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一年初秋,是我在锦州师范学院数学系任辅导员的第七个年头,迎来了一百四十名新生入学,也是我任辅导员之职的最后一个年级。用梨园的行话说,这是封箱之作;以师徒传承的关系来说,是关门弟子;用现今校园流行的话语说:是亲学生。</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我一九七七年留校任教师兼系团总支书记之职,被分配到几何教研室:当时教研室主任:朱熹斌 成员:高明亮、陈国志、金京淑、林国志。系主任万福廉又让我做七五级兼职班主任(后改称辅导员)。一个学期后,学校设置政治辅导员编制系列,系里征求我个人意见后,就专做了辅导员即班主任。直至一九八一级入学,先后共任七个年级十六个班级的辅导员,算来亲学生近600名。转任学生处长七年,当时学校每年招录新生近500名,在校生规模2000人,算来(叔伯)学生近3000多名。这用现今的话说,这是很大的一笔人脉资源。我任学校领导职务后,与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相比,也是令人羡慕之处,更是引以为傲的“资本”。</p> <p class="ql-block">灬</p> <p class="ql-block">欢迎大连的同学来了</p> <p class="ql-block">安素芬欢迎吴绍林报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师生缘份</p><p class="ql-block">我二十七岁将八一级学生140名,从招生录取到分班、分组、分宿舍、任命所有寝室长、小组长以上干部,直至今日,我见到任何一名学生,我还能直呼其名和入学前来源市、县。今年我已七十二岁,受到这届学生的一个班(81.4班)毕业四十年聚会邀请,激动、感动无以言表。人生重要的是选择。而我任辅导员,是他们当时不可选择的,而今天,他们都已年届花甲之上,选择我做老师代表参加聚会,情份之重,令我非常动情。在这高光时刻,有点失态,或许可以理解吧!</p> <p class="ql-block">首任班长康长安(沈阳大东区人士)。将自已珍藏的国画《溪山幽居》,以原班级毕业生名义赠送我并亲题:师恩深似海 桃李铸芳华。</p> <p class="ql-block"> 马林与这个班的同学結缘同窗且感情颇深,是这个班毕业后历次聚会的推动、助力者。此次聚会,马林两次往返沈阳,将首任班长康长安(曾任大东区教育局局长,政协主席之职,现已退休)、二任班长霍绪礼(曾任锦州广播申视大学副校长。现已退休)、三任班长洪涛(曾任锦州电力学校副校长、辽宁省电力公司巡视组长、现已退休)原班级最后一任团支部书记刘作汉(曾任中共大连市政法委二处处长)一级巡视员,现己退休),串联到一起,主持策划了《原锦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八一级四班毕业四十年师生聚会》。(沈阳)</p> <p class="ql-block">我给学生唱一首近期新学的歌曲《中国声音》</p> <p class="ql-block">我和入学时107寝室的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108寝室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与马林是上世纪八0年结下师生缘。他是当年锦州师院数学系以服从分配志愿且以总分最高录取的。毕业分配到大连瓦房店农业工程学校任教,后转入瓦房店财政局。是由公职人员辞职自创私营企业的人士。由销售电脑及软件干起,后转为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服务的企业。一路打拼下自已的一片天。他言语不多,思路超前。务实勤奋,心地善良,常怀感恩之心待人处事。他是与我联系密切的学生之一。多年来,无论是对母校还是对我本人都付出很多情感和支持的学生。也是同学中最重情谊和肯于付出的学兄。</p> <p class="ql-block">戴兴宽 入学前是大连普兰店人,在学时,笔耕不辍,坚持写诗,诗作《敞开吧 心灵的窗户》在人民日报发表,对同寝室的室友产生很大影响,称他为诗人。毕业分配到本溪治金工业学校,学校搬迁到鞍山(现己并入辽宁科技大学)。他作为鞍山市培养的青年干部,曾赴日本培训一年,任过乡镇、千山风景区,教育局财务、基建处长等职。现已退休。女儿在美国定居,他夫妇在美国照看孙儿,此次专程回国参聚。</p> <p class="ql-block">郑玉环是台安县人,毕业时择优分配到辽宁省实验中学任教。后转入辽阳石化(文圣区)高中任教。曾是全国高中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p> <p class="ql-block">于国兴是丹东宽甸人。是同班男生中年龄较小的。毕业从教,经国家司法考试转入司法队伍,在法官岗位退休。为人实诚、耿直且不张扬,是文理兼通型人才。是丹东司法系统很有名气的法官。</p> <p class="ql-block">安素芬是锦州人。毕业时在锦州第二职高任教,后转入锦州实验中学任教直至退休。为人随和低调<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女同学中言语不多,做事实在认真,任劳任怨,特随和周全的人。是此次聚会会务人员。</span></p> <p class="ql-block">吴绍林 在入学不久,就有失亲之痛的人。毕业后分配到抚顺十中任教,我曾到她所在学校看望实习生,见到过她。她从普通教师、数学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直至升至校长,是走着台阶上来的一校之长,这个从业经历足以证明她的人品、能力、业绩优秀,是一位皎皎者。用美声唱《我爱你 中国,令听者叫好!</p> <p class="ql-block">刘根祥是当年以服从分配且高考分数较高被录取的抚顺考生。他不愿意当老师,对所学专业投入不多。但头脑清楚,知其所为和不可为。从教后,忠实岗位,光荣退休。孩子在北京成家立业,现往返于抚顺和京城,逍遥自在,是个圆满人。一首《再回首》唱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秀杰,1964年生人,是退休较晚的一位。她爱人是大连工业大学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她从北票高中随调大连任教,她曾任过两届人大代表。儿子在大连交通大学任教。她现已是两个孙子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王维芝,回民,绥中人。入学就任班级生活委员,不辞辛劳为同学服务,为人随和低调。毕业回到家乡任教直至退休。此次聚会。他唱京剧《甘露寺》老生选段,有板有眼,味道十足,呈现出如此才艺,令我惊喜。记得我当学生处长期间,受回民学生邀请,到回民食堂与他们庆祝"古尔邦节“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悔当初咋不知维芝有此才艺呢?这也是俺做辅导员时工作不到位之处啊!</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开心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黄海汇,入学时考分较高的鞍山考生,也是凭“服从分配”志愿被我录来的。入学时,表现出来对当老师这个职业不如愿,学习态度不积极,有时逃课在寝室逗留,被我发现也曾单独与他谈过话。此次聚会,他给我讲述了毕业后简要经历,毕业不久就离开学校,从事汽车销售业务。对当初在校时,我找他谈话还记忆犹新,说到此满满愧意,连声道歉当初不懂事,让老师操心。从聚餐地回到酒店,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次日早又送我到中街地铁站。每每想起,还是温情滿满,令我感动和珍惜。</p> <p class="ql-block">陈芹 是班级12名女生中个子最高的。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曾在系学生会文艺部长苏洪勋的建议组织下,带领八一年级的新生到锦州笔架山游玩一次(这是我任辅导员开天辟地的头一回),苏为游玩的同学每人都用海鸥牌黑白相机照了相并自已洗印发给本人留念。他曾为陈芹、王霞单独放大洗印了头像照片,我一直保留至今。那时,每年一二九都组织冬季长跑比赛,阵芹跑完全程展现出的那种朴实。学生味十足的状态,令我难忘。她毕业回到本溪卫生学校任教至退休(正高级职称)。此次聚会每个人都将个人经历述说,陈芹未语。那种始终如一的朴实无华、不计较个人得失、稳当持重的人品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聚会欢乐氛围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在康长安撰書的聚会楹联下留此合影不可多得。</p> <p class="ql-block">欢聚一堂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刘作汉,入学时是从普兰店来的。人小精灵,遇事冷静,做事周到细致,追求完美且从不张扬,这些好品质是受同学们喜欢,让领导放心满意的基因所在。他曾任老师、任管教、任维稳办公务员,在大连市政法委防范二处处长、副巡视员(享受大连市副局待遇)任上退休。是事业成叻、家庭和美、人见人爱的小精灵。重情重义,做实事,很谦恭,时刻摞正自己的位置和做事角度、把握分寸的公务员。悔当初没能知人善任,让他早点起步,遗憾、遗憾!我近几年在大连生活,与作汉接触多了,才感悟到的。道此心路话语,也是受学生感恩之情打动所致。</p> <p class="ql-block">在大学期,刘作汉竹板打得好,此次聚会,作汉有备而来。席间给大家来了个快板小段《夕阳找乐》。</p> <p class="ql-block">蒋春库 入学时是北镇高中考来的,我从录取档案材料中了解他在高中当过干部,就在入学时指定他任斑团支部委员。毕业参军去了桂林,在部队干了20多年,自愿申请转业到天津住建部门任职直至退休。为人实在厚道,做事认真严谨,刚直、秉正性格坚守至今。对同学情师生谊表达纯正,是一个清纯之人。</p> <p class="ql-block">王林山,入学时着一身灰色套装,长得强壮的辽阳汉子。不善言谈,入学后,我也几次与他单独谈过话,但未曾坦露心扉。此次聚会,他坦言:念高中时,父亲给他买一双皮鞋,他执意不穿的原由,是内心体谅家境并不宽裕,供他读书的不容易。这足以证明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吗!如今反思:我纵有千番好意,但当初未赢得学生信任,不想和不愿跟你说心里话,还是老师的过失或者说工作不到位之处吗?毕业后几次聚会见到他时,他总是心怀愧疚,直表歉意。我感到,他是真的接受了我,这又是一份迟来的爱!</p> <p class="ql-block">咱哥四个干一杯</p><p class="ql-block">震绪礼、入学时的锦州市走读生。是接任康长安的第二任班长。看到这张照片。我立马反应到:当年,霍任班长时,另外三个小哥门也是曾让老霍操心的人啊!</p> <p class="ql-block">刘宝军 一直保持良好身材的朝阳喀左人。从面容上看黑瘦、体重不足百斤,从教几十年,入学时就不显稚气,而今仍不显老的年轻人。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任高中数学老师至今。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第二附中引进的教师。现仍在呼和浩特分校任职,是远道来参加聚会的同学之一。大学四年也没面对全班同学讲过话的人,如今是侃侃而谈,讲起教学经历那是条条是道,是一位忠诚教育事业,忠实数学教学岗位的地道锦师院培养出来的数学人。</p> <p class="ql-block">王家奎 在在营口大石桥二高中书记、校长两任上都干过,光荣退休。现今在大连中山区桃源街与女儿家乐享天伦,是一名地道的”当官做姥爷”人物。他老实、规矩、本分终得圆满。他热爱母校,在任职时引导、鼓励学生报考母校,送亲外甥女、朋友的孩子到母校就读,招聘母校毕业生到高中任教。他回忆毕业三十年在棒棰岛聚会时说:林老师曾告诫大家要“知足、知止"四个字。班级37名同学(除有一名因身体原因掉队)均在不同岗位退休,划上圈满句号。仅此,就值得特别庆贺。</p> <p class="ql-block">王霞与陈芹一样,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留有“明星照”的女同学。在比较大的城市——铁岭二高中任教直至退休。我料想当年苏洪勋(系学生会文艺部长)为其放大洗印“名星照”的先决条件是本人长的漂亮。她入学时与陈芹同分在三、四班女生合寝宿舍,二人总是形影不离,难舍难分,现见面仍是如此。她二位可以说是历任班长领导下的“忠实良民”。</p> <p class="ql-block">王敏 乡音难改,至今对“老师”两字发音保持原味道。当学生时,说话帶笑,热情朴实,是个喜兴人。在营口市卫生学校正高级职称任上退休,月养老金的“万元户”。此次聚会与我个别交淡时。满满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大福人一一刘褔</p><p class="ql-block">刘福入学时所住寝室与辅导员工作室相邻,我就对他印象深些。他话语不多,牲格有点倔和孩子气。十几年后,我到省委党校学习,他和许元敏俩口子带着鲜花去看我,令他人好生羡慕。我也得知刘福任数学教师工作。是创出名气的,好多家长能得到刘福对他孩子单独辅导是求之不得。应该说刘福是媳妇儿可心,儿子优秀,家庭美满。工作圆满,故我称他是大福人。</p> <p class="ql-block">许元敏 刘福之妻。入学时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沈阳女生之一,字写的漂亮,待人热情大方,很有学生样。特别是毕业十几年后,她携刘福到省委党校去看望我,才知道她俩成了一家。古人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居家过日子,主要是过女人。这是至理名言。此次聚会,许元敏忙前忙后,自备相机,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瞬间,留作回忆。我为许、刘这对夫妻美满幸福的生活点赞!</p> <p class="ql-block">许元敏为游览沈阳故宫的老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长安和绪礼先后两任班长辛苦多多。回想起来,在大学生中当班长是个劳苦功高的角色,干的是上挤下压的活。辅导员将班长当助理使用,同龄的同学均有不同的个性,遇到个性多的男生汇聚到一起的班级(此班就如此),任职难度不小。日常班级事务都需亲力亲为,如:小到教室、寝室的卫生检查。每日早操跑步的出勤率、晚上打铃灯灭的环节,大到班级间的各项评比的达标,班集体活动的组织指挥等等。</p> <p class="ql-block">参聚女生会影</p> <p class="ql-block">耿连祥 入学初,就是个球皮子(现称球迷),总是愿意泡在篮球场上。毕业分配到锦州第二师范学校(校址在黑山县城)任教,学校对学生培养要求严格并按一专多能训练(对住校生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他很胜任。后转到黑山县第一高级中学任数学教师,直至退休。由于平时注重体育锻炼,体态很年轻,脸色黑里透红,模样堪称小伙。</p> <p class="ql-block">听小老弟讲那过去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蒋春库被女同学包围,太享受了。</p> <p class="ql-block">同宿舍的兄弟合影</p> <p class="ql-block">洪涛 从阜新彰武高中考来,入学被指定为班级学习委员,三年级转任班长。毕业分配到东电锦州电力学校,先后任团委书记,学生处长,培训处长,副校长多职。他为人实在、感情细腻、性格沉稳、做事周到,与人相处有亲和力。他文字基础好,还喜爱摄影,《忘不了……》用流畅的语句勾勒出四十年前的共同经历的一幅幅画面,表达本人对师生情、同学谊的真实体悟……为本次聚会添彩!</p> <p class="ql-block">康长安为我返程提前一周订的高铁一等座,这是有高铁后,我第一次享受,心里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黄海汇的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黄海汇的杰作之二</p> <p class="ql-block">这是黄海汇的杰作之三</p> <p class="ql-block">这是黄海汇杰作之四</p> <p class="ql-block">先期到沈阳筹备聚会的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秋萍 一九八四年择优分配到辽宁教育杂誌社,从编辑做起,在总编任上退休,为母校争了光。是八一级学生的学姐。得知我来参聚,专门前来迎接我。</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人老话多,说话办事啰嗦。已说过的话不再赘述。康长安承担了会务的大部分事务,联系住宿酒店,聚会餐事,座谈、聚餐会场布置,找朋友现场摄影、摄像、视频制作等等。霍绪礼布置会场,悬挂赠品、楹联,席间照顾老同学。洪涛为先期筹备和到沈人员安排晚宴,主持聚会(长安从家里拿来军中茅台)。刘作汉四面八方联系同学,尽心尽力爭取让更多的同学来参加聚会。马林带病指挥、会务细节把关等等。我作为受邀享受的长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p><p class="ql-block">每逢相聚人不全。对因各种原因牵绊,未能来参聚的十余名同学问一声好!我很想见到你们!</p><p class="ql-block">此次聚会圆满成功!我着实享受了做老师的荣耀。将照片、视频和场景汇集,制作成美篇,记录瞬间,分享美好!</p><p class="ql-block">相聚虽然短暂,愿我们师生情谊地久天长! 2025年8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