扎于生活,却始终背负着同一段青春记忆,行至今日。</span></p> <p class="ql-block">高六班团支部书记与班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孙老六是个活跃分子,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特别幸运和荣幸邀请到高六班班主任唐老师和他夫人李老师同来参加五十周年聚会。</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的召集人高显文和从北京专程赶来参加五十周年聚会的孔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高六班老大哥熊友换。</p> <p class="ql-block">唐老师夫人李老师,当年教过他们政治课。</p> <p class="ql-block">笑声正酣,有人取出一张早已发黄卷角的毕业照来,有同学拿出手机抓紧翻拍,众人围拢着,手指颤抖着在相片上点戳辨认,辨认着那些熟悉却早已陌生的面孔。照片上的人,有的如今就在眼前,有的却杳无音信,有的则永远缺席了。大家更加珍惜现在,珍惜眼前的彼此。</p> <p class="ql-block">知道要来的同学都到齐了,集体合影是必须有、不可或缺滴!</p> <p class="ql-block">高五班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高六班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美女与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帅哥与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伙伴,糗事有过。</p> <p class="ql-block">高六班美女文江看我热心为大家拍照,邀请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孔明他们知青户有六人,来参加五十周年聚会的四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孔明他们知青户的女生邀请我合影留念,我很荣幸。</p> <p class="ql-block">  在文山打卡地——华龙湖合影留念后,移步到文山博物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宾馆用餐,五十周年纪念横幅引人注目。满满五桌有余,尽情享受五十年来满满的情味、美味。</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稍事休息,准备下午的聚会演出活动。</p> <p class="ql-block">贺成兴同学终于赶来了,他和孔明是一起到边疆民族工作队工作的,曾经一起经历了人生最艰难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高六班同学又补照合影。</p> <p class="ql-block">初中48班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初中50班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召集人兼主持人宣布纪念活动开始!</p> <p class="ql-block">唐老师在认真准备致辞。</p> <p class="ql-block">唐老师致辞。五十年过去了,老师依旧精神烁烁,神采飞扬,充满激情!👍🌹</p> <p class="ql-block">高五班班长致辞。</p> <p class="ql-block">高六班班长致辞。</p> <p class="ql-block">高六班美女代表文江发言。</p> <p class="ql-block">高五班代表发言。</p> <p class="ql-block">诗朗诵</p> <p class="ql-block">五班同学从山西赶来参加聚会,路途中还把脚都扭伤了。</p> <p class="ql-block">为这次五十周年聚会活动,筹备组同学付出很大心血和努力,保证了活动精彩、圆满。召集人请他们上来亮相,同学向他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贺成兴因家里有事,忙完后千方百计赶来参加聚会。上台表达他对同学的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演出活动开始,主持人朱红菊亮相。</p> <p class="ql-block">  演出活动开始,全体起立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满怀激情表达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和祖国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女生小合唱。</p> <p class="ql-block">男生抢拍。</p> <p class="ql-block">男生小合唱,上台不积极。</p> <p class="ql-block">男生小合唱《我们这一辈》</p> <p class="ql-block">女生抢拍。</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讲《一家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昆明来参加聚会的同学表演《同桌的你》。</p> <p class="ql-block">高五班男同学深情献艺。</p> <p class="ql-block">配音诗朗诵《当我们相聚的时候》,表演者孔明。</p> <p class="ql-block">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泪盈眶而出。</p> <p class="ql-block">朱红菊为大家献上一曲悠扬委婉、深情动人的《兰花赋》。</p> <p class="ql-block">高五班朱明献上自己作的诗。他大学是学理工科的,现在又作诗又写小说,成文艺青年了。</p> <p class="ql-block">刘黎明同学一展歌喉。</p> <p class="ql-block">热烈的掌声送给他。</p> <p class="ql-block">李品晶同学献上最具时代感动诗朗诵《老有老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五班女生诗朗诵。</p> <p class="ql-block">孔明深情献歌《老同学》</p> <p class="ql-block">晚餐开始,千杯不醉,文山主题文化——《敬酒歌》彼此起伏,唱了壮族的唱苗族的,唱了苗族的唱彝族的,让人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50多人、半个世纪,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以前不敢说的话,现在放开表达:从前是走着路来相见,后来是骑着毛炉来相见,再后来是座着大巴、高铁来相见,现在是打着飞的来相见……尽情交流,开怀大笑!</p> <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的一羞,五十周年的一笑。</p> <p class="ql-block">李老师有感而发:高五高六班的这次五十周年聚会,比以往组织的更好!一句话,是对这次活动最高的褒奖!👍👍👍</p> <p class="ql-block">在此,还要表扬一位同学,用自己的爱車接送来参加五十周年聚会的同学,任劳任怨,周到热情,他就是杨邵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聚会接近尾声,大家依依不舍,频频举杯,杯中是什么酒都不重要了,酒杯盛满的是满满的同学情怀。原来我们踏过岁月长河,各自披挂满身风霜,终究还能回到此地,竟是为了这彼此印证的一刻。那些曾经以为早已模糊褪色的少年身影,其实从未真正离开;它们不过被岁月的尘埃覆盖了,只需一句呼唤,一声旧称,便破土而出,鲜活如昨。</p><p class="ql-block"> 这五十年的聚会,原以为是一场对青春遗迹的凭吊。谁知,这竟是一次对生命本身的重新加冕。我们这一群人,在时光里彼此保存着对方最原初的生命凭证,像一群各自守护着半张地图的旅人,唯有重逢时,才能拼凑出那青春王国完整的版图。原来青春不仅没有消逝,反而在彼此相认的瞬间,以另一种更为坚韧的方式在苍老的躯壳中复活了——原来我们不仅未曾走散,反而在各自生命的深处,始终为彼此保留着最澄澈的少年印记。</p><p class="ql-block"> 当皱纹与白发成为我们共有的徽章,当所有岁月的痕迹不再遮掩而彼此坦然相对时,我们才真正懂得:青春不是一段消逝的时光,而是一份终将被生命认领的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件:</p><p class="ql-block">1、高五班同学63位</p><p class="ql-block">刘黎明、朱 跃、王永萍、陈 丽、刘 莉、秦仕英、张国琼、解朝秀、陆廷焱、陆祖美、查天芬、刘成华、申云英、骆弟军、陈丽红、熊良程、王 跃、苏如州、朱 明、 陈大红、</p><p class="ql-block">刘承杰、范 琨、王恩萍、宋振勇、赵玉萍、韦济伦、查天星、王达林、叶珍玉、杨秀锋、陈祥云、陈 敏、曾仕安、张美香、查以厂、陆迋芬、</p><p class="ql-block">张增芳、李茂能、罗红云、王毅林、杨亚欧、徐邦荣、王廷贵、万大才、 卢功明、刘继云</p><p class="ql-block">以下病故同学:</p><p class="ql-block">姜缝刚、戚恩荣、盘金成、陆达敏、祝德福、邓光林,张勇辅,秦仕杰、吕琼芳、熊兴琼、李清波、黄勤富、张成武、钱忠清、陆朝军、谢正权、邓迋才</p><p class="ql-block">2、高六班全体同学名单:</p><p class="ql-block">孔 明 黄 峻 贺成兴 侬卫星 庞 钢 雷 琴 高显文 文 江 任 琼 朱红菊 王朝芬 杨自坤 朱 华 朱书林 孙如光 熊友焕 李品晶 汤文斌 姚维明 余 燕 杨绍铭 伍清华 王永金 周家学 李朝华 刘丕全 李品贤 黄忠文 马兴才 陈明山 邓光兴 张光云 沈玉智 冉忠评 周云龙 卢兴曲 祝德兵 杨家贵 黄丽芬 韦兴华 李清宽 田茂忠 张孝位 雷家文 杨绍波 李明友 陈云方 刘丕传 刘光云 张子仙 易兴成 陆天奎 张应強 陈登文 高明富 陆荣金 吴安华 周正美 杨琼珍 李昌英 陶金平 </p><p class="ql-block">彭琼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