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故里行

心旺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5年酷暑时节,笔者怀着对陈毅元帅的崇高敬意,以耄耋之身前往四川省乐至县劳动镇参观了荷花盛开的陈毅元帅故里……。</span></p> <p class="ql-block">  陈毅元帅(室外)</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1日,陈毅故居外多塘荷花盛开,我趁着气温还不高,赶早认真参观了陈毅元帅故里</p> <p class="ql-block">  陈毅元帅(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陈毅故居,位于乐至县劳动镇,是一座具有浓厚川中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质结构瓦房,占地750平方米,加上四周园子占地6050平方米,约康熙初年,祖上陈尧钦兄弟随一支移民队伍来到四川乐至,并在此地定居下来。陈毅元帅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幼年和童年。</p> <p class="ql-block">  今日劳动镇故居景区,距县城29.5公里</p> <p class="ql-block">  陈毅的<span style="color:rgb(1, 1, 1);">父亲陈昌礼和母亲黄培善</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陈毅故居院内</p> <p class="ql-block">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館</p> 元帅生平 <p class="ql-block">  1901年8月26日,陈毅生于四川乐至县劳动镇一户小地主之家。父亲是个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擅书法。陈毅从小受父亲影响,同样兴趣广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陈毅出生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  陈毅少年时代读书的房间</p> 追求真理投身革命 <p class="ql-block">  1917年底,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陈毅中途辍学,隨后他和哥哥陈孟熙双双考入免费就读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18年3月,陈毅就读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在这里他开始接触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图为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旧址。这时吴王章在成都宣传赴法勤工俭学之事,陈毅欣然报名,1919年走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1920年冬,陈毅参加了张昆弟、李富春、李维汉、颜昌颐等组织的以“ 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的社会革命 ”为宗旨的" 工学世界社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始走上热心于爱国学生运动的道路</span>。图为陈毅(后排右一)在巴黎与勤工俭学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21年初,由于法国经济每况愈下,留法勤工俭学生面临失学、失业、飢餓甚至死亡的威胁,2月28日,陈毅作为四川学生的代表,参加了蔡和森、赵世炎等组织的争取勤工俭学生“吃飯权、工作权、求学权”的“二.二八运动”,隨即被工厂解雇,图为留法时期的陈毅。</p> <p class="ql-block">  1921年6月至8月,为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出卖筑路权的秘密借款,陈毅、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等一起发动了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陈毅参与主持了第二次“拒款大会” ,并参与起草了宣通讯向旅法华侨和社会上层人士及报館散{发。在这场运动中,他的思想迅速向布尔斯维克靠拢。图为"益世报”刊登的周恩来关于召开"拒款大会”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  1923年秋,陈毅来到北京,入中法大学学习,<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span>在李大钊的引导下,边学习边从事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开始为中国革命事业奔波。他受党组织之命,到四川万县做川军的工作,促使其享应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之后,又到合川地区参与刘伯承等人领导的武装暴动。1927年春,陈毅奉命东入武汉,到中国军事政治学校担任中共委员会书记。<span style="color:rgb(1, 1, 1);">陈毅已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上升为职业革命活动家。</span></p> <p class="ql-block">  1927年5月,驻防宜昌的夏斗寅勾结四川军阀杨森进攻武汉,时任武昌卫戍司令的叶挺组织部队抵抗,陈毅协助恽代英在军校开展战前动员,之后隨部开赴前线,<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span>。</p> <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下旬,部队进入信丰县城后发生了抢劫扰民行为。陈毅集合部队,宣讲革命军队纪律,严惩肇事主犯,赢得指战员的尊敬和信任。朱德在队前宣佈:<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今后这支部队由他和陈毅共同领导</span>。图为陈毅在信丰的住地一一城区教堂。</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28年1月陈毅参与领导了湘南起义,成立工农红军第一师,任师党代表。同年4月协助朱德率这支队伍向井冈山区转移,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共同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span>陈毅在这支队伍中历任师长、军委书记丶政治部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 1929年初,隨毛泽东、朱德下井冈山转战于赣南、闽西,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同年6月陈毅在龙岩主持召开了中共第四军第7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政治、军事任务。到上海后,他<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坚决支持毛泽东走"走工农武装道路”的思想</span>,协助毛泽东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p> 不畏艰难 游击赣粤 <p class="ql-block">在此后的五年中,陈毅协助朱德和毛泽东积极开展扩大根据地的斗爭,参加了反"围剿”斗争。先后担任红六军政委、第二十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西方军总指挥等职。</p><p class="ql-block">1934年8月,陈毅指挥作战时身负重伤。10月,红军离开瑞金开始长征时,陈毅因身负重伤正躺在病房中,周恩来在临行前看望时传达中央指示,任命陈毅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负责军事指挥。陈毅奉中央指示在中央机关撤退后,安置了上万名伤员,然后把队伍分散成游击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毅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span>在敌人数十万大军层层"围剿,叛变者时有发生的恶劣环境中,陈毅率领游击队转战于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三年时间里,昼伏夜出,风歺露宿,饥饿常在,死亡常临。多次死神在他身边徘徊。</span>1936年冬,陈毅和少数游击战被围困于梅山長达20余天。在九死一生之际,<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他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下了含有绝笔之意的《梅岭三章》,其中的"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成为革命者的绝唱。</span></p> <p class="ql-block">  陈毅遇险负重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梅岭三章一一陈毅</span></p> 组织新军 抗日苏皖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毅以一个革命家的意识,判断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已成大势所趋,因此,他主动与南方游击区的地方政府交涉,商谈联合抗日问题。<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正式接到党中央的联合抗日通知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各游击队中传达中央指示,收编游击队,当他到莲花山找到谭余保的队伍时,被当成叛徒,差一点儿被砍了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38年初,新四军成立,陈毅被任命为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3月,他率部开赴江南敌后抗战。同年7月,他率部在京沪铁路新丰部对日寇发起袭击,取得首战胜利。陈毅带领部队在苏南坚持抗战,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1939年夏,新四军派出的“江南义勇军”一度打入上海郊区,袭击了虹桥机场,引起了很大震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陈毅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向江北发展,1940年在苏北开创了抗日根据地。陈毅巧妙利用敌内鄯矛盾,争取友军,促其中立后,陈毅与粟裕精心组织指挥了黄桥战役。他们将主力全部收缩集中,采用诱敌深入之计,把敌人引入黄桥我军伏击圈后,与敌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一昼夜,歼敌一万余人,一战奠定了苏北根据地的基础。中央军委对此战的胜利给予了高度评价。</span></p> <p class="ql-block">  皖南事变之后,陈毅受任重建新四军并任代军长,与刘少奇一起挑起了率华中九万军队抗战的任务,在最黑暗的时期,陈毅率部在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夾击中坚持抗战,<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把新四军建成一支铁军。</span></p> <p class="ql-block">1940年1月,陈毅与张茜在江苏溧阳水西村结婚,陈毅曾以诗句表达他与张茜的爱情:"春光照眼意如痴,愧我江南统锐师,豪情廿载今何在,输与红芳不自知"</p> <p class="ql-block">  在江苏溧阳的陈毅</p> <p class="ql-block">  1941年5月,陈毅与刘少奇与国际友人罗生特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2年至1943年初,新四军军部由阜宁县停翅港转移到盱眙县黄花塘,图为1943年陈毅与张茜在黄花塘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44年陈毅与刘伯承、聂荣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4年1月陈毅到达太行革命根据地,写下了《过太行山书怀》长诗。</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日寇疯狂的“清乡”“扫荡”侵略中,陈毅与粟裕等率领部队击退了日寇的一次次进攻,使根据地越打越大,使新四军的队伍越打越大。<span style="color:rgb(1, 1, 1);">到日本人无条件投降时,新四军由1938年的万余人发展到三十余万人。在七年多的抗战中,歼灭敌伪军四十五万人。陈毅率领新四军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1943年11月,陈毅赴延安,曾参加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同时继续通过电报参与对华地区和新四军的指导,图为陈毅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挥师劲战 逐鹿中原</span></p> <p class="ql-block">  1946年陈毅与粟裕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1947年1月陈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与副司令粟裕部开始了解放战争。他们运用运动歼敌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国民党的部队。鲁南一战,歼灭国民党军队一个机械化快速纵队,隨后又在莱芜打了一个漂亮仗,一举歼敌6万人,几个战役下来,收复城市13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7年1月2日至20日,陈毅、粟裕率山东野战军发起鲁南战役,歼敌5.3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span></p> <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47年5月,我华东野战军从89个一字排开的敌人整编师中,把全部用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国民党整编第74师包围于孟良崮地区,一举把蒋介石的最精锐、最现代化的这支部队干淨、彻底地消灭了。此战震慑了国民党进攻华东根据地的部队,使任何一支部队都不敢轻易向解放军进攻。</span></p> <p class="ql-block">  1947年秋,陈毅(右二)在上海欢迎西南兄弟民族参覌团代表。</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29日,陈毅和邓小平在河南商丘召开高干会议,陈毅在会上传达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毛泽东的指示,并组织讨论,作出决议上报中央。在此期间,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图为1949年春的陈毅与邓小平。</p> <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5日至13日,陈毅出席在西拍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图为陈毅在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  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专门召集邓小平、陈毅等同志商讨渡江作战问题。中央军委决定准海战役总前委,改为渡江战役总前委。中央部署由总前委率第二第三野战军于四月中旬进行渡江战役。图为陈毅与邓小平等在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  百万雄师下江南</p> <p class="ql-block">  刚刚解放的上海百废待兴,陈毅夜以继日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接管旧上海的工作井然有序,中国共产党在大上海站稳了脚跟,图为陈毅在工作。</p> <p class="ql-block">  在陈毅的主持下,上海市努力做好召开上海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陈毅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上海市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物价方趋稳定,上海又面临因国民党海上封锁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由于进口的原料和燃料进不来,出口的产成品出不去,造成大量企业停产,工人失业增加。陈毅领导全市人民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制定了"反封锁的六大方针、五项任务”以扩大内销、精减节约、以煤代油、以工代赈等具体办法,使上海工业走出萧条,恢复生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9年10月1日,陈毅(左三)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陈毅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图为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部分委员合影,后排左四为陈毅。</p> <p class="ql-block">  1954年9月29日,陈毅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这是毛泽东签发的任命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  1954年9月29日,陈毅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这是毛泽东签发的任命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29日,毛泽东、周恩来与陈毅等在一起。这一天陈毅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55年9月陈毅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接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span></p> <p class="ql-block">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陈毅隨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会议期间面对有人对新中国的指责和非难,陈毅与周恩来密切配合,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会上会下广交朋友,阐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会议期间陈毅以“练习者” 自称,学习周恩来的外交艺术。</p> <p class="ql-block">  1955年12月,陈毅参加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与代表们亲切交流。</p> <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陈毅陪同毛泽东視察南京军事学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58年2月11日,陈毅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span></p> <p class="ql-block">  1958年至1960年陈毅同志参加的一系列出访和外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  陈毅参加和主持的一系列外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  1964年2月21日,陈毅陪同周恩来总理参观正在建设中的巴基斯坦新首都伊斯兰堡。</p> <p class="ql-block">  1964年4月10日至17日,陈毅率代表团到印尼雅加达参加苐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图为4月26日返京时,受到周恩来等人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  1965年4月23日,陈毅陪同朱德在昆明視察部队</p> <p class="ql-block">“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p><p class="ql-block"> 陈毅的这首《青松》写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党内“左” 的思想蔓延,国内经济遭遇严重困难,国际上也受到西方反华势力和苏联的围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陈毅元帅以青松为喻袒露自己的胸怀,写下了《冬夜杂咏.青松》一诗,表达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毅坚决反对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的行为,图为1966年8月31日,毛泽东和陈毅在天安门城楼上。</p> <p class="ql-block">1967年2月13日、16日,在中南海怀仁堂中央的碰头会上,就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护干部的大多数,稳定军队等问题,陈毅与谭震林、李先念、李富春、叶剑英、徐向前和聂荣臻等一起向“中央文革小组”的一些野心家、阴谋家作斗争,被诬蔑为所谓大闹怀仁堂的”二月逆流”。</p><p class="ql-block"> 虽然被打成"二月逆流”人物,陈毅仍然顾全大局坚持做好外交工作,图为1967年9月17日,陈毅到首都机埸欢迎访华的南也门外交部长扎莱。</p> <p class="ql-block">  1971年1月16日,陈毅在解放军301医院做阑尾炎手术时,发现巳患有结肠癌,并侵及肝脏。图为手术后,陈毅和家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陈毅养病期间,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注視着世界风云变幻,孜孜不倦地学习。</p> <p class="ql-block">  1971年8月,陈毅离开医院到北戴河疗养,在陈毅70岁生日的这一天,张茜把同在北戴河疗养的聂荣臻夫妇请来。陈毅挽着聂荣臻的胳膊说:“今年建军45年,我们参军45年,来,我们两个老战友老朋友又是老同乡,老头子,一起合影留个纪念吧!”图为陈毅与聂荣臻合影。</p> <p class="ql-block">  陈毅同志在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1972年1月6日陈毅病逝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  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出席陈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休息室里,毛泽东紧握着张茜的手说:" 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 又对陈毅的孩子们说 " 要努力奋斗哟!陈毅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作出贡献,立了大功劳的,就巳经作了结论嘛!”</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总理在陈毅追悼会上致悼词,高度评价了他为革命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并指出:<span style="color:rgb(1, 1, 1);">陈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陈毅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坦荡无私、爱憎分明,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为争取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span></p> <p class="ql-block">  宋庆龄亲切慰问张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元帅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陈毅第一任夫人肖菊英是位才貌出众的学生,1930年10月结婚</span>,1931年,由于肃反扩大化,波及到当时的陈毅。一天,陈毅接到了通知,要他到吉安开会,他预计此行凶多吉少。陈毅原本能如期归来,未料途中遭到白匪袭击,马被打死,只好与警卫员绕道步行返回兴国城。等到陈毅回来时,肖菊英因误认为陈毅已死而跳井自尽了!当时才二十岁出头。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陈毅的</span>第二任夫人<span style="color:rgb(1, 1, 1);">赖月明‌</span>:赖月明也是一位红军女战士,她在年轻时就加入了革命,并与陈毅在1932年结婚。然而,由于战乱和误传,赖月明与陈毅失去了联系,并误以为陈毅已经牺牲,因此改嫁他人。实际上,赖月明并未牺牲,只是与组织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第三任夫人<span style="color:rgb(1, 1, 1);">张茜‌</span>:张茜是陈毅的最后一位夫人,他们在1940年结婚。<span style="color:rgb(1, 1, 1);">张茜陪伴陈毅走过了抗战和解放战争,并照顾他直到晚年。她是陈毅最亲密的伴侣和革命战友。</span></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陈毅元帅的三位夫人分别是<span style="color:rgb(1, 1, 1);">肖菊英、赖月明和张茜。她们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陈毅与张茜结婚后,生长子陈昊苏,次子陈丹淮和三子陈晓鲁,陈毅元帅最小的女儿陈珊珊,退休前是一名外交官。</span></p><p class="ql-block"> 陈毅从小受父亲影响,兴趣广泛。郭沫若有一首诗赠陈毅:<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柱南天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凯歌淮海中原定,团结亚非正义伸。赢得光荣归祖国,敷扬文教为人民。修篁最爱莫干好,数曲新词猿鸟亲。”</span></p><p class="ql-block"> 陈毅不仅喜欢待,还喜欢下围棋。陈毅逝世后,<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日夲棋院追赠陈毅为名誉八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陈毅一生坦荡无私,豁达大度,从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识大体、顾大局,从无个人私利。他为人坦诚宽厚,从不责怪或报复他人</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前文提到的那个几乎把陈毅送上断头台的谭余保,在察明真相后亲手为陈毅松绑,然后用绳子把自己捆了起来,要求自关禁闭,以赎错怪陈毅之罪。被捆了五天且几乎丧命的陈毅不仅未责怪谭余保,还制止了他的赎罪行为,并表扬他革命警惕性高,斗争坚决,立场坚定。<span style="color:rgb(1, 1, 1);">如此宽广的胸怀实在感人至深。陈毅不愧为将帅的楷模。</span></p> <p class="ql-block">  尽管天气炎热,参观陈毅故里的人民群众,包括年轻人依然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认真观展的各层次参观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