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虎将”苏定方传奇

艾亲

<p class="ql-block">&gt;&gt;苏定方,名烈,字定方,今河北武邑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p><p class="ql-block">话说到了隋朝时,突厥国已经分裂为两个国家,东突厥侵袭中原,西突厥则为祸西域。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派李靖、李勣、苏定方率部攻打东突厥。首战中,苏定方以200骑兵为先锋,趁大雾偷袭突厥营地,杀敌数百,颉利可汗惊慌逃去。后续的李靖大军挥师掩杀,一举消灭和俘获11万突厥人。接着李勣追击、堵截颉利可汗,又俘获5万人。颉利可汗在逃亡路上被李道宗擒获并押往长安,东突厥至此灭亡。</p><p class="ql-block">之后,李世民着手经营西域。此时西突厥大部已经被唐军击败,余部纷纷向唐朝求援。李世民册立乙毗射匮可汗为西突厥新可汗,又扶立降将贺鲁为瑶池都督,让他们彼此制衡。唐高宗李治继位后,贺鲁反叛,吞并乙毗射匮可汗的部落,自立为沙钵罗可汗。李治两次讨伐贺鲁,均取得大胜,虽然没有彻底消灭西突厥,但是,李治的重大收获就是发现了苏定方的军事战略才能,于是提拔其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p> <p class="ql-block">公元657年,苏定方为主帅的第三次西征定的是<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征讨与安抚并重</b>的策略。其一路征调回纥骑兵,从北线进攻西突厥;另一路从南线西进,负责招抚。沙钵罗可汗率兵十万迎战,其轻视苏定方兵少,实施左右分兵包抄。苏定方让步兵占据高地,自己亲带精锐骑兵列阵北边平地。突厥人三次突击步兵阵地后,苏定方趁乱出击,激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突厥人向西溃逃。苏定方又一次创造了以寡击众的经典战例,从此威震西域。第二天,苏定方整军再次进攻。一些突厥部落投降,沙钵罗仅带几百骑兵西逃。此后,苏定方否定了将士们要求休整的意见,而是继续兵分两路,紧追不舍。唐军在双河与另一路会合后马上突袭,正在打猎的沙钵罗及突厥人根本没有想到,一仗下来被斩杀和俘虏就有数万人。沙钵罗惊慌中逃到石国,被城主诱捕后押送给唐军。苏定方押送沙钵罗回国,受到李治的封赏。西突厥灭亡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唐朝。战后,大唐帝国在西突厥的土地上设置了昆陵和濛池二个都护府。</p> <p class="ql-block">《新唐书》记载说:唐之州县极西海矣。西海的地理位置就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p><p class="ql-block">话说唐朝时期的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高句丽、百济、新罗。其中的新罗臣服唐朝,而高句丽、百济未曾臣服,甚至还联合起来侵略新罗,新罗被迫派人向唐朝求援。公元660年,李治任命苏定方为神丘道大总管,率精兵十万讨伐百济。苏定方大军首战在百济的熊津口击败江边的百济军队,接着,大军乘战船顺流而上,目标自然是百济的都城。虽然百济倾全国之兵参战,唐军仍大获全胜。在接下来的围攻百济首都时,百济王扶余隆和兄弟扶余泰各自为王,相互不满。苏定方趁机攻下城池,百济王、太子及各城主投降。战后,唐朝在百济设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p><p class="ql-block">唐朝攻灭百济,使高句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军事盟友,侧翼也失去了战略防御屏障。</p><p class="ql-block">公元667年,苏定方在凉州任上去世,终年76岁。综其一生,苏定方擒拿三王,消灭三国,开疆万里,使唐朝疆域面积达到顶峰。</p> <p class="ql-block">&gt;&gt;图片来自于网络,与文字无关;文字由艾亲搜集、编辑、整理;如有侵权,敬请联系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