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退休以后,除了外地旅游和同学、朋友、亲戚聚会,几乎不去饭店吃饭,一日三餐都在家里解决。平时除了买菜、家附近散散步,出门也比较少。女儿怕老爸老妈家里待久了,生活会感到单调、乏味,于是近几年来,隔两三星期个把月就在网上买个双人套餐,叫我们出去到饭店吃饭。</p> <p class="ql-block">几年来,就是这个双人套餐(有时是四人套餐则邀请同学朋友一起去)使我们去了不少地方,有曾经熟悉的闹市区,也有从未去过的稍稍偏远的地区。不管吃得怎么样,女儿让我们不要老是待在家里,出去多走走的目的应该是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去过的饭店餐厅不少设在大商厦里。大商厦里太大了,我们往往要寻找好一会,才会找到订餐的饭店。但在寻找的过程中,无意中也参观了大商厦。如几次"环球港"用餐。</p> <p class="ql-block">"环球港"一家"桃欣记-现炒痛风锅"吃海鲜粥。尽管店名上商家告诫海鲜与痛风的关系(商家相反相成的广告术),但仍顾客盈门、座无虚席。我们等了一会座位,才吃到一锅鲜美的海鲜粥。</p> <p class="ql-block">痛风锅是服务员现炒现做的。</p> <p class="ql-block">"环球港"顶楼阳台上一家"迷你椰-泰式大排档"吃泰国菜。</p> <p class="ql-block">"环球港"里还吃过一家日式海鲜加牛肉火锅,就餐环境不错,味道也很鲜美。但是中午生意不是很好,可能晚上生意好些。吃完后出门,看到旁边一家烤肉店坐满了人,排队等座的人在店门口绕了好长一圈。生意为啥这么红火?原来这里是吃烤肉自助餐,还有基尾虾、各种蔬菜等,无限量供应,价格是每人68元还是78元记不清了。怪不得吸引了这么多人,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我在看热闹时,不禁想,商家不会亏本吧?大概是饭店刚开张,先让价做做广告吧。我也同时感到,当下饮食业也不好做,竞争太激烈了。</p> <p class="ql-block">外出吃饭多了,自己的感受是,隔段时间外出吃吃饭这件事还真不错。我们这代人,从小生活在短缺经济时代,现在条件好了,但也不大会消费。东西用坏了,才会买新的。至于吃饭,更是有习惯思维:各种菜菜场里网购平台上都有,何必多花钱多花时间去饭店吃呢?</p> <p class="ql-block">在女儿的推动下,外出吃饭这件事多多少少改变了我们两个老人的传统观念。尽管外出吃饭次数不是很多,套餐的档次不是很高(一般人均百元左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饮食水平。吃不完还可打包带回,不浪费。在外出吃饭的那天,买、汰、烧的家务也少了不少,可以省下时间做做各人有兴趣的事。在大力促进消费的当前,说点大道理,我们到饭店去吃饭,对饮食业的发展,也是作出了一些贡献。</p> <p class="ql-block">但是对我这个退休老人来说,最主要的好处还是借了这么个形式,走出家门,接触社会,开阔眼界。记得前两年,女儿给了我们一张南京东路某餐厅两人套餐券,使我去了久违的南京路。下午在饭店周围兜兜,晚饭时吃饭兼参观饭店,饭后又在灯火璀璨的南京路上走了走,所见所闻使我这个老上海人有种从外地或外国回到上海的感觉,兴奋不已。回家后,写了篇饭店吃饭记。请参阅<a href="https://www.meipian.cn/4rgswo7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昨天,去了久违的南京路步行街</a> 说明我已在家蜗居太久,偶尔出去,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新鲜。</p> <p class="ql-block">外出多了,见识自然也增加了,发觉上海真是个大市场,南来北往的人,都喜欢在上海开饭店。我吃过的饭店中,不少都是外地人来开的,因此也品尝了不少各地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中山北路上的一家开化清水鱼馆。</p> <p class="ql-block">某家椰子鸡火锅馆,就是以海南椰子汁为火锅汤,加上其它东西,在火锅里刷鸡块吃,味道鲜美,带着椰汁的清香。但是不是海南的文昌鸡,我记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家重庆人来上海北区刘行商厦里开的火锅店,也使我印象深刻。不是它的火红的辣火锅把我惊住了,而是它的全店"一片红"装饰把我的眼睛辣住了,惊住了。于是,饭还没吃,就先把里里外外"一片红"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女儿买的套餐中,大部分是中餐,有时也有西餐。印象中,西餐的就餐环境相比更加讲究些。如一次在市中心的一家餐馆,环境幽雅,光线柔和,嘴巴享受了披萨及鸡翅、海鲜汤、小点心、水果等,眼睛享受了幽雅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五星级酒店里价格实惠的亲民餐厅。</p> <p class="ql-block">几年来,不同档次不同环境的饭店给我体会了不同的感受。有的虽然档次不高,装饰简单,但却带给我一种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感觉。</p><p class="ql-block">如一家新开张的鲜鸡煲大排挡。</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家小餐厅,只开夜市,不开午市。我们事先不知道,习惯中午去了,却铁将军把门,不得而入。只得附近吃了午餐,回家休息后晚上再去光顾。店很小,菜是家常菜,也很一般。那是冬日里的一个晚上,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坐定后,随着一碟碟菜肴端上,我突然心中浮起一阵很温馨的感觉,那种感觉就是:只要身体没病,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生活也真好!</p> <p class="ql-block">有的所谓的大排档,装潢很简单,但菜却非常好吃。</p> <p class="ql-block">大排挡里吃过鲍鱼鸡砂锅。</p> <p class="ql-block">吃过海鲜、牛肉等烧烤。</p> <p class="ql-block">有的大商厦里的饭店,既让我享受了美味,又享受了环境。</p> <p class="ql-block">如徐家汇一家大商厦里的日本料理餐厅,菜非常鲜美,但价格也相对较高。</p> <p class="ql-block">几年来,因为外出吃饭,我感受了上海饮食业的业态。饭后再散散步,我又看到了上海不同地方的发展、繁华。最主要的是,使平凡的生活增加了亮色,使退休后单调的生活增加了兴奋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我还得出了外出吃饭的一些心得:首先是最好吃午饭,不吃晚饭。饭店菜一般比家里丰富,油水也相对多,晚上吃多了对我们老年人身体不好。中午也不要吃得太多,宁可吃不了打包带回。其次是不要光为吃饭而去吃饭,最好把出去吃饭当作参加一项活动来对待,充满好奇心、新鲜感。细细品味菜肴的风味、特色,对餐厅的环境也打量欣赏一番,增加就餐的美感。说不定买单的费用中有一部分就是环境的费用,我们何不也让眼晴也享受一下呢?如我碰到一家不是很大的饭店,在上海大学西门附近,价格档次一般,但味道不错。特别是它的楼上楼下装饰,真可以说是花了不少功夫的。我就在等上菜前里里外外欣赏了个遍。</p> <p class="ql-block">再次是在身体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把吃饭活动再延伸增加为饭店附近逛逛街、参观参观展览馆、游游公园等等。一举几得,尽兴而归。如能够在活动时,拍拍照,摄摄像,带回来留作纪念那就更好了。</p><p class="ql-block">这种延伸活动我也有过多次,感觉都不错。一次在浦东陆家嘴附近吃饭,饭后逛了逛好久没去的陆家嘴,在高架人行道上与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合了影。还有一次到靠近静安寺的万航渡路上一家餐厅吃饭,饭后逛了静安寺边上的商业街,兴趣上来又走进了静安公园。原来想稍微看一看就回家,没想到公园还开放了一个园中园——八景园,我从未进去过,于是兴致盎然地游览了这个小巧精致古色古香的八景园,还拍了一些照片。对于这个吃饭以外意外的收获,心里很是高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逛浦东陆家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位于万航渡路上的那家饭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静安寺旁的商业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游静安公园内八景园</span></p> <p class="ql-block">外出吃饭这件事絮絮叨叨说了不少了,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退休的老年朋友们,不要老是待在家里了,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面多走走多看看,对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促进身体健康好处大着哩!这是我的一些亲身体会,今天说出来与大家共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