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砖灰瓦,飞檐斗拱,一脚踏进沈阳大帅府,仿佛闯进了半部民国史。今天的美篇,我带您走进大帅府的朱漆大门,去看看藏在四合院里的风云轶事。</p> <p class="ql-block">沈阳大帅府,曾是奉系军阀首领,人称“东北王”张作霖与其长子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官邸与私宅,所以也称张氏帅府。</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将军的像竖立在大帅府广场】</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叫大帅府,因张作霖曾担任过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国家元首。】</p> <p class="ql-block">沈阳大帅府是由“东北王”张作霖兴建的,那么张作霖又是怎么当上东北王的呢?</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是土匪逆袭天花板的典型案例,没有之一。张作霖逆袭成功靠的是他第一个老婆,也就是张学良的生母赵春桂。</p> <p class="ql-block">据多方史料,1875年,张作霖出生在辽宁海城的小商贩家庭,父亲好赌,在他14岁时被人砍死,从此家道中落。张年轻时,当过兽医、卖过烧饼,但子承父业,同样嗜赌如命,欠下一屁股债。有一次他赌输了钱还不上,被人扒光衣服、绑在树上鞭打,但他仍破口大骂、不肯服软。此时,地主赵占元看到此景,觉得这小子,个子不高(162),但性子刚烈,眉清目秀,北人南相,调教后前途无量。赵出手相救,拿出银元,把张作霖领回家里,当干儿子培养。赵家有个闺女叫赵春桂,看到张作霖面相俊朗,做事勤快,就喜欢上了。赵占元知道后觉得不错,但是,赵母和舅舅坚决反对。他们觉得,张作霖必须要闯出一些名堂,否则休想。张听到赵母这话,答应功成名就后回来娶春桂。</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正好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赌上性命投奔清军。张作霖有三大优点,1,头脑灵活,2,胆大心细,3,骑马射击技术精湛。入伍后,他得到长官的赏识,很快升任哨长,相当于现在的排长。甲午战争败了,军队遣散了,张作霖穿着军官服回家娶老婆了。</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嗜赌成性是命里带来的,他一生就是不断地下赌,以命搏前程,书写了传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赵家一看这小子混出一点小名堂,也就成全了这门婚事。婚后两人感情还是很甜密的。当时东北土匪盛行,老丈人觉得女婿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不如资助张作霖成立一支保险队,也就是保安队,为富人看家护院,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北人南相的张作霖骨子里就是要干大事的,老丈人看得很清楚,决定押赌在女婿身上。】</p> <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后,死里逃生的游兵都想找个口饭吃,保安队太合适了。】</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把游兵散勇招募起来,收钱办事,对付打家劫舍的土匪。此后二十多个村子都请他的保安队来管理地方治安,一时间声名鹊起,得罪了大土匪金寿山。大土匪偷袭张的保安队,在弟兄们的拼死保护下,赵春桂带着大女儿坐上马车逃出重围,张学良在逃生的马车里生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带着剩下的保安队突出重围后,投靠了当地土匪头子张景惠,结果人家看他聪明过人,又讲义气,能成大事,两人结为拜把子兄弟后,直接把第一把交椅让给了他。张作霖接手后把土匪改制成辽西的保安队。不久,张遇到了当地悍匪头子沙海子。张作霖身高仅162厘米,但枪法精准。在持抢决战时,张作霖一枪打爆对方头部。从此,沙海子的几百号人马就像拜神一样全部归顺了张作霖。</p> <p class="ql-block">1902年,张听说奉天将军增祺夫人经过他的地盘。张作霖亲自导演了一出劫持增夫人,又英雄救美,增夫人感动不已。她回奉天后一番美言,张作霖正式被大清收编,从土匪头子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政府巡防营管带(营长)。随后,张作霖因剿匪有功,逐步晋升,成为奉天巡防营总办(正三品武职)。到了民国,张作霖晋升为奉天(辽宁省)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军政一把手),号称“东北王”。</p> <p class="ql-block">说完了张作霖逆袭故事,走进大帅府看看。大帅府是一个最具传统中国韵味的三进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这个四合院建于1914年,当时张作霖刚当上民国政府陆军27师师长。升官后,他马上兴建了这座与清朝王府相仿的官府。</p> <p class="ql-block">看看大帅府如何布局的。</p> <p class="ql-block">【大帅府(张氏帅府)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东院(大、小青楼)、中院(三进四合院)、西院(红楼群)和院外建筑。对外开放的主要是东院,中院和院外的赵四小姐楼。】</p> <p class="ql-block">整座院落坐北朝南,呈“目”字形三进格局,寓意步步高升、层层递进,也符合传统官宅“前朝后寝”的礼制。</p> <p class="ql-block">官宅的一进院都有仪门,看看大帅府的门面功夫。</p> <p class="ql-block">进门看到的是影壁墙,正中镶嵌一块汉白玉,刻有“鸿禧”二字,寓意“鸿运当头、福祉盈门”。</p> <p class="ql-block">过了影壁墙,左侧是承启处。</p> <p class="ql-block">【大帅府第一进院的西厢房是承启处,来访官员必须经过承启处的通报,获准后才能进入院。】</p> <p class="ql-block">【右厢房是财务处。】</p> <p class="ql-block">二进院是张家的政务大厅。</p> <p class="ql-block">【右房是张作霖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左房是张作霖接见要员,举行军机会议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进院就是大帅府的内宅了。</p> <p class="ql-block">大帅府内宅的正房,东屋是二夫人寝室,</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的二夫人是卢寿萱,她是六位夫人中最为温和最为隐忍的一位。原配赵春桂去世后,她主动抚养赵氏的三个孩子,而且特别喜欢张学良,孩子们都称她“卢妈妈”。卢夫人生二女,94岁去世,她是众夫人中最长寿的。</p> <p class="ql-block">【正房西屋是三夫人的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三夫人戴宪玉原本是有夫之妇,因容貌出众被张作霖看中,张不惜花费千两银子将她强娶入门。起初戴宪玉深得宠爱,但后来因其弟弟违反军纪被张作霖处决,二人关系彻底破裂。戴宪玉心灰意冷,无儿无女,最终削发为尼,病逝时年仅34岁。</p> <p class="ql-block">东厢房是四夫人住地。</p> <p class="ql-block">四夫人许澍阳,她出身贫寒,早年流落天津,曾为风尘女子,后被张作霖以三千银元赎出,纳入帅府。四夫人从不争宠,而对子女的教育却极为重视。她生了四个孩子,二男二女,其中,她儿子张学思早年参加革命,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曾任海军参谋长,但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后予彻底平反。</p> <p class="ql-block">【四夫人与四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东厢房是长子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的婚房。</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结婚时年仅15岁,夫人于凤至18岁,她是富商之女,才貌双全,深得张作霖器重。】</p> <p class="ql-block">【张于两人育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都短寿,一女继承其父长寿基因。】</p> <p class="ql-block">大帅府的内宅为何没有原配赵春桂的房间?随着张作霖官越做越大,开始喜新厌旧了。他想留旧纳新,遭到发妻赵春桂的强烈反对。二夫人一入门,赵带着三个孩子回辽西了。长期的含辛茹苦,赵得了肺病。中药对肺病没一点用,她又不肯向丈夫求救。最后,赵支撑不下去了,叫儿子张学良去请爹回来商量后事。听儿子一说,张不太相信,便派二夫人前去探探虚实。赵见二夫人很善良,便把三个孩子托附给她,二夫人潸然泪下,当场允诺,一定会把三个孩子养大成人。张作霖得知真情后,马上带上军医前去救治,但已无力回天。1912年,发妻赵春桂去世,年仅38岁。</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生母赵氏与三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三进四合院不仅是一组建筑,更是一部立体的东北近代史。从草莽枭雄到爱国将领,从家长里短到国家大义,都浓缩在这些回廊与砖瓦之间。</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一生都在下赌注,北洋政府时期,他把赌注押在袁世凯身上,当上陆军27师师长。就在这个办公室,他把赌注押到对奉系军阀开战上,第一次惨败,不服,再押上老本,袁世凯终于赢得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就任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实际上的国家元首,大帅府就是这样叫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一生有8个儿子,6个女儿,儿子大都留学英美和日本。】</p> <p class="ql-block">出了四合院就是中西合璧的大青楼,这幢楼戏份最多。</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地上三层,地下有一层,仿罗马式的青砖楼。大青楼,高37 米,建成后打破沈阳故宫凤凰楼守了300年的天际线,在20 世纪 20 年代,大青楼是奉天城里最惹眼的地标,顶层还有远眺平台,可俯瞰全城。】</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一层是老虎厅、宴会厅、张作霖办公室,二层是张学良办公室、卧室,三层是孩子们的住所和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宴会厅】</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张作霖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一楼有个老虎厅,厅内两侧各摆一只真虎标本。</p> <p class="ql-block">【这两只老虎标本是奉系将领汤玉麟为报答张作霖不杀之恩所赠,象征张大帅威权与震慑。】</p> <p class="ql-block">闻名全国的“杨常事件”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死后权力真空,27岁的张学良接掌东北,但奉系元老重臣杨宇霆(总参议)、常荫槐(黑龙江省长)倚老卖老,视张学良为“不懂事的晚辈”,公开嘲讽其吸毒,干预决策。此外,杨宇霆主张联合桂系“倒蒋”,维持军阀割据;张学良则推动“东北易帜”归顺南京,双方矛盾不可调和。</p> <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常突然闯入帅府,要求张立即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由常荫槐任督办,企图控制中东铁路。张学良以“需请示南京”为由拒绝,二人竟拍桌咆哮:“别咬文嚼字,快签字!张学良说,晚上来签。</p> <p class="ql-block">【于凤至出主意,抛银元,看天意。】</p> <p class="ql-block">在杀与不杀犹豫之时,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商量,于提出用抛银元“占卜”,结果三次都是“杀”,张才痛下杀手。</p> <p class="ql-block">当晚8时,杨、常应约返回帅府,被引入大青楼老虎厅,高纪毅率六名卫士宣布“奉长官命,二人阻挠统一,着即处死,随即枪决,尸体用地毯包裹运出。</p> <p class="ql-block">【执行枪决的两个手下。】</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说过,他的性格遗传了母亲的执拗,继承了父亲遇事决断的个性。】</p> <p class="ql-block">枪声一落,老虎厅也从此成了“杀一儆百”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二楼是原张作霖的会客厅,后改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地,东北易帜通电、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的密电,都是从这里发出。】</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大青楼二层主要是他的办公区域。</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前夜,1931年9月17日晚,张学良在此签署“不抵抗”指令,文件副本现存于展柜中。】</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会议室,张学良曾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夜谈,最终决定改挂青天白日旗,促成中国形式上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珍藏室,陈列张学良私人收藏品和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拓本。】</p> <p class="ql-block">【这间是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卧室。桌上摆放着一枚银元——这是著名的“一枚硬币决定杨常命运”事件的见证物。】</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三楼是张学良的长女张闾瑛的卧室和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三楼还有观景台。张氏后人回忆,每到中秋,全家都会登上三楼平台赏月,一边是奉天满城灯火,一边是东北军的岗哨剪影,家国一体,滋味难言。</p> <p class="ql-block">【离大青楼不远就是大帅府东院的“点睛之笔”——小青楼。这是二层砖木结构,凹字形平面,中西合璧。小青楼面积有450平方米,体量不大,却浓缩了张家最惊心动魄的24小时。】</p> <p class="ql-block">小青楼怎来的?1918年,张作霖专为他最宠爱的五夫人张寿懿修建,取“寿”字,暗含“长青”之意。</p> <p class="ql-block">【五夫人张寿懿,将军之女,在毕业典礼上被张作霖看中,娶为五姨太。她生四子,1966年在台湾去世。】</p> <p class="ql-block">【六夫人马岳卿,戏班出身,生一女,她温顺低调,依附五夫人生活,1965年病逝台湾,享年60岁。】</p> <p class="ql-block">【小青楼寿夫人的客厅】</p> <p class="ql-block">【寿夫人极其聪明,她主动把几位小姐和六夫人也接进来同住,一句“大帅为闺女建楼,我只是代为打理”,四两拨千斤,化解了内宅满满的忌妒。】</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的六位女儿,其中5位女儿被张作霖用于政治联姻,3位婚姻不幸;六夫人所生最小女儿张怀敏婚姻自主,为张学良代写回忆录。】</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早年利用日本援助发展奉系军力与经济。随着北伐军逼近,张作霖被迫撤出北京,计划返回东北。而日本人则趁机提出一系列“满蒙权益”要求,张作霖多次拖延、拒绝签署这些卖国条约。1928年6月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专列行至皇姑屯三洞桥时,被预埋的200公斤烈性炸药炸毁。 张作霖受伤后被专车送回大帅府,死前只留下一句话:叫小六子(张学良乳名)快回来!</p> <p class="ql-block">【张受伤后送到小青楼,安放<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红色幕帘后的寿夫人卧室。</span>此时张的血已浸透狐皮大氅,只能轻声对五夫人说:“我伤太重,快叫小六子回来……”】</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呼叫小六子没多久便撒手人寰。寿夫人强忍悲痛,浓妆艳抹,在小青楼设牌局、摆宴席,与日本领事夫人谈笑风生,成功把“东北王已死”的消息压了整整13天,为张学良返回奉天主政军务赢得黄金时间。</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接过张作霖大旗,成为新的东北王。】</p> <p class="ql-block">人们都说,如果没有寿夫人这场“空城计”,九一八事变或许提前三年爆发。张学良接管东北军政大权后顶住日本压力,宣布东北“易帜”,改挂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旗,实现中国形式上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小青楼没有大青楼的刀光剑影,也没有赵四小姐楼的浪漫私奔,却用一位女子的隐忍与智慧,把家国命运悄悄改写。</p> <p class="ql-block">【东北易帜前后,于凤至以“夫人外交”周旋于宋美龄、宋霭龄之间,为张学良争取政治资源,被外媒称为“满洲的宋美龄”。1950年代,她在洛杉矶从炒股起家,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敏锐,投资房地产、科技股,积累巨额财富,买下好莱坞山两处豪宅;还为张学良与赵一荻买下墓地。自己的墓碑上写下“张于凤至”,她跟女儿说,“你父亲要回家的。”】</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恋情已公开,而赵因私奔被家族断绝关系,这时赵又有身孕,无处可去。于凤至没有哭闹阻拦,反而用私房钱在帅府东门外给赵四买了一栋房子,将她安置。于凤至对赵四提出“三不”——不入门、不名分、不张扬,赵四全部接受,甚至称她为“大姐”。</p> <p class="ql-block">大帅府东墙外的这栋赭石色的小楼便是赵四小姐楼。别看它只有两层、400多平方米,它却是张氏帅府最浪漫、最传奇的所在,正式名称“赵一荻故居”。</p> <p class="ql-block">赵四小姐楼外观,赭石红砖墙,东方木构人字梁,配西式仰瓦大屋顶,既有日本别墅的轻巧,又有法式小楼的优雅。</p> <p class="ql-block">【赵四小姐的身份是张学良的秘书。】</p> <p class="ql-block">【赵四小姐接待室】</p> <p class="ql-block">【一层,接待室、餐厅、舞厅。当年张学良常常在这里举办只有密友参加的小舞会。】</p> <p class="ql-block">【二楼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赵四小姐的钢琴房】</p> <p class="ql-block">【赵四小姐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二楼,会客厅、琴房、卧室、法式家具、描金彩绘、铜质壁灯,还原了1920年代中西合璧的摩登生活。</p> <p class="ql-block">1927年,天津名媛赵一荻(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在北戴河邂逅,两人一见钟情。1928年,赵四父亲赵庆华登报断绝父女关系,赵四依然决然离家,只身奔赴沈阳,与张学良不离不弃。</p> <p class="ql-block">【赵一获只能以秘书身份陪伴,无名无分。】</p> <p class="ql-block">【1930年,赵四在这里生下她与张学良唯一的儿子张闾琳。张闾琳早年在美国学习和生活,后来成为航天领域的专家,曾在美国太空署工作,现已退休。】</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是基督徒,1960年代,宋美龄劝说张学良与于凤至正式离婚,以便与赵四“名正言顺”地结合。于凤至在美国得知,便主动签署离婚协议,并在信中写道:“你们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无瑕的……我谨在异国他乡对你们的婚礼表示祝贺”。她的放手,为这段长达36年的苦恋画上了句号。</p> <p class="ql-block">【宋美龄促成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婚礼】</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与赵一荻于1964年7月4日在台北市举行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p> <p class="ql-block">追随少帅72载,无论幽禁、迁徙、海外漂泊,赵四始终相随,直至2000年在夏威夷病逝,留下“白发新娘”的世纪爱情。</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大青楼是东北军政的风云舞台,那么赵四小姐楼就是舞台背后最柔软的一束追光。它见证了“少帅”与“赵四”从金屋藏娇到白首不离的传奇,也让人们看到,乱世之中,爱情可以很小,小到相守在小楼;爱情也可以很大,大到一生去守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