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并行 培训赋能——2025年河南省职业院校数学教师课程能力提升培训纪实(第四天)

轻舞飘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授业传薪开智境,躬行琢玉启新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青衿共勉香满苑,互动启思韵长萦。</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8月5日,</span>盛夏如火,学意正浓。满怀着学习热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南省职业院校数学教师课程能力提升培训班</span>又迎来精彩纷呈的一天。这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专业的蜕变。</p> 上午场 环节一:介绍专家 <p class="ql-block">  隋军,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曾任河南省职业学校数学教研中心主任,新乡市职业教育教研室主任、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开启并主办河南省职业学校数学赛多年,主持编写《河南省对口升学数学考试复习指导》多年。</p> 环节二:交流分享 <p class="ql-block">  上午,隋军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河南省数学基础素养与应用大赛解读及备考策略》的知识盛宴。隋教授从大赛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大赛规则及备考建议、总结与展望五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隋教授强调,大赛并非仅仅是选拔数学尖子生的舞台,更是激发广大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的重要契机。通过大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并非枯燥的符号与公式堆砌,而是充满魅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有用工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讲述大赛前因时,隋教授深入剖析了当前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素养与应用能力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他指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河南省举办此次大赛,旨在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对于大赛规则,隋教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他详细介绍了大赛的赛制、题型、评分标准等各个环节,让老师们对大赛有了清晰全面的认识。他特别强调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和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避免在比赛中因不熟悉规则而失分。</p><p class="ql-block"> 在备考建议方面,隋教授可谓是倾囊相授。他从学习方法、知识储备、应试技巧等多个角度给出了极具价值的建议。他建议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同时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敏捷度。他还建议学生要增强心理素质,以便在比赛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p> 环节三:学员总结 <p class="ql-block">学员代表张扬表示:</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隋军主任的“数学基础素养与应用大赛解读及备考策略”,既有高瞻远瞩的政策解读,又有可行的实践指导,干货满满。</p><p class="ql-block"> 此次讲座为即将参加河南省数学基础素养与应用大赛的师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帮助。相信在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一定能够在河南省数学基础素养与应用大赛中绽放光彩,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和实力。同时也希望大赛能够激发更多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推动河南省数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p> 下午场 环节一:介绍专家 <p class="ql-block">  朱行舟,济源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从教30余年,他把所有精力都奉献给了职业教育,见证了济源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他始终牢记党的教诲,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注重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骨干教师,济源市优秀教师、文明教师和优秀班主任。</p> 环节二:交流分享 <p class="ql-block">  下午,朱行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道阻且长,且研且行——中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之学术路径》的精彩讲座。</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围绕“教师职业规划之SWOT分析、教师职业规划之价值、教师职业发展之目标定位、教师职业发展之学术路径”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清晰框架与实用策略。通过SWOT分析明确方向,以价值认同驱动动力,以分层目标锚定阶段任务,以学术路径提升专业高度,最终实现“教书育人”与“自我成长”的共生共赢。在动态变化的教育环境中,教师需保持韧性、创新性与使命感,方能成为引领时代的教育者。</p> <p class="ql-block">  朱老师重点阐述教师职业发展之学术路径,强调了“锻造金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五个核心要素,同时强调教师成长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和提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成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一)参加名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p><p class="ql-block">(二)广泛阅读书籍</p><p class="ql-block">(三)写作教学论文</p><p class="ql-block"> 朱行舟老师还是是一位在教育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他分享多篇自己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研究指导,涵盖了学科教育、师资建设、职教改革等多个方面,以专业角度为老师们讲解开展论文写作及课题研究方法途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培训,不仅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p> 环节三:学员总结 <p class="ql-block">学员代表商前进总结发言: </p><p class="ql-block"> 朱行舟老师的讲座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职业发展的工具与方法,更传递了一种教育信念:教师的成长是动态的、持续的,需要智慧与情怀并重。在SWOT分析的理性认知中明确方向,在价值追寻中坚守初心,在目标定位中锚定阶段性航标,在学术路径中实现专业升华。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职业规划中,既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成就更好的自己。</p> 插播课堂精彩瞬间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上课认真听讲的神情,课后与专家近距离交流,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讨论时高举的手臂,专家的精彩讲解引发阵阵掌声……这些鲜活的画面,构成了培训学习最真实的底色。让我们一起回眸这段充实的旅程,见证蜕变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独行速,众行远。”愿我们珍惜这段难得的学习时光,在聆听中思考,在交流中启迪,在实践中升华,将培训的每一份收获转化为课堂的生动实践,为学生的成长点亮更多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