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4日,我们踏入了布拖县城。这座位于凉山州东南部的县城,海拔2385米,地形以山区为主,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别样的风土人情。全县22.2万户籍人口中,彝族占比高达97.7% ,这里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为原始、完整的地区,享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等诸多美誉,“朵洛荷”“口弦”“银饰手工技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听闻次日是布拖的赶集日,为弥补之前错过马树镇赶集的遗憾,我们决定留下来感受这份热闹。布拖县城的赶集按新历尾数,分别在5日、15日、25日、10日、20日、30日。这一天,整个县城仿佛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变得格外喧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集市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当地特色农产品摆满了摊位,乌洋芋表皮泛着独特的光泽,荞麦散发着质朴的香气,燕麦颗粒饱满,还有那声名远扬的附子,诉说着布拖农业的富足。彝族特色的服饰色彩斑斓,银饰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光芒,手工的温度与精湛技艺在这些物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牲畜交易区更是热闹非凡,牛、羊、猪等牲畜或悠闲踱步,或发出阵阵叫声,买卖双方在讨价还价中,展现着生活的烟火气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苏尼毕摩街”。这里活跃着沟通人与神鬼的苏尼和毕摩。“苏尼”在彝语里,“苏”为人,“尼”是作法术时的情景,他们并非世袭,男女皆可担任,传承靠无师自通,被认为是神授。主要职能是施行巫术、驱鬼治病、占卜预言等。男性苏尼身着蓝黑相间素服,中式边襟,衣边袖口有黄绿红色布条装饰,下着大裤腿裤子,头上留着天菩萨,不戴帕;女性嫫尼则穿着饰有花纹的青色上装,下穿百褶裙,头戴荷叶帽。他们的法器主要是羊皮鼓和木槌,通过击打羊皮鼓、摇铃和身体活动,吟唱召唤神灵“沃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毕摩则是“念经的有知识长者”,一般父子相传。他们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不仅负责作毕、司祭、行医、占卜,还传承彝族文字,撰写传抄宗教、哲学、伦理典籍。法具有经书、签筒、法铃等。在彝族社会中,毕摩的地位比苏尼高,从事宗教活动的收入也相对较多,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守护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一个苏尼的摊位前,尽管语言不通,但通过手势和简单的表情交流,我努力尝试理解他们的世界。苏尼们很配合,耐心地向我展示他们的法器,讲述一些简单的仪式流程。在他们的摊位上,摆放着神秘的羊皮鼓、绘制着奇异符号的经幡,还有一些用于占卜的石子和骨头。我拿起一块占卜用的骨头,好奇地打量着,苏尼笑着比划着,向我解释其用途和背后的神秘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彝族传统宗教文化的神秘与庄重。这些苏尼和毕摩,他们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彝族文化传承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人与神灵的世界。他们的存在,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布拖的赶集日,是一场物质的盛宴,更是一场文化的狂欢。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生活的气息与文化的底蕴相互交融。无论是热闹的集市,还是神秘的“苏尼毕摩街”,都构成了布拖独特的底色,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郑波 2025年8月5日于四川大凉山美姑县拉马镇湘悦宾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郑波,苗族,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副会长、贵州省省管专家、国家二级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深广告设计师、民族文化学者、诗人;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特聘研究员,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贵州省广告协会理事,贵州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贵州省装饰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黔东南民族画院名誉院长,凯里学院客座教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艺学院专业发展顾问、设计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副秘书长,优秀春晖使者,《城市档案》杂志创始人,“太阳鼓”银饰创始人;曾策划创办(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并任秘书长、副会长;平面设计作品在全国及国际性设计专业比赛中获奖百余项,荣获“亚洲艺术设计贡献奖”;绘画作品多次应邀参加中、日、韩名家艺术邀请展;诗歌作品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荣获奖项逾40项;曾主持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贵州通源汽车、黔五福、两相依卫生巾、太阳鼓银饰、《城市档案》《新主流》等多个商业品牌的策划设计与整合营销项目,并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b>郑波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b>贵阳市区:</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正新街31号恒生大厦16层5号</p><p class="ql-block"><b>贵阳花溪:</b></p><p class="ql-block">贵阳市花溪区板桥艺术村博睿同行设计学校一楼</p><p class="ql-block"><b>凯里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凯里市凯开大道1009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3楼</p><p class="ql-block"><b>凯里民族服饰展厅:</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凯里市凯开大道1009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