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万荣东岳庙,亦称岱庙、泰山庙,供奉东岳大帝黄飞虎,位于运城万荣县城内西大街,创建年代不详。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至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咸丰年间屡次重修,面积15800平方米。1988年1月13日,万荣东岳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飞云楼高23.19米。平面呈方形,三层四滴水,十字歇山式楼顶。二三层皆有勾栏,每面各出抱厦,平面呈十字形。飞云楼构架奇巧,在内槽四角立四根通天金柱,从底层直达顶层。四柱间分层设额枋、间枋、地板枋、穿插枋等多层枋材相连贯,形成庞大的正方形筒式框架,作为整个楼阁的骨干。檐下斗拱依不同位置结构造各异,有五踩、六踩、七踩,耍头有蚂蚱头、麻叶形单幅云、龙头式等,昂有象鼻昂、琴面昂等,宛如云朵簇拥,与翘起如飞的翼角组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建筑的艺术造型。整座楼为纯木榫卯结构,无一颗铁钉,以345组斗拱和32个翼角著称,在建造技术、结构力学与造型艺术方面独具特色,在中国木构建筑中占有独特地位。飞云楼相传为鲁班所造,系中华第一木楼。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p> <p class="ql-block">飞云楼亦是《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献殿,又称“南天殿”,面阔七间,进深六椽,明间采用移柱造,前檐下明间有大额枋手法,粗梁瘦柱,单檐悬山顶,明代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原为古代陈列贡品、祭祀遥拜之所。</p> <p class="ql-block">香亭,即“献亭”,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为4.05米,十字歇山顶,原为朝拜者焚香行礼的地方。香亭由四根蟠龙石柱支撑,四周设望柱、狮子栏板,雕工细腻,造型生动,并留有明正德年间题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