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十堰武当山太子坡

夏群

<p class="ql-block">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是我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大岳武当”而闻名于世。是我国“道教第一山”,是道教真武大帝修炼飞升之地,享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盛誉。山中宫观庵庙大多为明代所建,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武当山太子坡,又名复真观,位于狮子峰60度的陡坡上,因少年真武大帝(净乐国太子)来武当山修炼最初住在这里而得名。太子坡于明永乐十年(1412)敕建。清康熙年间三度修缮,<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也</span>是武当山建筑群中规模较大的一座道教宫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其中四大奇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里四道门、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十里桂花香”独具魅力。令人神往。</span></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1日下午,我们游览了金顶景区,经下行索道回到位于琼台的太和索道出口处,步行来到琼台站,乘坐摆渡车来到太子坡站。这里是武当山景区摆渡车重要的中转站,一条线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往琼台和金顶方向,一条线路是往紫霄宫和南岩方向。因此,我们选择了游览太子坡。</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沿着登山石阶<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道</span>前行,周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种植物错落有致,特别是石阶两侧</span>全是密植高大的桂花树,形成了神秘的绿荫隧道,虽然我没有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里桂花香”的美景,但是空气中带着花草的清香,也是令我登山的疲倦烟消云散。</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来到太子坡的第一道山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由明成祖朱棣敕建,后经多次修葺,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span>只见单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歇山顶式建筑,红墙翠瓦,彰显出皇家威严与道家哲学的融合。</span>门楣题写“太子坡”三个大字,是由明永乐帝驸马都尉沐昕亲笔题写,字体端正,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走进山门,立刻感受到古朴别样的建筑风格,只见一条坡度陡峭曲折的石道,两旁是红墙绿瓦的夹道墙,依山势起伏,被誉为“波浪式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成曲径通幽的效果,</span>好像波浪起状九曲回肠的黄河,<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称九曲黄河墙。</span></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九曲黄河墙中间山道上,两侧红墙蜿蜒起伏更像是两条盘旋的巨龙,静静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翠绿的琉璃瓦则在阳光下闪耀,与周围的青山相得益彰。它们不仅代表了庄重的皇家气派,还与道教文化中的“九种功德”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觉间走到九曲黄河墙”的尽头,登上第二道高耸入云的山门,来到一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方石墁地的</span>院落,只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门内南面设有石砌祭坛,北侧为造型精巧的砖雕焚香炉,中间为高大的照壁,镶嵌有“福”、“寿”、“禄”三个大字。体现了道教对幸福、富贵、长寿的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这尊焚帛炉为武当山现存最古老的焚帛炉之一,建造于大明永乐年间,建筑规制严格遵循明代官式标准,尤其是须弥座保留了明代典型特征。</p> <p class="ql-block">这一座八边形基座的石砌祭祀台,建造于大明永乐年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着祈福、祭祀等道教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在院落东面突起的高台上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三道山门,复真观大门叫</span>龙虎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建造于大明永乐年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硬山顶式建筑,绿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构架,前为廊,古色古香。门楣悬挂着“复真观”牌匾,门柱两侧悬挂一副对联:</span>”复见天心虚危应宿峰峰碧,真成神武旗剑扬烟处处玄。”传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净乐国太子真武大帝少年时</span>因修炼遇挫欲下山还俗,经紫元元君化身老妪借<span style="font-size:18px;">“铁杵磨针”</span>的故事点化后,重新回到太子坡专心修炼,<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子复回求道,所以太子坡又名“复真观”。</span></p> <p class="ql-block">龙虎殿内供奉青龙、白虎塑像,守护道教护法神王灵官,体现道教镇守平安的象征意义。殿内门楣上悬有“体慧长春”牌匾。寓意道教对玄帝的崇敬,激励人们通过修行与实践增长智慧,保持精神活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虎殿出来,又来到一个</span>方石墁地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院落,只见院落一侧</span>建有饰栏泓池,叫“滴泪池”。相传,净乐国太子开始入山修炼时,其母善胜皇后一直从山下追到山上,追不上太子,悲痛欲绝,在此滴泪成池。人们为了纪念真武大帝修行的决心和善胜皇后爱子的慈心,便把这个池子叫做“滴泪池”。为太子坡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院落两侧的二层楼建筑内,分别举办“武当摄影”和“武当书画”展,那一幅幅作品精彩纷呈,通过艺术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武当山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也让我们感受到武当山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院落正前方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祖师殿,又名复真观大殿,座东朝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饰栏高台拱拥的祖师殿上方</span>悬挂“云岩初步”牌匾。意为玄天上帝最初在此修炼,条件艰苦,仍坚持修道。这座檐硬山式建筑,绿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构架,前后为廊,单翘重昂斗拱11组,正面为全开式格扇门。全部柱、梁、枋、门、窗饰彩画,雕梁画栋,涂彩饰金,极为壮观。殿内供奉武当山最大彩绘木雕群,包括真武神像及侍从金童玉女,雕刻工艺精湛,历经600余年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石阶来到复真观最高处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子读书殿,传说真武少年在此苦读经书,后成真武大帝。殿内供奉真武大帝童年读书塑像,两侧壁画描绘少年真武挑灯夜读、刻苦求学的历史。是武当山唯一供奉“太子读书”的祈福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处红军标语,在一个“福”字照壁上,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和“实行土地革命”两幅红军标语。历经战争洗礼和风雨冲刷,真实地记录了我党革命斗争的一段历史风貌,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这里宛如迷宫般一个院落连着一个院落,让我迷失了方向,看到“五云楼”的院落,让我兴奋不已,这里是太子坡四大奇景之一的“一柱十二梁”。也是现存武当山最高的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进五云楼,发现自己已经站在第五层的楼里,原来我在九曲黄河墙看到的红色高层建筑,就是五云楼。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span>采用“一柱十二梁”的建筑结构,也就是五层楼只有一根柱子支撑,只见顶层内的12根梁枋交叉支撑于主柱,历经600余年仍稳固如初。<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佩服古人的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太神奇了。</span></p> <p class="ql-block">今天游览了武当山太子坡景区,深深地被太子坡的四大奇景迷住双眼,这里集中体现了皇宫的宏伟壮丽,道教的神奇玄妙,园林的幽静典雅,民间的淳朴节俭等多种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风格。特别是少年真武挑灯夜读、刻苦求学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行。在返回途中,脑海浮现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代诗人洪翼圣的赞美诗句:</span>“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