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周日去省城参加朋友孩子的升学宴,偶遇我之前的康复师——周星阳。周主任关心地询问我最近的康复锻炼情况,并仔细检查我腿部肌肉力量,指导我今后锻炼时注意的相关康复问题。周主任检查后高兴地说:张姨腿部肌肉力量还不错,肌能恢复得挺好,两条腿的肌肉没有萎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还关心地问我大小便是否恢复正常?我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我现在大小便很正常,有时候可以一上午不去卫生间都没问题。”周主任说:“那可太好了,张姨是我做过康复治疗的患者中恢复最好的,坚持最好的,也是最有毅力坚持不懈的患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周主任说:“张姨还记得当时跟您一起来康复的那个富二代年轻小伙子、小刘吗?”我说:“记得记得,印象特别深,他恢复得很好,很快就出院了,我特别羡慕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周主任说:“前几日小刘脊髓病竟然又复发了,而且出现了严重的水肿现象,肚子老大老大,天天要吃大量的激素药才能维持。他又来我的康复医院做治疗了。这小刘可没有张姨这样的毅力,从来不锻炼,想吃啥吃啥,情况越来越糟糕,已经卧床好久了,身体胖得都变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听了周主任的介绍,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小刘当时只有23岁,家庭条件非常富裕,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小刘是得了带状疱疹之后开始发高烧,一条腿不好使,他父母带他去北京看病,经诊断他得了脊髓病,而且病情会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医生建议他每年要来北京一次,住院打针预防脊髓病复发。小刘妈妈曾经跟我说,去北京一次要住院一周,打针的费用要三十万左右,尽管如此,他们也一直坚持,每年都按时去北京住院打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刘来康复医院时,自己能走路,只是一条腿僵硬不太好使,情况比我好多了。我是小腿没劲儿,站不起来,而且足下垂特别严重,周主任每天康复时先用弹力带把我的脚缠上,帮助我练习勾脚。我那时候还只能勉强推着助行器,一点一点往前挪。小刘康复治疗了三个月,就能行走自如,他还能自己开车出去兜风我特别羡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刘特别任性,他每天除了康复师给他按摩治疗,剩余时间从来不自己主动锻炼。他特别喜欢吃肯德基喝碳酸饮料、吃烧鸡和各种小食品,医生警告他尽量少吃这些食物不利于康复,但是他一直不以为然。可能因为家庭条件太好了,他妈妈每天要给他煮海参吃,还要吃好多种进口的营养药片,他妈妈说这些药特别贵。对于我而言,我们能拿出康复治疗费几乎是倾其所有了,哪里还奢望吃海参、吃进口营养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次我做康复治疗都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可他重来都不出汗,康复师稍微用点力给他治疗,他就哎吆哎吆地喊疼叫个不停。他妈妈经常着急地提醒他说,你得像这位张姨这样训练,人家晚上自己还锻炼到半夜。小刘说那样他可受不了,吃不消,这都快坚持不住了。为这事儿,娘俩经常吵架,他妈妈气得偷偷哭,很无奈。偶尔跟我说:“我家孩子要是能像你这样刻苦训练多好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次我都劝他说:“你儿子跟我不一样,他衣食无忧,你们家生活条件好,孩子年纪小,恢复得快。可是我不一样,我毕竟是家庭主妇,不能整天这样躺着混吃等死。更何况我都五十多岁了,身体恢复得比较慢,我老公还没退休,现在为了照顾我又辞职了,我们的生活只能靠我自己的工资维持。儿子辛苦赚点钱都被我给败光了,所以我必须努力锻炼,争取能早日站起来能自理,不拖累他们父子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我还在康复治疗时,那小伙子基本完全康复了,可以奔跑如飞,可以开车到处游玩。我康复一段时间也有了进步,休息时,我用轮椅推着其他患者锻炼,跟他们聊天,我们同时都得到了锻炼,心情也好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没想到我们同时康复,七年之后这个小刘竟然与我天壤之别,他不但没进步,反而又复发了,而且还那么严重。不敢相信他现在变成了这样,这难道就是他的命吗?他妈妈特别善良,乐于助人,还干净利索,干活做事雷厉风行。我当初在康复医院经常得到这位好心人的帮助,至今难忘她的恩情,真的好心疼这位善良的妈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很担心地问周主任,小刘还能恢复好吗?周主任失望地说:“他要想恢复到从前不太可能了,因为他不像张姨那么能吃苦,那么拼命地训练,每天除了按时治疗就躺床上刷手机,看视频,自己也不努力。他爸妈的钱,给他治病也花得差不多了,特别焦虑担心,他父亲哥们儿三个,只有这一个男孩儿,还指望他传宗接代呢,现在又卧床了,痛苦不堪。”</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心希望小刘能够改变自己,赶紧行动起来,好好锻炼身体,越来越好。这就是我这个贫穷的脊髓病患者与这位富二代病友的故事。</span></p> 感谢您的阅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