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鹅喉羚是哺乳纲,鲸偶蹄目,牛科,羚羊属的哺乳动物。它们颈细而长,雄兽颈下有甲状腺肿,形似鹅喉。上体毛色沙黄或棕黄,吻鼻部由上唇到眼平线白色,有的个体略染棕黄色调,额部、眼间至角基及枕部均棕灰,其间杂以少许黑毛,耳外面沙黄,下唇及喉中线也为白色,而与胸部、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白色相连。鹅喉羚体形似黄羊,它的尾巴比黄羊长,所以又被称为“长尾黄羊”;因雄羚在发情的时候喉部肥大,状如鹅喉,所以得名“鹅喉羚”</p> <p class="ql-block">鹅喉羚主要分布于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中国西北各省区,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叶尔羌河流域、罗布泊的荒漠;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干燥荒凉的荒漠、半荒漠地区。它们主要以荒漠中的猪毛莱属、雅葱属、蒿属及禾本科、藜科植物为食,喜欢在有泉水、河和湖的地带活动。雪豹、狼和豺群是它们的主要天敌。冬末春初发情交配,翌年夏季产仔,妊娠期为6个月左右,每胎产1-2仔,1-2岁性成熟,寿命约为17年。鹅喉羚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资源动物,1960年曾被大捕杀,近些年因受到保护而数量有所回升</p> <p class="ql-block">蒙古野驴是奇蹄目马科马属哺乳动物,俗称野驴、亚洲野驴等。外形颇似骡。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寿命为25年左右。蒙古野驴曾广泛分布于中亚和西亚,目前仅见于蒙古国南部,以及印度、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的少数地区。在中国仅有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能看到其身影。栖息于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对干旱酷热、严寒、食物贫瘠的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主要以多种草类、灌木等荒漠植物为食。3-4年性成熟。夏末秋初交配,翌年5月中旬产仔,怀孕期为350天左右,每胎产1仔,隔年繁殖一次。</p> <p class="ql-block">蒙古野驴因能驮重、耐力强、能吃苦、行走稳键,常被捕猎驯养,导致野生种群数量急刷下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Ⅰ;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ver3.1列为近危(NT)物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