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么开始公益助学的——纪念公益助学二十周年(一)

汉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晃眼,我们的公益助学开展已经二十周年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日初公益,其前身为智人慧心公益助学,成立于2005年5月,2018年3月更名为日初公益,是由志愿者独立发起,基于网络运作的非政治、非宗教的民间公益组织。“日初”,谐音日出,面朝太阳,怀着本心,积极前往,也寓意在阳光的照耀与温暖下,心存感恩,继往开来。作为智人慧心的延续,日初公益主要关注农村贫困儿童就学及留守儿童文化生活等问题,在多个地区持续开展一对一助学及快乐课堂等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5年春天,一位网名叫“野火寒烟”的女孩来到川南山区叙永,叩开了一户贫困学生的家门,自此开始了民间组织“智人慧心”的助学公益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在一个网站捐助了第一个小孩子,所以她接触了公益事业;因为在那个网站上帮助二十多名小孩子寻找捐助人,所以她喜欢上了公益事业;因为有机会偶尔深入到山区了解贫困学生的情况,所以她选择了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女孩自己发起建立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捐助人和受捐人双方都能更加平和地交流与成长。两年后,她和她的的智人慧心已经组织和发动志愿者对四川省叙永县、盐源县的六所小学、广西三江县的六所中小学、陕西省略阳县的五所中小学开展了助学。</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公益组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和公开,是朋友们基于了解或信任,愿意通过我们对我们所了解的地区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松散民间群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公益组织的最初目标,是进行力所能及的助学活动,尽可能地贴近贫困现实,并帮到实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公益组织的精神,是不迫切改变,不要求回馈,不提倡承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公益组织的的核心,是“手拉手,一起走”;而不是“施与受”,更不是用来成就“高尚”的爱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公益组织的约定,是不计提任何管理费用,所有参与助学考察或基金执行的人员完全出于自愿和义务,并自行负担个人费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公益组织的宗旨,是自主性,志愿性,公益性,民间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非盈利性,非企业附属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这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三无”组织:没有一个正式、严格的组织体系;没有一群专门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员;没有按照通用会计准则的标准公布财务报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年人甚至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孜孜不倦,乐此不疲。星星之火开始燎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还是坎坎坷坷的。整整二十年了,期间遭遇的酸甜苦辣、筋疲力尽、柳暗花明、雨过天晴,身临其境的心疼、唏嘘、感慨、欣慰,实在是一言难尽。不管怎样,我们始终一直在路上。在路上,我也从一个中年走到了老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些年,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看到这个世界有的地方其实有点破破烂烂,所以总得有人尽点绵薄之力缝缝补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想起了一首老歌,《二十年后再相会》——“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我们和心愿再一次约会,让光阴见证让岁月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停下来捋一捋数一数这些年积攒下的一些数据:家访到过的地方,计有广西三江,四川盐源、叙永、若尔盖、射洪,陕西略阳,甘肃天祝、两当,福建霞浦,江苏东海,安徽寿县,云南东川等八省十二县。累计组织家访三十余次,参与家访志愿者近百人次,受访学生家庭近2000户。在所有受访学生对象中,数百名爱心捐助人对一半左右的同学进行了实际资助,人数约为1000人,。这些受助学生有小学的,初中的,也有高中的,他们中继续努力直到参与高考的大约为50%,考取的比例大约在60%;大学一般二本的居多,也有极出色的考入985、211,比如略阳的一位小男孩,本科考入哈工大、又被清华特招硕博连读;大学毕业后留在中大型城市的居多,也有出国继续深造和返回山乡任教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志愿者,我们并不仅仅只有付出,我们的收获并不小。每次家访,在大山绿水之间,感受到的大自然慷慨地绘制着她的画卷,不断的创造与摧毁追逐着每一颗微小的颗粒,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周而复始,永不停歇,却总是那么美丽动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夏日走过山间,背包上长出野花——这句子,多漂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知不觉,助学公益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辛苦与磨砺,都将成为深刻的体会与印记;总有风雨,也总有花开,我们始终心怀感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活明朗,万物可爱。青山妩媚,人间值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遥远的青山绿水们,你们好吗?</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