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友昵称:张兴容</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1280083</p><p class="ql-block"> 课文名称:《爱莲说》初中七年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猗园地处上海嘉定,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素有“苏州园林甲天下,谬有南翔古猗园”之美誉。近年每到夏季,这里又因举办荷莲展而因“荷”最美。</p><p class="ql-block"> 7月8日我们来到这里观赏2025第十二届上海荷花睡莲展。刚进南门就看见了门前精雕着一对展翅欲飞白鹤的照壁前摆放着宋周敦颐《爱莲说》的全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历代文人雅士以诗文赞颂“荷”不少,我却以为《爱莲说》最为著名。我们沿着公园内的大草坪、青清园、鸳鸯湖、盆景园依次观赏了这次难得的荷莲视觉盛宴。</p> 大草坪 <p class="ql-block"> 从南大门进来首先是600平方米的大草坪,这里齐集了千余盆国内外名特优奇的荷花,我们远处看去莲叶接连不断、碧绿无边;荷花送香、荷花颌首,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红艳。眼前的情景恰如杨万里诗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p> <p class="ql-block"> 今年大草坪的缸(盆景)展示区呈现两大特色。首先有10余种荷花品种在上海是首展,其中古猗园首个国际登录新品种“猗莲悠梦”惊艳亮相。它初开时呈深粉色,次日逐渐褪色变为黄白色,第三天花瓣尖端出现淡粉色,第四天完全变为黄白色,观赏性极强,我们听了介绍感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其次为营造烟雾缭绕、如梦如幻的赏荷环境,大草坪上布设喷雾。阵阵喷雾时时升起,荷花茵氲在迷雾中时隐时现,楚楚动人,我们漫步其中犹如进入人间仙境。</p> 青清园 <p class="ql-block"> 明朝后期古猗园园主李宜之言“来往荷香里,竹中惟一凉”,这既体现了猗园“绿竹猗猗”的特色又突出了竹、荷融为一体的建园理念。我们离开大草坪即来到临近的青清园。青清园重建于1984年,是以“竹文化”为主题,古猗园内最大的园中园。面积37亩,广植各类猗猗清竹。竹子作为四君子之一虽不如梅之香、兰之美、菊之艳却有着别样的风骨。清代“八怪”郑板桥有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与《爱莲说》里“中通外直”、“香远益清”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园内的竹林隧道上观赏已盛开的荷花亭亭舒展、重重叠叠。我暗想这正应了宋代诗人吴潜诗中的“习习薰风回竹院,疏疏细雨洒猗猗。万绿结成帷”。眼前竹、荷、物相融一体为夏日增添了一抹难得的色彩,我们乐在其中。</p> 鸳鸯湖 <p class="ql-block"> 由青清园来到 鸳鸯湖景区,这里是园内最大的荷莲观赏区,约15亩。长18米宽4米的九曲桥分隔东西两湖,桥中间是造型剔透的湖心亭。沿湖畔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甚多。园林设计者有意让古典的江南园林与绚烂的荷莲互为生色、相映成趣,使其成为“景中景”,给我们以审美的体验和享受。</p> <p class="ql-block"> 这座10米高的唐经幢,仰莲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顶,典型唐代雕饰风格,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唐乾符二年(875年)建成。宋嘉定15年(1222年)的六面七级石塔普同塔高约一丈,六面七级、腰束莲花瓣,塔柱镌如来佛像。还有1947年由南翔知识分子团体“微音社”捐建的“微音阁”取“人微言轻”之意,暗含“不仅收复旧山河,还应有所建新”的政治思想。</p> <p class="ql-block"> 不系舟建于明代,是园主的书画舫。前舫后楼,花窗曲槛、艄楼高耸,舟上有清末进士廖寿丰撰写的对联“十分春水比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p><p class="ql-block"> 上述地方的荷莲与建筑相配迎风摇曳、俯仰生姿、惹人沉醉。我们感受其冰清玉洁、高雅怡人的姿态。想起《爱莲说》赞美荷莲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我们自喻自己要生如荷花、清醒独立,不放浪形骸、不随波遂流。</p> 盆景园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鸳鸯湖畔最后来到北端的盆景园观赏这里的碗莲与迷你睡莲。碗莲是荷花中体型最小巧的一个类别。今年这里展示的碗莲有80余盆,40多个品种,其中属于上海首展的有8个品种。它们或栽植于石盆中质朴自然、古意盎然;或栽植于各式瓷盆、陶碗中摆放于几架之上显其精巧雅致,这里的碗莲写意展让方寸盆中绽放微型荷塘,从平面艺术到立体手作都呈现出中华文明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 盆景园的碗莲千姿百态、竞相争艳。古今以来人们常以荷花作为和谐的象征、表达和气生财的寓意。多有在家里摆放碗莲,以显示《爱莲说》中其“予独爱莲……”。这里的展品是其中的姣姣者。</p> <p class="ql-block"> 迷你睡莲的花朵和叶片小巧可爱,常帶红色斑纹浮于水上。盆景园中展示的30余盆、10多余种睡莲涵盖白、红、黄、紫等多种花色,多在上午开放,下午闭合,其中夜开睡莲点亮了夏夜星河。它们无愧“迷你”两字。</p> <p class="ql-block"> 每年我都会到古猗园观赏荷莲,有时一年会来多次,看到荷莲由盛开到凋落难免会象晚唐诗人李啇隐诗中“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那样有惆悢无比的感受。其实自然界的生物在许多地方与人生的悠久岁月是相同的。清代学者俞樾说“花落春仍在”,花落自有花开时,相信明年再见时,这里还会因“荷”最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