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就听闻顺河路上藏着一家小众却精致的私人博物馆——大象陶瓷博物馆,202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趁着周末有空,便欣然前往。博物馆门脸不大,藏在路北的街景里,不仔细留意容易错过,但只要稍作寻觅,便能看到,别具一格的中式建筑,其外观迎面墙全部用唐代鲁山段店窑的残瓷片镶嵌,使整座建筑造型独特,风格鲜明。</p> <p class="ql-block">顺道提一句,附近就是网红店方中山胡辣汤总店,逛完来一碗热辣鲜香的胡辣汤,堪称完美搭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见:小而美的陶瓷天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楼的集章处很显眼,就在左手边文创台,到了就能顺手盖个免费章,算是给这场参观留个小纪念。</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没提前预约,到了现场,工作人员非常熟练的指导扫码流程,网上提交完信息。直奔二楼展厅,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与外界喧嚣隔绝的宁静。灯光稍暗,恰好将焦点都聚在展柜里的陶瓷上,让每一件展品都自带“主角光环”。 </p> <p class="ql-block">馆内虽不大,却分区清晰。该馆常年以仰韶文化到元代的古陶瓷作为基本陈列,馆内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展览。</p> <h3>西展厅正赶上“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专题展览,主角竟是各种造型的骆驼陶瓷。或昂首阔步,似在沙漠中跋涉;或屈膝而卧,神态悠闲;还有的驮着行囊,仿佛下一秒就要踏上征途。这些“沙漠之舟”的姿态栩栩如生,釉色历经岁月沉淀,更显温润。</h3></br> <p class="ql-block">还有很多西域人物陶俑和神兽。</p> <p class="ql-block">去年来这里,该展厅展出的是牛角造型的各种艺术文物,可见展馆常换常新,每次来都有新惊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展厅“大河上下-黄河流域陶瓷精品展”。</p> <p class="ql-block">陶艺人物尤其出彩,其中一个“呲牙咧嘴”的形象格外生动,眉眼间的张力仿佛能让人听到他的讲话,动态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展柜里的瓷瓶更是夺目,朋友指着其中一件说:“看,这就是宣传片里的‘明星’,身份可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凑近细看,瓷瓶釉色均匀,纹饰细腻,虽隔着玻璃,也能感受到它历经千年的尊贵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藏品以元代以前中原地区古陶瓷为主,陶瓷品种丰富、器类繁多,基本涵盖我国北方地区著名陶瓷窑口的产品,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馆藏。这些展品虽年代久远,却在灯光下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件都透着考古价值与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逛馆小贴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逛的时候发现,这里历代陶瓷数千余件,不请讲解员,若事先没做功课,很容易看得“云里雾里”。建议来之前在博物馆公众号上做点“预习”,了解一下陶瓷的历史背景和工艺特点,观展时才能读出门道,不然真成了“看瓶瓶罐罐”了。</p> <p class="ql-block">整个展馆逛下来,大约40分钟就能看完,人不多,能安安静静地沉浸在陶瓷的世界里。小众的好处就是不用人挤人,能慢慢品味每一件作品的细节。</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也喜欢陶瓷文化,或是想在周末找个清净的地方逛逛,大象陶瓷博物馆值得一去。看完展览,再去喝碗胡辣汤,这份兼具文化与烟火气的体验,定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实用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地址:</b>大象陶瓷博物馆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顺河路36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开放时间:</b>每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门票信息:</b> 博物馆门票免费,可通过微信搜索“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公众号进行预约,到场扫码登记后入馆参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备注:</b>馆内二楼有两个固定展厅,一楼设有文创、体验区,有很多印章可供集章爱好者收集。</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Xhk64p9E6KOH50m5GuqX3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