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北端,北纬90度的点,北极圈是涵盖北纬66度34分以内的区域,一般称北极地区。北极终年寒冷,年均气温-18℃,冬季最低-42.8℃,夏季最高0.6℃。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大部分时间被冰雪覆盖,夏季边缘融化,冬季完全冰封。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占地球表面积1/7的地球之巅--北极,还没有中国人的足迹。一九九三年四月八日,一位叫李乐诗的香港女士,乘飞机抵达北极点,迎着狂风展开了一面五星红旗,代表中华民族踏足北极。目前,能够去往北极点唯一商业运营的核动力破冰船“五十年胜利号”,由一家高端旅行公司独家代理,只是费用之高非常人可承受。其它运营的极地探险船,能够在夏季抵达北纬81度,已是少有人类踏足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 有朋友说我有一颗逸动的心,或许吧。2014年退休的我,终于有了归自己调配的时间和空间,或许真是逸动的心作祟,当时给自己制定了踏足世界三极的目标。时间是对人性和身体的极大考验,历经磨炼,2017年踏足了珠峰(大本营);2019年踏足了南极;本应2020年初踏足北极的行程,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被迫取消。五年时间诸事繁杂,弹指一挥间,再订行程人已七旬。</p> <p class="ql-block"> 尽可能接近北极点;观赏北极冰雪世界和动植物;经费可承受是遴选的必要条件。经综合考量,“《北极秘境,动物王国》天鹅邮轮织女星号 童话丹麦+环斯瓦尔巴群岛11日”算及格入眼,主要考量是:1,长期、多次旅游的经验教训:一次旅游,地点不能贪多,贪多则有“嚼不烂”之虞,11天行程在旅行舒适期内;2,斯瓦尔巴群岛环岛探险船可抵达北纬81度,仅次于核动力破冰船所能抵达的北纬90度;3,斯瓦尔巴群岛是北极熊最集中的区域,观看概率最大;4,行程承诺的登陆、巡游安排探险性和观赏性高。</p> <p class="ql-block">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圈内,<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离北极点1750公里,</span>距挪威北海岸657公里,是挪威最北界的国土范围属地,由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斯瓦尔巴群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法律地位而闻名。斯瓦尔巴群岛动物资源丰富,北极熊、北极狐、驯鹿、厚嘴海鸦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海象、海豹和鲸鱼等海洋生物亦活跃在此。</p> <p class="ql-block"> 7月10日,随着CA877航班准时从首都机场起飞,《北极秘境 动物王国》天鹅邮轮织女星号 童话丹麦+环斯瓦尔巴群岛11日游拉开序幕。9个小时的航程虽不是舒适之旅,但常人尚可承受。仿佛是呼应童话丹麦定义,飞临哥本哈根前机翼下的海面颜色真的好像童话般漂亮!</p> <p class="ql-block"> 飞抵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当地时间下午3点多,经过通关、取行李、乘接机大巴抵达<nH COLLECTION>宾馆领到房卡、将行李安顿到房间,用过宾馆简餐,已是晚上近9点。尽管第二天要清晨4点起床赶飞机,对童话丹麦首都充满猎奇心态的我们,还是不顾旅途疲惫出宾馆闲逛。此刻,哥本哈根太阳仍高悬空中,宾馆西侧运河边到处是裸露身体阳光浴的人群。错愕中得知,经历了漫长几无阳光的极夜季节,7月夏季的阳光弥足珍贵,也算一种“寸金难买寸光阴”。</p> <p class="ql-block"> 7月11日早上7点,SK7001航班准时从哥本哈根飞往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3小时航程在机翼下雪山逐渐清晰中平安落地,朗伊尔机场很小,出关和取行李都没费太多时间。虽然被事前告知也有所准备,但地处北纬78.15度的朗伊尔城低至5摄氏度的夏季温度,风裹挟着极地独有的凛冽,仍让我们立刻感受到北极夏季的“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 机场外独特的路标短时间成了网红,路标上清晰标明着世界各主要城市距朗伊尔城的距离,带有汉字“北京”的路标异常醒目:5920Km。从这一刻起,我们便开启了一段与极地对话、与自然相拥的难忘时光。</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换乘时间,领队安排我们参观了<世界种子库>所在地。据介绍:建在深达数百米永冻层的<世界种子库>肩负着保护全世界植物种子、应对可能的物种灭绝危机的重任,为灾难来临时保留物种延续的希望。据称:叙利亚就曾因战乱提取过种子。</p> <p class="ql-block"> 濒临海湾的朗伊尔城规模不大,四周雪山环抱,很有特点的彩色房屋多建在路旁山坡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册居民约3000人,极</span>具极地特色的小城显得清冷可人,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朗伊尔曾经盛产煤等矿产,城中唯一的商业街头至今仍矗立着标志性的矿工纪念雕像。</p> <p class="ql-block"> 建在海湾里的朗伊尔城港口规模有限,能停靠邮轮的码头只有一个泊位。<天鹅邮轮织女星号>未排到停靠泊位,我们只能乘冲锋艇接驳上船。无奈只好按指挥套穿事先自备的防水裤次序乘艇登船,船上服务台服务很到位,有序完成人员识别录入、发房卡,不到5分钟我们便刷卡进入房间,房间内我们托运的行李等物品已然摆放在位。</p> <p class="ql-block"> 万吨级<天鹅邮轮织女星号>,PC5冰级强化船体,可破1.2米厚冰层,不遇特殊海况航行堪称平稳。邮轮启航后的晚餐前,船方和组织方召开了例行安全须知和有关船员、探险队员、情况介绍会。会上船长致欢迎词,并举杯祝所有宾客旅途平安、如意!</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深入地了解自然,你会更能理解万物的运行”--罗伯特.爱因斯坦</p><p class="ql-block"> 夏季的北极正值极昼,24小时白昼让夜晚也如同白天般明亮,睡觉需要拉严窗帘。启航后的天鹅织女星号沿斯瓦尔巴群岛西北海岸航行,带着6小时时差且首次“享受”北极恒亮极昼夜,人人睡眼惺忪却未影响观奇瞭望。<span style="font-size:18px;">7月12日上午邮轮抵</span>达斯瓦尔巴群岛孔斯峡湾(又称国王湾)。首次冲锋艇巡游,守时成为所有人的自觉行为,只有提前,没人迟到,以至换防水靴处短时人满为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孔斯维根和克罗讷两座巨大的冰川,仿佛是大自然塑造的白色巨兽,从山谷远端延伸到海中,海面浮冰遍布。为防冰川崩塌产生的巨浪,冲锋艇按规不能接近至200米以内。几百米外看去,不断冰融断裂的冰川前端仿佛是一道巨大的冰墙,在阳光下显露出万年冰川独有的蓝色,让我们这群北极探险者不禁叹服声四起。</p> <p class="ql-block"> 斯瓦尔巴群岛西海岸有许多见证历史的人类活动遗址,如17世纪曾是荷兰捕鲸重镇的斯梅伦堡,如今,只残留着一些古老、破败的遗迹,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我们在下午登陆了位于北纬78.55度的当今重镇<新奥尔松>,新奥尔松是斯瓦尔巴群岛有人长居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北端城</span>镇,小镇上宾馆、饭店、邮局和商店等设施齐全。若干国家的北极科考站,包括中国北极科考<黄河站>都建在此处,被称为北极科考的国际基地。新奥尔松规定:为确保科研数据采集不受干扰,所有到访船只等必须关闭包括WIFI在内的所有有辐射电子设备。</p> <p class="ql-block"> 新奥尔松码头很小,却可以停靠万吨级船舶。有幸于此,我们省却了一次换穿防水裤乘冲锋艇登陆的麻烦。</p> <p class="ql-block"> 曾经产煤等矿产的新奥尔松仍然保留着废弃已久的小火车,仿佛向游客证明着过往。</p> <p class="ql-block"> 街头塑像是为纪念在北极探索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而建。新奥尔松作为北极的一个重要科考小镇,保留了许多与探险历史有关的遗迹,包括阿蒙森当年用于固定飞艇的装置(铁塔)。阿蒙森的塑像和若干探险遗迹是对整个极地探险历史的致敬,激励后人继续探索未知的极地世界。</p> <p class="ql-block"> 打卡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是每一名中国游客的愿望。游览中不用领队介绍,当看到一幢红色二层小楼门前摆放着中国特色的狮子,人心自明: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到了。门前每个人都不甘落后地留影,想打卡一张无人照,拜求几次才得逞。</p> <p class="ql-block"> 不知寓意几何,科考站楼下有序摆放了许多驯鹿角。好奇心虽重,但也牢记北极物品不可轻易触动的劝诫,眼观即止。</p> <p class="ql-block"> 小镇邮局,也是地球最北端的邮局,打卡留念是最基本的。解囊选购、邮寄价格不便宜的明信片是很多游客的不二选择。</p> <p class="ql-block"> 新奥尔松街头到处设有“白颊黑雁”栖息地的警示牌,正当我为在参观过程只见警示牌而不见雁而沮丧,仿佛是不忍让远道而来的宾客“不识真面目”,一群白颊黑雁带着幼崽出现在视野中。大喜过望的我岂能错过这份“好意”,为防惊扰到这群精灵,我蹑手蹑脚悄然接近到10米距离,为这群可爱的精灵留下了倩影。</p> <p class="ql-block"> 在寒冷的北极,即便在夏季平均气温也只有0.6度,植物生长环境十分恶劣。最常见的绿色植物仅有苔藓类植物,在一些避风、阳光充足的地方才能见到十分低矮的花草。据植物专家介绍,个别高至3厘米的绿植其实是树类,若移植到合适的环境完全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在新奥尔松街道旁如地幔般的数丛低矮小花吸引了我的视线,“走过路过,不能错过”是此时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 无茎蝇子草</p> <p class="ql-block"> 疑似单窝虎耳草</p> <p class="ql-block"> “北极的呼唤超越了历史,它是一个充满自然力量的地方,荒凉而美丽”--巴里.洛佩兹 </p><p class="ql-block"> 7月13日早上,天鹅织女号抵达斯瓦尔巴群岛--古利布克塔(吉利湾)。古利布克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斯瓦尔巴群岛匹次卑尔根岛阿尔伯特一世领地,是</span>马格达林峡湾南岸的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海湾。这里有壮观的地貌:岩石海岸和尖尖的山脉,冰川与大海相接。根据视频资料:这里有一个游客极感兴趣可以近距离观赏海象的“海象角”。正当我们按组别换穿防水裤做登艇准备之时,船上广播传来了“海况不宜登艇,取消登陆”的通知。闻言,众人失望之余不禁议论纷纷,有性急者甚至去找领队交涉。但船上的事和登陆与否由船长和探险队长决定,邮轮已然改变航向驶离吉利湾。</p> <p class="ql-block"> 或许是北极神灵不忍我们这群万里之外的探险者失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代版在邮轮转向不久显灵了!阴云密布的天空蓝天再现,蓝天、白云、碧海、雪山、冰川自然融合成一场眼睛的盛宴,让人不自主地放下刚刚的郁闷和不快,视野中已全然是北极馈赠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 正当我们沉浸在眼前美景自得之时,好像“福不双至”的魔咒被打破,船上的广播传来了喜讯:船舷左侧发现北极熊!闻听此讯,船上的人蜂拥至船头和左舷,一片“哪呢,在哪呢”急不可耐的问询声。尽管北极熊距离邮轮至少有800米,看到的人仍忙不迭的按动快门,一阵热拍之后才清醒过来,大多数人屏幕上只是辨不出四肢的“白点”。此时,个位数量的“大炮”引人眼热,众人簇拥到“大炮”旁看效果,有人用手机对着相机屏幕拍照留影。</p><p class="ql-block"> 此刻,沉浸在偶遇北极熊喜悦中的游客,已全然忽略了“根据规定:船只距北极熊需保持在500米距离外;且在发现北极熊之地不得登艇巡游和登陆”的广播。说来也怪,在一片庆幸船行第二天就偶遇北极熊的氛围中,人们似乎将未能巡游和登陆都遗忘到脑后了。</p> <p class="ql-block"> 正在雪地“就餐”的北极熊,专注的享用着美食(知情人说是海豹),对远处船上“沸腾”的人群没有丝毫反应。如今,北极熊受到严格保护,陆续出台的规定愈加“不近人情”,人与熊在北极土地上努力寻找着和谐共生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7月13日下午,行程安排是船上活动。首先是关于北极的知识讲座;然后是游客分为红、蓝、绿、黄四组参观船桥(驾驶室)和船长室陈设。宽敞整洁、充满现代气息的船桥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好奇心,纷纷以坐在船长座椅为俏拍照留念。据值守大副介绍,完工于2022年底的<天鹅织女星号>现代化程度极高,非特殊海况,都是自动驾驶,人很少干预。即使干预也都是在驾驶台旋钮或按键上完成,座位后面的舵轮基本闲置。</p> <p class="ql-block"> 随着邮轮北行接近北纬80度,海面上的浮冰逐渐由少变多。下午2点半船上广播:船舷左侧浮冰上有大群海豹。闻讯。正在休息和休闲的人们陆续赶到7层甲板,可因浮冰流向与船行方向相向,短时间就与邮轮擦肩而过,后到甲板的人只能望浮冰而兴叹,为错过眼缘而后悔不已。</p> <p class="ql-block"> “极昼之景,恍如仙境;极夜之寂,动人心魄”--康同壁(康有为之女)</p><p class="ql-block"> 13日晚,海面上大雾弥漫。原本守候浮冰区幻想偶遇动物的众人逐渐散去,剩下为数不多的“死党”尽管缩进休息大厅,但仍时不时出舱观望,寄希望出现心仪的眼缘。几度观望未果,我决定守夜至夜半,其实此时应称守昼至昼半。未经历极昼的亲可能很难理解,不过有图为证:这几张照片都是零点拍的,雾锁北冰洋,却锁不住高悬的太阳。亲可以想象,此时如没有雾,艳阳该有多么高照。</p><p class="ql-block"> 昼深,别扭,还是说夜深吧。临回舱休息前特意关注了邮轮所在纬度:81.49度。</p> <p class="ql-block"> “斯瓦尔巴群岛教会你尊重寒冷、宁静和不被人注意的美”--北极探险者日记</p><p class="ql-block"> 7月14日上午仍是船上活动。首先是关于“北极之王”北极熊的讲座;其次是与探险队互动,一起画北极主题的画;最后是诚邀宾客参加皮划艇项目说明会。一看安排“有机可乘”,想到经两天的观察,初涉北极的游客尚无人试水,“机会难得”!参加完北极熊讲座,我快速回房间换上泳装,跳入位于邮轮7层后甲板的泳池,感受极地游泳的另类快感。在北极邮轮露天泳池游泳,人生几何?爽啊!</p> <p class="ql-block"> 7月14日下午,邮轮抵达斯瓦尔巴群岛安德烈内塞特。安德烈内塞特海湾周边的冰川、蓝天白云与蓝色北冰洋构成的自然风光相当养眼,不知别人如何,反正我的手机是双机轮番上阵。</p> <p class="ql-block"> 安德烈内塞特风景如画,且“风平浪静”,登艇巡游恰当时。正当游客按分组做登艇巡游准备时,船上又一次广播发现北极熊!闻讯的游客仍是一股脑的涌向北极熊所在方向。这次发现的北极熊虽然距离不近,但在走动中,寻找到目标的人群很快感受到“人巧不如家什妙”,发现“白点”问题几乎没有改善。很多人回房间取来邮轮配备的望远镜观看,可没有多长时间,北极熊“下海”了。确实是“众人拾材火焰高”,在全体游客不甘心地努力搜寻下,“下海游泳”的北极熊被再次发现,尽管碧海波涛中浮现的北极熊已成了时隐时现的“白点”,甲板上观看的众人仍然锲而不舍地坚持至“白点”彻底消失。这份痴心啊,令人不禁唏嘘!直到此时,众人才反应过来,原本的登艇巡游又被发现北极熊搅黄了,偶遇北极熊真还是喜忧参半呀!</p> <p class="ql-block"> 或许是众人令人唏嘘的痴心感动了安德烈内塞特,就在众人还在为再次偶遇北极熊回味之时,刚刚只顾关注“北极之王”北极熊,而就在附近曾被忽略的一群海象被广播提及,说时迟那时快,“群情激奋”的目标瞬间转移。尽管距离不近,但总算在镜头中可分辨,错过“海象角”的遗憾终于算小有弥补。</p> <p class="ql-block"> “斯瓦尔巴群岛是北极探险的跳板,它的冰原与海洋承载着人类对未知的渴望”--罗尔德.阿蒙森</p><p class="ql-block"> 7月15日邮轮抵达斯瓦尔巴群岛ALkefIIet海雀山,据介绍,被称为鸟崖的地方主要是厚嘴海鸦的巢穴,且海鸟巢穴集中的地方就少不了“小偷”(大海鸥和北极狐)的踪迹,能否“抓到贼”一切要看眼缘。游客按组别有序换穿防水衣、裤、靴,登上冲锋艇巡游。被北极熊“憋”了两天才登艇巡游,仿佛像久闷室内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般迫不急待!冲锋艇离船不久,海面上的厚嘴海鸦逐渐多了起来,耳边海鸦叫声渐显聒噪。冲锋艇按规行驶到距鸟崖百米外,此时鸟崖已是名副其实的厚嘴海鸦天下,从海面到崖上,直至天上,用密密麻麻形容绝不为过,有密集恐惧症的唯恐到此不宜。</p> <p class="ql-block"> 大海鸥将巢穴就建在厚嘴海鸦巢穴不远处,进出“餐厅”倒是方便,只是“偷、抢”海鸦家的鸟蛋和幼雏为食,“行为不端,影响名声”。</p> <p class="ql-block"> “警报!贼匪来啦”!“滚开,滚开,离我家远点”!众志成城或能躲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 大海鸥偷窃得逞,不知“谁家又痛失崽崽”,大自然的生物链就是如此残酷。</p> <p class="ql-block"> 初见崖底等待觅食时机的北极狐,在我们眼中好似萌崽,但拍摄的随船摄影师指出:貌似萌宠的小狐狸已成年。</p> <p class="ql-block"> 巡游<span style="font-size:18px;">“密集恐惧症”的鸟</span>崖让众人大开眼界,对下午即将进行的托雷尔角登陆充满期待,据介绍托雷尔角有若干人类活动遗址等。计划有时真像北冰洋天气说变就变,邮轮以实时海况不适合登陆为由,驶往克维托亚岛(又称白岛),“白岛”位于斯瓦尔巴群岛最东端,是挪威最东界的一座终年冰雪覆盖的岛屿。据船方称极少有船舶能够驶往克维托亚岛,本航次恰巧船上有一位具有全挪威海域证照的挪威籍副船长,我们才幸运地可以欣赏到极少有人见识的克维托亚岛。</p> <p class="ql-block"> 作为游客,我们对托雷尔角登陆被取消、驶往“白岛”只能被动接受。几个小时后“白岛”映入眼帘,眼中的“白岛”是一个被冰雪覆盖几乎没有凸起、仅有边缘露出很少陆地的岛屿。众人不禁质疑“白岛”的“幸运价值”,此时船上广播响起:岛上发现北极熊!闻言,心中尚存芥蒂的众人关注点瞬间转向,“白岛”北极熊恰巧“镶嵌”在一片恰似北极熊头部积雪的眼睛位。此时,“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可以改成清楚的北极熊只在“大炮”焦距内。</p> <p class="ql-block"> 其实,在距此地较远处另有一只北极熊,只不过因距离更远、消失快,大多数游客都“眼缘”未到。不过,这不影响行程曾偶遇多只北极熊的幸运。</p> <p class="ql-block"> “白岛”偶遇北极熊,登陆巡游被再次按规取消。或许是“超视距”北极熊已经引起不少人的“视觉疲劳”,很多人对放弃托雷尔角到景色地势无特点的“白岛”颇有微词,因一而再、再而三被取消巡游、登陆去找领队提意见的人明显增加,此刻真不知偶遇北极熊是福兮祸兮。但此时很多人没有料到,听取意见的组织方后面的安排会出人意料。</p><p class="ql-block"> “白岛”的一端,一群酣睡的海象被发现,因距离也不近,引起的关注远不如北极熊。</p> <p class="ql-block"> “斯瓦尔巴的冰川是大自然的史诗,每一道裂痕都写满时间的沧桑”--弗里乔夫.南森</p><p class="ql-block"> 佛雷泽冰川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然景观中的瑰宝之名</span>,闪耀着幽蓝色光芒的冰川沿海湾绵延数千米,登艇巡游的我们眼前是无尽的冰山与峡湾交织的壮丽景致,头上翻腾的云海和艇下漂浮着浮冰的北冰洋让登艇巡游的我们,实实在在的过了“一把瘾”。</p> <p class="ql-block"> 冲锋艇在浮冰中不断迫近壮丽的冰川,不时撞击或螺旋桨搅动浮冰的声音让人心悸。百米外,弗雷泽冰川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幽光,我们仿佛闯进了世界尽头的白色仙境。正当陷入瑰丽冰川景致中的我们全神摄录之时,听到操控冲锋艇的探险队员喊了一句英语,并指向另一侧冰川底部,我们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一侧的冰川底部聚集着大群海鸟。随着冲锋舟靠近有海鸟停留的浮冰,探险队员告诉我们是三趾海鸥,这真是弗雷泽冰川送给我们的意外“大礼”。</p> <p class="ql-block"> 帕兰德湾,行程中的特例。风景“相貌平平”,却因一场“好心”安排的弥补登陆反收“差评”。帕兰德湾是组织方听取意见后,“好心”临时加增的“意料之外”登陆地,之所以冠以“意料之外”:一是时间太晚,晚上9点半至12点半,“人困马乏”;二是帕兰德湾无登陆兴趣点,纯属凑数登陆;三是海况不佳,风浪较被取消的几次“有过之而无不及”,“湿身”者众。</p> <p class="ql-block"> 帕兰德湾蓝天白云,在船上欣赏本也宜人。</p> <p class="ql-block"> “风浪洗礼”登陆帕兰德湾,环望四周未发现“回报”,凛冽极风仿佛催人归,登陆不到10分钟我就返回冲锋艇。打卡两张算“贼不走空”,不过却可证实风浪绝非“妄言”。</p> <p class="ql-block"> “北极的呼唤超越了历史的回响,它是一个充满自然力量的地方,荒凉而美丽” --巴里.洛佩兹</p><p class="ql-block"> 7月16日早,天鹅织女星号抵达桑德内塞特,桑德内赛特是一处令人惊叹的冰川谷。主冰川侧后面是一处宛若草原的山谷,罕见的大片北极绿使看惯冰雪世界的我们不由眼前一亮,“草原”上隐约可见的北极驯鹿让众人对即将开始的登陆跃跃欲试。此时船上广播响起:登陆时间因昨夜“收舟”太晚、要保证探险队休息恢复而顺延,还<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应了那句老话“好事多磨”。</span></p> <p class="ql-block"> 登陆的海滩和途经的“草地”上散落着驯鹿角,似乎是无声宣布着此处是北极驯鹿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 登陆的游客沿探险队插好标志的线路攀爬上一处几十米高的雪岗,隔着一条冰雪融化流淌的小河,我们在船上望见的“草原”上,几十只北极驯鹿散落其中,有的趴卧休憩,有的啃噬着苔藓,大片的极地苔原四周雪山环绕,仿佛是熟悉的美丽草原画面在北极翻版。</p> <p class="ql-block"> 16日下午,天鹅织女号抵达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季岛和巴伦支岛之间的弗</span>里曼海峡入口处,即将登陆的卡普李是埃季岛的西北点,是海象等野生动物和三趾鸥经常出没的地方,此处有登陆最高39人的严格限制。</p><p class="ql-block"> 冲锋艇还未靠岸,远远地就望见一群海象盘踞在海岸边。登陆后沿探险队插标的路线走上一个小山坡,行程所见的最大一群海象就在坡下海滩上酣睡,海中仍不时有海象出没、嬉戏。这一幕,令所有登陆游客惊喜过望,单人留念、集体合照,短时间忙个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更有意思的是:在我们登艇离岸不久,驾驶冲锋艇的探险队员忽然喊了一声,艇上领队翻译道“我们被海象包围了”!闻言,我们看向四周,可不,冲锋艇前后左右都有海象出没。说来也怪,那一刻居然没有人害怕,纷言道:“海象在欢送我们”。事实证明就是“欢送”,因我们未受任何袭扰。</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纯净、如此美丽,你会觉得这是一种魔法,因为它太不真实了”--塞西莉亚.布洛姆达尔(瑞典摄影师)</p><p class="ql-block"> 7月17日,对我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生日。北极仿佛通晓人意,蓝天白云伴随天鹅织女星号抵达格纳洛登,位于斯匹次卑尔根的格纳洛登景色壮美且独特,高耸的观鸟悬崖与苔原、冰川雪山相互映衬,自然融合形成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卷,海边造型各异的嶙峋礁石与蓝天碧海不甘落后般俏欲争锋,北极送给我生日的这份“大礼”让我感觉好似出现了幻觉。</p> <p class="ql-block"> 格纳洛登悬崖高700多米,从远处眺望,犹如一座巨大的屏障屹立在北极海域边。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是三趾鸥、厚嘴海鸠和北方暴风鹱等鸟类的栖息地。不言而喻,鸟类集中的地方依然是“小偷”北极狐等出没的地方。当然,在这样的地方登陆是求之不得的,无论是海边嶙峋的造型礁石,还是陡峭险峻崖壁上栖息的鸟群都让众人趋之若鹜。</p> <p class="ql-block"> 貌似呆萌的北极狐。在装备先进、孤身先行登岸的随船摄影师镜头下,众人中少数有眼缘的“超视距”影像只能“掩面而弃”了。</p> <p class="ql-block"> 格纳洛登苔原上稀少、漂亮的小花,全当北极送给我生日的鲜花,漂亮且珍贵。</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天不负人”。17日下午天鹅织女星号抵达萨马林冰川,萨马林冰川是斯匹次卑根岛梅丰纳冰盖的北支,全长23公里,冰舌流入Samarinvagen海湾。</p><p class="ql-block"> 冰川表面在阳光照耀下,冰面反射出幽蓝光芒,宛如巨龙横卧在山峦之间,形成了一幅壮美又苍凉的极地风光画面。终年处于不断流动和变形的冰川,在冰川表面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冰裂缝和冰脊,崩落的部分被大自然雕刻出各种美妙的造型,让人不自主地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惊叹。<span style="font-size:18px;">能在今天巡游如此迷人的峡湾,真是我的幸运!</span></p> <p class="ql-block"> “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的壮丽让人类在它面前显得如此渺小</span>”--弗里乔夫.南森</p><p class="ql-block"> 冲锋舟穿行在浮冰间,冰川与大自然合作创作的超凡画面,让我深深陷入其中难以自拔。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看,浮冰上有鸟!沉浸在美妙画面中的我定睛一看,可不!数块造型各异的浮冰上停留着三趾鸥,尽管是“老熟人”,留影于大自然冰雕之上也是“它情我愿”。</p> <p class="ql-block"> 兴奋中回船,或许还未从巡游美景中回神,打开房门的一瞬间不由的一愣,不自主地回望门侧的房门号,“没走错”定性间反应过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只见暖心的船方为我的床布置了纪念意味十足的“HAPPY”装饰,漂亮的气球组合、毛巾叠编的北极熊,这“返老还童”的场面一时让我呆懵!</p><p class="ql-block"> 正在此时,船上广播响起:让参加冰海跳水的人到三层集结。闻言,我毅然换上泳装走向三层集结处,在签订“生死协议”(免责声明)时没有丝毫犹豫。北极冰海跳水一生一次,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更不能怂!全当是自己送自己的生日礼物。</p> <p class="ql-block"> 勇做“冰海勇士”让我神清气爽,晚餐时点了白葡萄酒、龙虾和帝王蟹,准备自我庆祝一番。不想,更大的惊喜此时降临,餐厅里忽然响起“生日歌”,十几位工作人员手捧生日蛋糕、唱着生日歌走向我,给我送上诚挚的生日祝福。此刻,餐厅里就餐的团友们自发合唱起生日歌并鼓掌祝贺,感动的我只能扶胸鞠躬致谢!2025年7月17日,必定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7月18日早,天鹅织女星号抵达朗伊尔城港。就像是要给我们留下最后的好印象,邮轮靠港了!让我们这群经历了冲锋艇换乘登船的人轻松上岸,大有朗伊尔城欢迎“您”的意境。因邮轮两小时后就将迎来新游客,与邮轮工作人员短暂挥手成了最后的告别仪式。此刻,旅程中的点滴不快已抛掷九霄云外,剩下的全是温馨、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原上行走,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严肃的对话”--罗尔德.阿蒙森</p><p class="ql-block"> “穿越斯瓦尔巴群岛的冻土带,就像穿越了地球古老的记忆”--弗里乔夫.南森“</p><p class="ql-block"> 诚然,两位北极探险先驱所言已成当今“名言名句”。我们用一周时间环绕斯瓦尔巴群岛,欣赏原始而纯净的自然风貌,也只是与北极大自然的一场暂短对话,一场穿越记忆的行走,一场值得余生回味的旅行。当我踏上飞机舷梯回眸朗伊尔机场的那一刻,心中满是不舍与眷恋。再见,朗伊尔城!再见,斯瓦尔巴群岛!再见,北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