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大演草的作业本封皮已没有了,薄薄的纸张已泛黄,蓝色的墨水被时间褪去了颜色,很多地方字迹已经淡得难以辨认,这是30多年前的手稿,压在箱子低已是多年未读,一个初中生稚嫩的笔迹几乎看不到与现在的笔迹相似的痕迹,把人又带进了回忆,走进了过去。</p><p class="ql-block">小说的开头讲述马国超的女儿秀凤与一个远方的表叔私奔,马国超从此变得酗酒颓废。</p><p class="ql-block">文章开篇马国超谈及秀凤的婚事时,以800元的彩礼为傲,当秀凤婆婆得知秀凤出走后第一时间上门来讨要彩礼钱,马过超将彩礼钱一把扬向空中,在过去的农村,闺女的彩礼钱对儿子娶媳妇是至关重要性可想而知。三个儿子相继长大,大儿子因钱偷盗,二儿子因为钱拿自家粮食换梨吃。那时的我们虽然穷,但是从未认为金钱是万能的。现在读来却强烈地体现了金钱对文中人物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秀凤与远方表叔私奔,在那个年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是爆炸性性新闻,会被人们反反复复地提起。现在在网上却是司空见惯的桥段。当年小小年纪的我只是听说和感受到一个家庭的不平静有感而发,并没有复杂思想的表达,而现代的我或我们却读出了现在的思想和元素。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的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经岁月,现在的我和以前的我已是不同。是岁月教导了我们也磨损了我们。</p><p class="ql-block">这是以一个真实的家庭为原型的故事:本家的一个姑姑。关于他家的事都是哀怨的姑姑和酒后姑父来我们家絮絮叨叨说的,有些是从父母口中听说的 其中的情节因为年代久远,我亦分不清虚实。</p><p class="ql-block">我也是三十多年未见过和听到关于他们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出走的秀凤回来了没,马国超的三个儿子后来怎么样。现实没有消息,故事没有写完。当初写的时候也许是初三吧,面临中考。不只是中考,还有放学后的家务、农活,写小说怕是没有太多时间,现在已记不起是用什么时间写出来的,目测来看,也得有一万字,对于对作文的要求都是800字左右的初中学生来讲,一万字也算是比较惊人的数量了。</p><p class="ql-block">而今故人没有消息,小说也没有结局,重读一遍满心生出惆怅来,希望有个结局,无论故事还是现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