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酷暑日徒步关后大峡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炎盛蒸日何惧暑,</p><p class="ql-block"> 三走关后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热浪且袭裹似火,</p><p class="ql-block"> 汗雨频挥泻如珠。</p><p class="ql-block"> 断崖千尺垂苍壁,</p><p class="ql-block"> 深壑万丈掠丹炉。</p><p class="ql-block"> 莫道天公施虐久,</p><p class="ql-block"> 当看豪气洒征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月3日,周日,随“旷野户外”前往辉县关后大峡谷徒步游玩。关后大峡谷算上本次已经是第三次了,2023年5月份一次,2024年10月份第二次,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当然了,也有驴友说,一次有一次的感受,时时景不同吗?说的有道理,既然已经去了,不妨做一些记录,也好留一个资料。权当是一次“无病呻吟”吧!</p> <p class="ql-block"> 说到参加本次活动,还有一个让人颇为尴尬的笑点。快乐时光徒步群公告是去往阳城窟窿山徒步玩水,脑海里一直是过河的画面,所有的准备都是为涉水而准备的。早上坐车脑海里还是去往阳城,同行驴友说,不是去往阳城,而是改为关后大峡谷,至此才明白过来。看来官僚主义害死人哦!既然已经来了,去往哪里都是徒步,便随众驴友一同前往。</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在王莽岭景区游客中心驻停,一行下车。因去往锡崖沟景区大巴车限定人数为28座,我们一行为36人,只能乘坐景区小交通前往。</p> <p class="ql-block"> 等候期间,周边随意看看,花儿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很是赏眼,让人心情愉悦。看那红的、白的、紫的,挤挤挨挨地开着,倒也热闹。</p> <p class="ql-block"> 阳光照在花上,花便显得更鲜艳了,照在我身上,我却只觉得燥热。看花的人不多,大都是匆匆而过。当然也有的举着相机,咔嚓咔嚓地拍摄;更多的只是站着,目光在花丛中游移。他们的脸上浮现出相似的愉悦,仿佛这花丛是一剂良药,专治都市人疲惫的心。</p> <p class="ql-block"> 花终归是要谢的,这道理谁都明白。但此刻它开得正好,我便只管看它,心中便也开出一朵小花来,这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这片花海温柔地抚平了。</p> <p class="ql-block"> 锡崖沟景区通往王莽岭景区的高山索道,在蓝天中化为一个不起眼的黑点。</p> <p class="ql-block"> 此后便是卖票、乘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区公路来到锡崖沟景区。虽然与蚂蚁梯入口处插肩而过,最终还是找到了它的准确位置,飘荡着的驴标可以证明,这里没有被封闭,可以通行。</p> <p class="ql-block"> 蚂蚁梯,这一古往今来的下山通道,如今依旧是驴友们穿越的必经之地。它从锡崖沟的崖上延伸至关后大峡谷,虽名为梯,实则是一条悬崖峭壁上的下山之路,险象环生。</p> <p class="ql-block"> 古道的入口处就面临着对人的一次考验,石墙上斜靠着一架锈迹斑斑的铁梯,链接处已经几乎断裂,人们只能颤颤巍巍越过。这条古道虽险,却充满了探险的乐趣,让人在惊险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光临蚂蚁梯,在众多南太行天梯中,感觉还不是最险的一个,也许走天梯走的多了,没有什么感觉了。倘若第一次走这样的天梯,想象中的你,还是要有些恐惧感的。</p> <p class="ql-block"> 下去就是关后大峡谷,也称红石峡,还有叫赤焰峡。从蚂蚁梯到小灵山景区天梯底端的这段路是没有走过的,今天就要实地体验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 峡谷底部废弃的提水站。</p> <p class="ql-block"> 不紧不慢走在队伍最后,只为欣赏这一段美丽的峡谷。</p> <p class="ql-block"> 走在峡谷之中,突然脑海中出现一个词汇——壁立千仞。什么是“壁立千仞”?壁立千仞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山崖像墙壁一样陡立,高耸险峻,常与‘无欲则刚’连用,表达坚定刚毅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壁立千仞字面意为“山崖如墙壁般直立千仞”,其中“仞”是古代长度单位(约七至八尺),用以极言山势之高峻陡峭。该成语最早出自西晋张载的《剑阁铭》:“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描绘了四川剑阁的险要地势。这里的高山峡谷没有比用壁立千仞形容更为贴切的词汇了。</p> <p class="ql-block"> 峡谷深处,空气仿佛凝固了。两侧的峭壁像两堵烧红的铁板,将人夹在中间炙烤。没有一丝风,赭红色的岩壁上蒸腾着肉眼可见的热浪,扭曲了远处的景象。每吸一口气,都像咽下一口温吞的硫磺水,灼得肺叶发疼。后颈很快沁出一层黏腻的汗珠,顺着脊梁往下淌,T恤布料被浸得半透明,牢牢贴在皮肤上。</p> <p class="ql-block"> 用“山魂水灵”形容这一条峡谷一点都不为过。山是静的,水是动的。山巍巍然立在那里,不知几万年了,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是如此,红色的,红铜铸的一般。水却不然,终日流着,从不停歇,也不知流了多少年,还要流多少年,横竖是不肯停的。</p> <p class="ql-block"> 山与水相对而立,又相依而存。山若无水,便失了润泽,只剩干枯的骨架;水若无山,便失了依靠,只能漫无目的地流淌。山魂与水灵时常交谈,用风声,用波响,用晨雾,用夕照。它们说的话,人听不懂,鸟听不懂,连最老的松树也只听懂三成。</p> <p class="ql-block"> 在峡谷中行走,并不完全履步在峡谷底部,有时需要攀爬,有时则需要跃下,起起伏伏,跌跌宕宕。有时走在林荫小道中,有时又暴露在阳光之下,披荫与曝晒相间。</p> <p class="ql-block"> 峡谷深处,生长着无数姿势诡异的怪树。它们的枝干扭曲盘结,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反复揉捏过,又像一群在痛苦中挣扎的囚徒,永远定格在了最扭曲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有的树干从岩缝中斜刺而出,在半空中突然折成直角,仿佛被一柄无形的巨斧劈砍过;有的则像蛇一般贴着崖壁蜿蜒而上,树皮上布满鳞片状的裂纹。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一株老树,它的主干从中裂开,分成两半向相反方向生长,活像一具被撕裂的躯体,却依然顽强地活着。</p> <p class="ql-block"> 这些树的枝条也长得极不寻常。有的像枯瘦的手指,直愣愣地指向天空;有的则蜷曲如爪,似乎随时准备攫取路过的生灵。它们的影子投在岩壁上,随着日光移动而变幻,时而像张牙舞爪的妖魔,时而又像跪地祈祷的苦行僧。</p> <p class="ql-block"> 最奇怪的是,这些树明明活着,却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它们的叶子小而厚,泛着不健康的暗绿色,在风中沙沙作响时,那声音不像寻常树叶的欢快私语,倒像是垂死者的低声呻吟。</p> <p class="ql-block"> 有些树在老的树干上长出几根细细的枝条,颇有枯木逢春的意境。整截枯木成了生命的祭坛,腐朽与新生在此完成庄重的交接仪式——深褐色的枯皮是往生的袈裟,而其身上的每一个新值都是重写的墓志铭。</p> <p class="ql-block"> 羊儿在峡谷中无忧无虑吃着青草,并不停的在巨石间跳来跳去,享受石缝之间的那份嫩绿。</p> <p class="ql-block"> 眼前是一块巨大的石壁,放大仔细看,崖壁上不是灌木带,而是呈之字型悬空步道,这就是小灵山景区挂壁天梯,其上还有钢架悬梯,已经走过两次了。有机会去体验一下,还是很震撼刺激的。</p> <p class="ql-block"> 南太行小灵山的挂壁铁梯是徒步旅行中的特色项目,位于河南辉县八里沟景区内,属于天界山徒步路线的一部分。该铁梯呈Z字形,分为两段,第一段为铁梯,第二段为石梯,全程约7.3公里,累计爬升720米。 炎炎烈日,依然有络绎不绝的徒步爱好者来到这里攀爬悬梯。走过两次,还没有从下向上攀登过,今天就不登攀了。</p> <p class="ql-block"> 此后就是轻车熟路了,这个时候不知不觉加快了步伐,走在了队伍的第一方阵。</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第一次来到这里徒步,就是从这里开始上山的,沟中还有废弃的民房。原计划从这里进入天界山景区,没想到旧路已断,沿崖壁下羊肠小道前行去往回龙挂壁公路入口,途中险象环生至今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这尊崖壁高处就是天界山景区挂壁栈道,向外伸出的那个点就是伸出崖壁的一处玻璃观景台,当时就行走在直立崖壁与树木交汇的地方。现在想想,当时是怎样走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此处脚下不是山路,水泥之下掩埋的是一条引水管道,可以称之为天然的自来水。此后的路便好走了,不需要攀越巨石,再越过一次河道就是大路。</p> <p class="ql-block"> 这条林间小路是不是很惬意啊!林间小路像一条柔软的绸带,蜿蜒着钻进密林的深处。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间漏下来,在泥土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撒了一地的碎金。路的两旁长满蒿草,更凸显路段的漫长,仿佛伸向未知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 顽强生长在岩石上的树木,不得不佩服以柔克刚大自然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走在山路上很惬意,但是与阳光方向相对,还是热浪扑面而来,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炎热的故事。枯叶与蒿草混合的味道涌上鼻头,像陈年旧书页里突然夹进一株刚折断的草茎,霉涩与鲜烈在鼻腔里交织成奇特的自然和弦。</p> <p class="ql-block"> 大概在3点半的时候,先行7人走出九莲山景区大门,在这里休息。驴友享受阳光买得冰糕、冰镇脉动解渴降暑,老芦买得冰镇啤酒充饥降温。清凉下肚,一股沁凉便顺着喉头滑落。那凉意先是像一尾银鱼,倏地钻入胸腔,在胃里溅起细小的水花;继而化作无数透明的触须,沿着血脉向四肢蔓延。能听见每个毛孔"咝"地吸了口气,脊背像有薄荷味的瀑布冲刷而下,连耳垂都泛起清凉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 七人休息过了,继续坐下去等候后续驴友也没有多大意义,按后面驴友步行时间计算,去往八里沟核心区域天河瀑布游览的几率几乎为零,所以几人商定,坐景区大巴车驶出景区,这里距离八里沟景区游客中心有8.6公里路程。</p> <p class="ql-block"> 之前没有到过八里沟景区游客中心,来到这里还是被游客中心的规模所震惊了,偌大的一个游客中心就像一个候车厅,内有商铺门店、酒店餐馆,一幅商业化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先行7人在游客中心大厅休息,驴友老崔为每人购得一桶泡面充饥,悠哉买得一瓶二锅头小饮。本人只饮了一杯酒,因天气太热,大家喝酒的欲望不大,便草草结束。几人随后走出大厅,停车场搜寻大巴车,之后乘车踏上归程。</p> <p class="ql-block"> 归程走陵辉高速公路,其中一段被称为螺旋隧道。螺旋隧道群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至山西省晋城市的连接路段,是太行山区的重要交通工程。该隧道群由多条螺旋隧道组成,其中最长的韩口隧道左线长度达4457米,右线4366米,是目前已知最长的螺旋隧道。 这里是驾友网红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 本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本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本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晚九点半多回到市区。</p> <p class="ql-block"> 本人照片来自同行驴友拍摄,部分图片取自同行驴友。致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虔诚和敬畏欣赏自然,</p><p class="ql-block"> 用双腿和脚板丈量山野,</p><p class="ql-block"> 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行有趣的人,</p><p class="ql-block"> 记录有趣的事,</p><p class="ql-block"> 拍摄有趣的景。</p><p class="ql-block"> 有趣皆脱俗,</p><p class="ql-block"> 相知方觉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8-03 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