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家的衣柜有三层,每一层都摆放着不同的物品,最底层是棉被、棉衣,第二层是经常用的物品,衣柜最上层是我的裙子,那件碎花裙,拉链卡了三年。我踩着小板凳够下来,指尖拂过领口的蕾丝,像摸着十五年前那个阳光刺眼的午后——艳艳穿着这条裙子,挽着我的胳膊说:“等你退休了,我们有的是时间,咱们每周逛三次街,从城东走到城西。”</p> <p class="ql-block">这话还热乎着,她的电话就来了。“李姐,这周末逛街的事……”她的声音隔着电流,有点飘,“新来的张老师约我去看画展,说有莫奈的真迹,我想着机会难得,我必须给她去看看,这是我一直盼望的事情,不能错过了,对不起奥。”</p> <p class="ql-block">“莫奈?”我捏着裙子的手紧了紧,“你不是说印象派的画像没干的水彩吗?”</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说能培养审美,”她笑了两声,有点刻意,“咱们下次再约,啊?”</p> <p class="ql-block">电话挂了,客厅的挂钟“滴答”响着,像在数我心里的空落。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上次约好去公园拍菊花,她临时说要陪同事家的孩子去游乐园;上上次说好了一起做酱菜,她又被新认识的舞伴拉去学探戈。多次失信,我都不相信她了,她咋变这样了,真是莫名其妙啊!</p> <p class="ql-block">我和艳艳是在退休办认识的,她比我早退两年,带着我跳广场舞,教我用团购软件。那时候她手机里的联系人,我排在“家人”后面第一个,备注是“李姐(亲)”。我们俩能在菜市场为了一毛钱的白菜跟摊主聊半天,也能坐在路边摊啃着油饼,说儿女的糗事说到眼泪直流。那时,我俩有啥事不隔心,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就互相劝劝,难事也就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她总说:“李姐,还是跟你待着舒服,不用装。”我信了,把压箱底的老照片翻出来给她看。去年她生日,我亲手织了条围巾,针脚歪歪扭扭的,她却围了整个冬天,见人就说:“我李姐织的,暖和。”我听了,开心一笑。</p> <p class="ql-block">变化是从她去老年大学当志愿者开始的。她认识了一群“有学问”的新朋友,开始说“下午茶”、“艺术展”,而我还在操心今天的鸡蛋涨了五分钱。明天菜价是否能降下来。</p> <p class="ql-block">微信群里最明显。我发张刚蒸好的红糖馒头,配着说“艳艳,明天给你带两个”,消息沉在底下没人理;可张老师发张画展海报,她秒回“太期待了!”;我分享小区里的银杏叶视频,她隔了俩小时回个“不错”。</p> <p class="ql-block">有次我忍不住在群里邀她:“艳艳上次说的那家布鞋店打折了,去不去?”她过了半小时回:“刚看到,今天约了人,下次吧。”可同一时间,她在张老师的朋友圈点了赞,还评论“明天见”。</p> <p class="ql-block">那天我把自己腌的萝卜干装了一小罐,本来想给她送去,走到半路又回来了。萝卜干在窗台上放了半个月,长出了白霉,像我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条碎花裙,拉链还是卡着。我找了支蜡烛,在拉链上蹭了蹭,慢慢往上拉。“咔哒”一声,终于开了。裙子是真丝的,当年艳艳说“穿着像老上海的小姐”,硬拉着我买的,说要等我六十岁生日那天,一起穿去拍写真。</p> <p class="ql-block">手机又响了,是艳艳发来的朋友圈,九宫格都是画展的照片,她站在一幅画前笑,身边是那个张老师。配文写着:“遇见懂艺术的同路人,真好。”</p> <p class="ql-block">我退出朋友圈,把裙子叠好,放回衣柜最上层。或许有些路,只能陪人走一段。她往前去了,我停在原地,也不是不好,至少还有这些旧裙子,记得我们曾经并排走的那些日子。</p> <p class="ql-block">挂钟又响了一声,我起身去厨房,把昨天买的面粉倒出来——明天蒸红糖馒头,自己吃,也挺香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