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乌斯别克斯坦午餐后,随即前往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苦盏,傍晚时分过海关后,来到苦盏潘尚别巴扎(意为星期四市场)。</p> <p class="ql-block">这个市场是当地最大的平民市场,建于1964年,是中亚最大的室内市场之一,主要售卖当地农产品、干果、纪念品等。 </p> <p class="ql-block">市场周边是苦盏最热闹的商业区,反映了当地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也是游客体验当地文化的重要场所。 市场位于苦盏市中心十字路口,周围环绕着清真寺和宗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在大巴扎旁的清真寺建于16世纪(约1512-1514年),属于昔班尼王朝时期的建筑,但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更早(10-12世纪)。它是这座古城最重要的伊斯兰宗教建筑之一,也是中亚地区具有历史价值的清真寺。其中历经多次毁损与重建,现存建筑保留了19-20世纪的修复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喷泉池边,矗立着几座古老的建筑,每一座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蓝顶的清真寺,它的设计简洁而庄重,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古老的信仰。旁边的木结构经学院,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坚固地矗立着,见证了无数宗教人士的智慧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是为了纪念著名的宗教哲学家“穆斯列赫丁”教长而建的。穆斯列赫丁·胡江基,这位12世纪的伊斯兰教士,不仅是一位宗教领袖,更是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和思想,通过这座清真寺、经学院和墓室,得以传承和发扬。</p> <p class="ql-block">苦盏市博物馆,它的主体建筑建于公元8-10世纪苦盏东城墙的旧址上,外观采用中亚古城堡造型,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文化特色。入口处保留木结构高门楼和城墙设计,还原了丝绸之路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内部展厅分布明确,一层为古代、近代和现代展区,地下负一层为亚历山大大帝展厅,以大理石马赛克壁画为主要展示形式。包括帖木儿•马立克雕塑、亚述神话雕塑及波斯波利斯废墟背景画等,通过文物与艺术结合展现中亚古代文明交融。</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所在地曾是成吉思汗大军围攻的重点目标,13世纪遭严重破坏后于15世纪重建。现馆内展出文物多为1954-1986年间出土的1200余件珍贵文物,涵盖古代中亚、近代苏联时期及独立后的塔吉克斯坦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苦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其建立者是亚历山大大帝,该城在希腊史籍中被称为“Alexandria Eschate”,意为“最遥远的亚历山大里亚”,但目前还没有考古学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波斯帝国崛起后,该城成为了其北部边境的一部分,也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在历史上,苦盏曾被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占领,1866年被俄罗斯占领。1939年至1992年,苦盏被称为列宁纳巴德,以纪念列宁。1991年苏联解体后,苦盏随同塔吉克斯坦独立,次年恢复旧名。</p> <p class="ql-block">在苦盏作一短暂的停留后,第二天一早从苦盏市出发,前往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路程约300公里,开车5小时(之前要8小时),因为中国援建的隧道,中亚第一隧道——沙赫里斯坦隧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缩短了200公里路程)</span>。这也是目前中国公司在海外建设的单体最长隧道。</p> <p class="ql-block">整个路段翻越帽米尔高原,地貌类似中国的河西走廊,气候干燥但植被丰富,沿途可见中国援建的塔乌公路和锡尔河大桥,这些基础设施体现了中塔合作成果。 </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市中心青年湖畔的纳乌鲁兹宫,曾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的主会场,它是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主要用于重要国际会议的举办及游客参观。</p> <p class="ql-block">,“纳乌鲁兹”在塔吉克语中意为“新的一天”。宫殿建筑风格极具塔吉克民族特色,其主体建筑高46米,整个建筑群总面积近3公顷。</p> <p class="ql-block">。建筑外观以蓝白为主色调,穹顶与拱门线条优雅,外墙上雕刻着繁复的花卉纹样和象征十二个月的星座符号,呼应诺鲁孜节对四季轮回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宫殿共五层,内设12个大厅,包括会议大厅、接待厅、宴会厅等,各大厅风格迥异。殿内的木雕、彩绘天花板以及由当地半宝石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佛罗伦萨马赛克,均出自塔吉克斯坦本国工匠之手。</p> <p class="ql-block">纳乌鲁兹宫这座融合伊斯兰清真寺和塔吉克斯坦民族风格的建筑于2009年新年开工建设,2014年7月投入使用。当年9月,这里成为上合杜尚别峰会的会场。习主席参加了当年的峰会。</p> <p class="ql-block">纳乌鲁兹宫使用大量半宝石及高档木材,其中木雕面积就达3500平方米。整个宫殿中也使用了大量中国的建材。它可同时容纳3200人</p> <p class="ql-block">步入内部,游客会惊叹于大理石镶嵌的地板、彩色玻璃透射的光影,以及大厅中央悬挂的巨型水晶吊灯,这些细节无不彰显塔吉克斯坦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诺鲁孜宫的价值远超一座地标建筑本身。它既是塔吉克斯坦独立后民族文化复兴的象征,也是波斯文明与中亚传统交融的见证。对于游客而言,这里如同一本立体的历史书籍,读懂一个民族对自然、时间与生命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是塔吉克斯坦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成立于1934年8月12日,最初名为中央革命博物馆,1999年更名为现名。馆藏数量从建馆初期的530件增至5万余件,涵盖自然史、古代史、中世纪史、现代史及美术领域。</p> <p class="ql-block">塔吉克斯坦国家古史博物馆,是这个国家历史的沉淀,博物馆内陈列了很多文物,展现了这个民族的鲜明特色。</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还藏有大量反映塔吉克斯坦历史的陶器和古籍,虽风格朴素但历史价值突出。</p> <p class="ql-block">馆内展示的所有文物大多为真迹,包括许多出土文物和稀有书籍。其中一本最小的《古兰经》引人注目,这本迷你版《古兰经》一共292页,长1.8厘米,宽1.2厘米,重1.6克,被黄金盒子包装着</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1925年发现的完整清真寺门,木雕工艺非常细致,花纹精美,上面刻有佛教万字记符号和阿拉伯文字。</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的展品其独特的姿态和悠久的历史反映出塔吉克地区宗教历史的多元与变化。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塔吉克斯坦古老的宗教传统,也映射出该国文化的丰富内涵。</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展馆内13米的卧佛堪称“镇馆之宝,雕刻工艺简洁大气,展现了佛教文化特色。 这尊卧佛像出土于阿吉纳特佩遗址,由粘土制成,是中亚罕见的释迦牟尼涅槃像。它于1959年出土时已破碎成44块,经过国际资助和专家团队修复后,于2000年完成亮相(展出的是复制品)。 </p> <p class="ql-block">杜尚别这座城市,形成于十月革命后的几个偏远小村,直到1925年才正式建市。它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并最终成为塔吉克斯坦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独立后的杜尚别在1991年9月迎来了新篇章,标志性的索莫尼雕像展现着民族的杰出人物“塔吉克民族之父”伊斯梅尔·索莫尼,他为塔吉克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索莫尼纪念碑是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地标性建筑,旨在纪念萨马尼德王朝(874-999年)的历史贡献。萨马尼德王朝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统治范围包括今伊朗东部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地区,是塔吉克民族国家形态的重要源头。其法律体系对中亚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2013年塔吉克斯坦将其建立1100周年列为国家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图尔松扎德纪念馆,图尔松扎德(1911-1977年),塔吉克诗人。生前任塔吉克作协主席。原苏联作协执委员会的秘书,曾获原苏联国家奖金;著名诗歌还有"祖国的儿子"、"永恒之光"、"亚洲之声"等。</p> <p class="ql-block">1911年5月2日生于卡拉达格一木匠家庭。早年在卡拉达格寄宿学校上学,后就读于塔什干师范学校和塔吉克教育学院。1930年毕业后,在塔吉克《共青团报》编辑部任秘书,同年开始发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1951年起为塔吉克科学院院士,1946年起连续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59年起,一直担任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61年被授予“塔吉克共和国人民诗人”称号。1967年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并获得当年的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尼赫鲁国际奖。1977年9月24日,他因病在杜尚别去世。</p> <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在塔古克斯坦的行程已全部完成,接下来,将二次入境乌兹别克斯坦,完成未尽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