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日的蝉鸣在枝头编织着时光的网,在这张网里,总有一抹特别的色彩交织着——那是我与小丫丫跨越岁月的文学情缘。我是年过半百的谢大大,小丫丫是武汉来的八岁文学小精灵李雨晞,这两年暑假,父母带她来石首探亲,那便成为了我们最期待的相聚时光。</p><p class="ql-block"> 记得去年第一次见面时,小丫丫扎着两个俏皮的小辫子,眼睛亮晶晶的,手中紧紧抱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我笑着递给她一块西瓜,她接过后却先轻声念出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声音清脆如泉水滴落。那一刻,我知道,文学的种子早已在她心间生根发芽。从那以后,我的办公室成了我们的秘密基地。她踮着脚尖在书架间寻觅,发现一本《山海经》便兴奋地跑向我,指着其中的插图问:“谢大大,这个长着人面的兽真的存在吗?”我翻阅古籍,与她一同探寻上古神话的奥秘,她时而瞪大双眼,时而托腮沉思,稚嫩的脸上满是对知识的渴求。</p><p class="ql-block"> 午后阳光温柔地洒进办公室,我们常常围坐在办公桌旁。小丫丫会拿起毛笔,虽然笔锋略显稚嫩,却认真地临摹着王羲之的字帖,而我则在一旁为她讲述字帖背后的故事。当写到 “宁静致远”时,她会歪着头问我:“大大,这四个字是不是说心里安静就能看得更远呀?”我点点头,心中满是欣慰。我们还会共读《红楼梦》,尽管书中有些情节对她来说似懂非懂,但她总能从简单的对话中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到林黛玉葬花时,她竟也跟着偷偷抹眼泪。</p><p class="ql-block"> 每年,在石首我总要接这个孩子吃个她喜欢吃的东东。走在现代的仿古巷中,类似青石板样路仿佛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小丫丫拉着我的手,好奇地打量着两旁的建筑。“谢大大,这个屋檐为什么是翘起来的呀?”我向她讲述着中国古建筑的飞檐斗拱之美,她听得入神,时不时还会在路边捡起一片树叶,想象着自己是一个穿越到古代的文人。在这些漫步中,历史与现实交融,文化与传承流动,小丫丫对文学的热爱也在这些细微处愈发深厚。</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暑假时光里,小丫丫的活泼与聪慧为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用孩子的视角解读着古典诗文,时常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想法。有一次,我们讨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说:“大大的月亮就像一个大大的盘子,装着所有想家的心。”这样的比喻,让我这个历经风雨的人也忍不住拍案叫绝。</p><p class="ql-block"> 假期又将结束,她又会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行李箱里装着我送她的雨花彩石,而我的办公桌上,则摆着她临走前留下的一幅画,画中是两个坐在树下读书的人,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 “大大的丫丫”。如今,每当收到她的消息,告诉我她又学会了新的古诗,或是读到了有趣的历史故事,我的心便会被温暖填满。这场忘年交,是岁月赠予我最美好的礼物,让文学在生命的接续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也让我深知,文化的传承,就在这代代相传的热爱中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