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 商区特色

書詩影画中華文化

<p class="ql-block">赞作者将全区名胜寺庙古迹游览项目叠成《台商区》三字</p><p class="ql-block">孫步中</p><p class="ql-block">叠词匠意赞商区,名胜含台韵自殊。</p><p class="ql-block">古厝雕梁藏史迹,新湾碧涧入宏图。</p><p class="ql-block">风传海宇千秋业,雨润侨乡万木苏。</p><p class="ql-block">最是才情凝寸字,长留佳话白奇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香满架藏文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笔底千言展匠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埸参观录影</span></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4日 星期日 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日上午,承蒙培宗先生与文忠先生的热情邀约,我们踏入泉州台商投资区骆庚河先生精心打造的《红砖古厝》博物馆。博物馆座落于张坂镇政府对面,下宫行政村新厝槐自然村地界,大门面向公路大溪。</p> <p class="ql-block">骆庚河先生早年在建筑领域,作为一名建筑商,事业有成。如今,他那建筑面积超一千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已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为承载闽南文化瑰宝的神圣殿堂——《红砖古厝》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刚迈进一楼楼梯口,我便被眼前古色古香的壁画深深吸引。每一处笔触、每一抹色彩,似乎都带着往昔岁月的温度,在轻声诉说着悠悠往事。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将我拉进了一个充满韵味的闽南风情世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沿着楼梯缓缓上行,壁画如影随形,每一幅都独一无二。有的生动展现闽南传统习俗,有的细腻描绘当地秀丽风光。它们不仅是精美的艺术佳作,更是闽南文化的生动注脚。</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三楼,骆庚河先生和几位友人早已等候。他们满脸热忱,盛情邀请落座,随后沏上香气袅袅的热茶。在这茶香氤氲之中,我们开启了愉快的交谈。骆先生虽事业有成,却毫无架子,为人谦逊和蔼,言语间满是对闽南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让人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  交谈中得知,骆庚河先生不仅在建筑造诣上颇深,更是一位对闽南文化爱得深沉的痴迷者与坚定传承者。多年来,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只为搜集各类与闽南文化相关的物品和资料。他的这份执着与热爱,只为让更多人领略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着实令我由衷敬佩。</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在骆先生的引领下,我们从三楼开启参观之通道。馆内藏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像是一位沉默的历史讲述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有珍贵的闽南古书籍,作为闽南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翻开它们,仿佛能听到先辈们的谆谆教诲在耳畔回响;还有精心整理的闽南百家姓氏汇总及目录注解,详细记录了各个姓氏在闽南大地的发展脉络,让我们对姓氏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红砖叠韵藏千史;</p><p class="ql-block">古厝裁奇记万传。</p><p class="ql-block"> 闽南皇宫建筑的起源历史、文化史料以及传说人物的汇总展示,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认识闽南历史的大门。原来,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如此多精彩纷呈的故事,那些历史人物的传奇经历,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变迁与文化的厚重深沉。</p> <p class="ql-block">  展馆内的古建筑古大厝木制样品,更是让我眼界大开。这些样品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生动地展现出闽南古建筑独特的风格与高超的技艺。我忍不住伸手轻轻触摸,感受着木头的纹理,仿佛能透过指尖触摸到历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馆内还精心汇集了全市的古建彩照,透过这些照片,我得以更全面地领略泉州古建筑的独特风貌。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它们或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或精巧别致、独具匠心,无一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契约残痕凝岁月,谁家墨迹记风霜。</p><p class="ql-block">泛黄纸页烽烟敛,先辈丹心照史长。</p><p class="ql-block"> 此外,骆先生还搜集了众多明清时期按旧格式书写的契约字据、收藏着南洋往来记忆的书信、并有国共合作抗战岁月的旧报刊等珍贵资料。这些泛黄的纸张,承载着时代的记忆,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看着它们,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真切感受到先辈们生活的艰辛不易,以及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巨大牺牲的英贤。</p> <p class="ql-block">语录徽章瓷韵藏,当年风貌纸中彰。</p><p class="ql-block">风云变幻留痕处,岁月纵横换季妆。</p><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收藏了不少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录章、毛泽东头像,以及印有文革字样的瓷器产品。这些藏品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独特印记,从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们的精神状态 ,为我们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据了解,“文革”瓷是指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以及后来生产的所有具备文革典型风格的瓷器,如以工农兵形象、样板戏题材、毛主席语录等为题材的装饰瓷件、生活器具、雕像等,均统称文革瓷。它们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与历代瓷器存在着较大区别,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p> <p class="ql-block">书香满架藏文韵;笔底千言展匠心。</p><p class="ql-block"> 来到二楼,这里有一个别具意义的区域,专门存放张坂人著作的书籍,这无疑是对张坂人文化创作的高度尊重与充分肯定。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涵盖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字里行间展现出张坂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卓越的创作才华,让人不禁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骆先生不时停下脚步,为我们细致讲解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内涵。他的讲解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让我们对这些藏品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不觉间,我们已从三楼参观至一楼。走出博物馆时,骆先生热情地赠予我一份极具纪念意义的礼物。其中有一份泉州古城《手绘导览图》,上面别出心裁地自制作嵌入了泉州东西塔及廿四景,“泉州”二字也设计得极具艺术感,将这座城市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是一份探索泉州的宝藏图;还有一本精巧的笔记本,以及一份《世遗泉州》红砖古厝精作图框纪念品,每一处细节都尽显用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骆庚河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闽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他的这座博物馆,不仅是闽南文化的展示舞台,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坚固桥梁,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了解并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次难忘的阅览场景,我们心满期待能将《红砖古厝》展馆早日开馆,让更多闽南文化人深入探寻闽南文化的奥秘,让这份独特的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生生不息,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台商区张坂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