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月初,我去了有“主题公园世界之都”美誉的奥兰多,这个以阵亡士兵名字Orlando 命名的旅游名城,初次来过,便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记忆。</p><p class="ql-block"> 奥兰多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它的前身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仅是被连片沼泽包裹、十分简陋的印第安原住民聚居地。随着佛罗里达成为美联邦的第二十二个州,这里便因移民加入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基于地理和资源优势的新兴城市。二十世纪初,因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混合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便排空沼泽积水,大面积栽植柑橘,从而形成以柑橘生产和贸易流通为核心的史上第一个现代产业,奥兰多也因此而得名“橘皮之城”或“橘城”,时至今日,城中两座曾被用作世界杯正式赛场的足球场,最早建成的那座就被命名为“柑橘碗”,意在与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年度总决赛的“超级碗”相类,足以见“柑橘”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是何其非凡。也正是在柑橘产业的带动下,奥兰多出现了人口迅速增加、商业地位迅速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的强劲态势,成为佛罗里达乃至美南地区最具成长潜力的节点城市之一,为下一步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半个世纪以后,奥兰多再迎新机遇,著名的航空与兵器制造商格伦·马丁公司到此落地建厂,生产导弹。与此同时,美国航空航天局在距奥兰多七十公里的东海岸的梅里特岛,建立著名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大批关联公司入驻奥兰多,使得奥兰多一举成为航空航天公司企业集聚的“太空城”,世称“佛罗里达硅谷”。城市居民的结构也随之朝着高收入者大幅增加的方向良性发展,肯尼迪航天中心航天飞机发射的开放观摩,也给奥兰多带来了每年年数十万人次的游客流量,再加上奥兰多特别适合户外活动的年均二十五摄氏度、不少于三百个晴日和众多湖泊水面的优越条件,有如梧桐树,自然会引得凤凰来栖。嗅觉灵敏的艺界大亨华特·迪士尼继在加州阿纳海姆(简称“橘城”)开工建设全世界第一个主题公园“加利福利亚迪斯尼乐园”并大获成功的十年后,智慧得选择又一座“橘城”,在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建设自己的第二座迪士尼乐园,并将新乐园的建设目标由相对单一的“园”,一步提升为覆盖文旅产业所有元素、规模空前的“城”,于是,占地一百二十四平方公里、建设周期和资本投入数倍于加州迪士尼的“奥兰多迪士尼世界”,终于在一九七一年建成开放,一经面世,便牢牢占据无人企及的霸主位置,长盛不衰。</p><p class="ql-block"> 收益丰厚的商业领域,从来不缺同路人和竞争者。迪斯尼乐园成功之后,美国娱乐业另一巨头环球影业公司亦紧随其后,同样利用自己强大的影视背景和资源优势,进军主题公园行业,进而迅速形成与迪斯尼“双雄并立”的强劲态势,于是在洛杉矶,先有“加州迪斯尼乐园”之后,接着便有“好莱坞环球影城”,而当有了“奥兰多迪斯尼世界”,尤其擅长构思故事、营造氛围、猎奇创新的环球影业,同样选择跟进,虽然完工开业时间滞后了二十年,但其规模和市场引力、吸金能力也明显要比自己的前者大了许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的一九九七年,我曾有幸先后游历世界第一赌城拉斯维加斯和地处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二十八年再次与它们邂逅,感觉却有了很大改变,拉斯维加斯的金碧辉煌和醉生梦死依在,但却惊悚地让人觉得,曾经不可一世的它,如今已渐生英雄迟暮的无奈和颓唐。而迪斯尼乐园和环球影城,在奥兰多的表现则截然相反,呈现出朝气蓬勃、活力迸发、昂扬发展的旺盛势头。因为外孙女参加奥兰多艺术体操洲际比赛,我和女儿一家借陪同一起在奥兰多欢度“长周末”,再次游历环球影城,本以为只是一种“重复”或“复习”,殊不知,体验的却是几近颠覆的再度震撼。</p><p class="ql-block"> 不可思议的是,一个仅三十万人口的城市,竟有如此多的主题公园麇集于此。单是迪斯尼和环球影城,与洛杉矶那边相比,就完全是两个不同维度的存在。从规模看,如果那边称为“大”,那么,这边则是“巨无霸”。真的很难想象,奥兰多的迪斯尼世界不仅拥有“魔法王国”、“未来世界”、“动物王国”和“好莱坞影城”四个规模巨大的主题园区,还有两座水上乐园和众多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六十倍于加州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竟比浪漫之都巴黎的主城区还大近二十平方公里。环球影城虽然占地面积有限,只能以个位数平方公里计量,但就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却密集发布着以经典版环球影城和冒险岛、火山湾等乐园。即便如此,令人诧异的是,如今的奥兰多,却很像我第一次游历时的拉斯维加斯,夜幕下,随处可见流光溢彩的长街大道,而一到白天,同样吸引人眼球的,却是诸多正在兴建中的钢架结构新赌场及其配套建筑工地,时下的奥兰多,本已规模宏大的乐园丛林, 亦依然在紧锣密鼓地营建新乐园。一次打的,司机师傅用抑制不住的自豪语气,指着远处错落的高大摩天轮告诉我们,那里正在建筑新乐园,其中一个两三个月后就将开张营业。果然,五月二十二日,拥有超级任天堂世界等五个沉浸式互动体验区、可提供一万五千个就业岗位、投资七十亿美元的史诗宇宙乐园,便正式加入奥兰多环球影城大家庭。正其他正在建设中的新乐园亦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全球游客喜爱的新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加上其它巨鳄投资兴建的海洋世界等大型乐园,拥有十五个主题乐园(其中占有游客接待量全球前十中五席,北美前十中七席),年接待游客超过七千二百万的奥兰多乐园集群,何以如此兴旺发达?为什么非但没有因“产能过剩”停滞反而继续扩张放大的迅猛势头?个中缘由,颇具深意。</p><p class="ql-block"> 迪斯尼和环球影城,给我的初始j印象,除了大而繁华,就是进入者在体验中不由自主的欢乐愉悦的获得感。在“加州迪士尼乐园”,从未见过、漫无边际却座无虚席的停车场,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游者如云,一次门票,单凭手腕处一个神秘的暗印,即可在有效时间内自由地进出园区,今天习以为常的场景,对于第一次进入发达国家的我来说,当时的感觉就是“天方夜谭”的神奇,而满眼看去排队等候游乐项目的游人共同表现出的悠闲和舒雅,以及对游客在进入游戏舱时选择乘坐同行人及其数量权利的尊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对我的刺激,远胜各种惊险游戏,当时曾玩过些什么,除了自驾赛车、冒险闯关还有鲜明记忆,因为这一游戏让我喜欢并在回国后学会了开车,其它的都已搅成一锅粥,根本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而与人及人性相关的部分,则清晰如初,至今依旧历历在目。至于在好莱坞核心区游赏环球影城,当时感觉它就是好莱坞艺术展览的博物馆,用今天的话表达,则是从影片拍摄到IP开发再到旅游观光产业链条链接的沉浸体现,虽与迪士尼同类,但环球影城则似乎更注重3D动感、VR虚拟现实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影视新技术手段的开发应用,因而整个游览活动,都始终处在“侏罗纪公园”、“激情与速度”等IP氛围之中。当然,对于热爱且熟悉这些电影的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别开生面的锦上添花,而对于不怎么喜欢或不熟悉的人来说,体验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时至今日,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个是“侏罗纪公园河流探险”,虽然我没有看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同名系列电影,但当乘船经过各种湾区,遭遇各类恐龙袭击,最终进入霸王龙与暴虐龙争斗高潮时,游船猛然从瀑布顶端坠落深渊的惊悚体验,一直是我冒险猎奇体验的最佳记忆之一。另一个体验则是令人扼首惋惜的懵懂体验,当时我在星光大道附近的一个小广场与真人秀扮演的玛丽莲梦露意外邂逅,面对婉约动人、爽朗妩媚,身穿一袭白裙美轮美奂的梦露,已是“不惑”的我应邀与她合影,距离近至能清晰看到她左脸标志性的美人痣细微边缘,落落大方的扮演者在大约半分钟的时间内摆出四种不同的P</span>ose,包括在电影《七年之痒》中被风口吹起裙摆的传世经典姿势,而我则似乎被魔法定身,呆若木鸡地僵立不动,照片上的我就是一个傻子。多少年过去了,一旦想起,还始终懊悔不已,不能原谅自己。这一“艳遇”,如果放在今天,我一定不会那么木纳,至少在梦露“风口飞裙”时,做一个行路人目击惊艳,被瞬间击傻的呆萌表情。也许是为了弥补我这一缺憾,这次在奥兰多,女儿特意安排一整天时间游览环球影城的一票双园项目,而对迪斯尼,只在飞抵奥兰多当晚来了一个“迪斯尼小镇购物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我们在开园之前就来到了影城的停车场,虽即如此,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体量惊人的多层停车场入口,已然排起了汽车“长龙”。腰包丰满的人用金钱交易换得进场停车的优先权,而不愿花冤枉钱的绝大多数人则泰然自若地排队,轻松地视之为运动前的热身,因为大家都知道,进乐园嬉戏,排队便是常态,哪怕你花钱购得VIP快捷票,能节省的排队时间也并没有令人咋舌的多。好在大家都很守秩序,很快就能入场停好车,随着迅速聚集的人流走进园区。</p><p class="ql-block"> 奥兰多的环球影城与好莱坞的那座有明显的区别,园标尽管也是以地球为核心元素,但好莱坞使用的是钢质镂空球形结构与金色字体组合的标志Logo,可在奥兰多,则悄然被地球仪模样的蓝色球体和白色字体的Logo代替,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后者,蓝与白的组合,更像是蓝天白云所呈现的祥和意境,同时也似乎意味着环球影城有意走下好莱坞豪横的T型台,纡尊降贵,步入普罗大众的烟火人间,标志着接地气,为社会民众提供全民共享的娱乐服务,已然成为奥兰多环球影城乃至整个乐园业共同的精神追求和长盛不衰的核心竞争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经体验,我便感到,相较于好莱坞环球影城,奥兰多的环球影城已然发生了质的飞跃,它已从“自恋”形态的才华、成就的自我炫耀,转变为以自己拥有的经典IP为游人打造沉浸参与的旅游文化环境,以乐园的主角从IP大V变成激情四射、放飞自我的广大游客。这样的改变,不仅对于环球影城,就是对整个主题公园行业,都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和进步。</p><p class="ql-block"> 我注意到,在奥兰多的环球影城,有三种主要的游客群体,并因此而生成三种不同特色鲜明的文化和情感氛围。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客群体。因为在影城中,举家出动的游客群体几乎无处不在,直观感觉,他们应该是游客分类,占比最大的部分所在。同时,他们还是这个影城回头率、忠诚度最高的“铁粉”。据我所知,我女儿一家这次来奥兰多,选择环球影城为目的的,至少应该是第五次。平日里,她们的朋友同学同事,只要有适龄孩子,也有很多家庭将奥兰多的乐园群尤其特别适合亲子游的环球影城,列为全家旅游度假的优选序列,乐此不疲。今天,我们应该是最早进园的那一批人,可就是这样,孩子热爱的项目,如根据动画电影《神偷奶爸》、《变形金刚》开发的小黄人冒险类3D虚拟过山车和置身擎天柱阵营对抗威震天的3D秀,入口处已是人头攒动,排起了“长龙”。即使到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冒险岛乐园那些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儿童游乐项目,依然飘荡着孩子们呼叫欢笑的快乐声浪,怎么也感觉不到他们有任何嬉戏玩耍一整天的疲惫感,而遛娃的家长们,则普遍却带着欣赏的笑意慵懒地候在一旁。一家携手、其乐融融的此类场景,无疑是环球影城园区的最艳丽夺目的风景线,而由此激发孩子们产生的对喜爱,事物的浓厚兴趣、对奇异运动的满腔热爱,都会转化成为长期执着的忠诚度,也会让家庭成员在与常规不同的欢乐氛围中,加深亲情基础,增进家庭和睦,并由此形成充满家庭温馨、担纲未来期待的“亲子风”。这样的实践成果,不仅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正向促进,同时也水到渠成地成为环球影城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次还有根据《哈利波特》IP打造、弥漫在哈利波特园区的“英伦风”。《哈利波特》最初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魔幻系列小说,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成为世界尤其是欧美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挚爱。我的外孙,就曾经是哈利波特的痴迷拥趸,有那么二三年,从绘画本到全文字版,几近卷不释手,废寝忘食、刻苦认真地不知读了多少遍,后随着年龄增长,对世界的认识趋向科学理性,对“哈利波特”的热情有所衰减,不再会舞动魔杖与想象中的对手斗法,可他的床上用品,最喜欢的还是那套陈旧的带有哈利波特经典图案的枕套被褥。华纳公司将系列小说搬上银幕,同样取得系列电影总票房全球前三的骄人成绩,也正是认准这一风口价值,环球影业便在已运行三十年的奥兰多环球影城增加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园区,一经开放便一炮而红,与同名小说、电影一样,魅力十足,成为环球影城的主力板块。</p><p class="ql-block"> 精于算计的开发者,在奥兰多将哈利波特园区一分为二,分别在经典的环球影城设置带有鲜明特征的“对角巷”(Diagon Alley),逼真再现小说虚拟刻画、充满英伦都市气息的魔法世界中十分繁华的商业街;而安排在冒险岛的,则是小说故事元素浓缩集聚的霍格沃茨(Hogwarts),那个具有苏格兰高地气质的魔法学校场景。在我看来,“对角巷”街景,明显倾向于特定场景的静态展现,哪怕是每隔十分钟就有一次的飞龙喷火表演,也不过是商铺店标一样的存在;而霍格沃茨则因与魔法直接关联,呈现的场景和运用的方式,则大多带有强劲动感。而将这一静一动两个景区连接到一起的,则是书中著名的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和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以及哈利曾十次乘坐的霍格沃茨特快列车(Hogwarts Express),这一构思非常巧妙,看似遵循故事情节的逻辑联系,但同时也包含园区的主人在客源市场和票务收入方面的精准考量,这样一来,他们所预期的“七至六十七岁”的忠实“哈粉”,必定会有不少人心悦诚服选择“一票游双园”,从而达到两个园区的平衡收益和总体效益的较大幅度增长,即便如此。如果仅仅如此,那还是低估了逐利商人的吸金欲望,根据我的体验,一日游二园,在环球影城只能是扶风掠影,根本难以尽兴地完成“两区一线”的畅游,意犹未尽之余,必然会催生不少人产生“再来”或“再再来”的迫切期待,如此对于双蒂连理的环球影城和冒险岛乐园,无疑是极大的利好和可以预期的美好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利波特园区是一个以文化积淀为支撑的沉浸式旅游胜地,如果没有关于“哈利波特”知识和故事情节的足够储备,就像如我一般的懵懂,面对园内众多“卡点”,再怎么用心也难入“门道”,只能看看“热闹”而已。就是这样,数小时的过程,也照样让我乐之淘淘。乐在其中。譬如狭窄的“对角巷”,阴沉天空笼罩下的街巷,绿莹莹与灰蒙蒙的揉合,散发着清冷醛香的潮湿味道。人流熙攘的路边门店,不是道具置景,而真的是正在Open营业的商铺,只不过它们出售的,并非小说描绘的生肉和日常用品,全都是与“哈利波特”有关的衍生品。行走其间,就仿佛是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雾都伦敦,只是不知它的附近是否还有风格对立、混乱不堪的翻转巷。对角巷外的湖畔,还有一些来自小说或电影灵感的楼房、双层巴士之类的实景,清新的空气中,活跃着不少身穿魔法学院深色法袍的青春身影,以女生居多,男生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油腻的“大叔”,在我看来,他们的用意,极有可能是借此来回味自己曾经青葱的韶华,而女孩子们则截然有别,从她们时常在某一扇门、某一个窗口,甚至在双层巴士获得一枚纪念品时,毫不矜持地发出快乐的尖叫声,就可以判定,她们一定是“哈利波特”最忠诚的“宠粉”,至于她们心仪的,到底是敏感正直而好冲动的哈利波特,还是哈利波特的生死之交、血统纯正、帅气幽默的罗恩·韦斯莱,却是难解的谜,据说最让女生钟情的是二号男主角罗恩·韦斯莱。</p><p class="ql-block"> 而魔法学院所在的霍格沃茨,一年四季都被沉浸在浓郁的圣诞节气氛之中,周围各式建筑的屋顶因此而常年白雪覆盖,游乐项目一般都与诡异莫测的魔法有关,真实的现场让我感受到的是异常明快的开朗与灵动,即使进入神秘的魔法学院城堡,面对古老沧桑的各色器物,也不怎么有特别的压抑或恐惧感。唯一让我在进入时就心有抵触的是Three Broomsticks,孩子们特地选择的一家西餐馆,中文名叫“三把扫帚酒吧”,闻其名便知它十之八九来自罗琳小姐的创作。而这个名为“酒吧”实为“餐馆”的所在,却是电影场景的现实拷贝。略显低矮的室内,充满晦涩阴暗的古典气息,进入其中,我立马想起世人诟病英式饮食的“黑暗料理”,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里提供的黄油啤酒和马铃薯加烤牛排之类“哈利波特”小说、电影中的餐品,却是风味独特,可口怡人,只是价格着实不菲。源于小说素材的黄油啤酒,不含酒精,由黄油、糖浆融合制成的奶油乳与气泡水混合的仿啤酒饮品,价格中“智商税”税率付出至少在百分之三百左右。不过,环球影城园区内售卖的食品还是相当不错的,大多比较好吃。比如小黄人区售卖的烟熏口味的火鸡腿,就一反复活节时的火鸡普遍肉质干柴、土腥气浓重的埋汰,肉质鲜美而多汁,配上一杯可乐,一“腿”下肚,足可保一日不饥,作为旅行食品,可谓“上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略显老派的“英伦风”形成明显反差的,则是奥兰多的环球影城独特的“加勒比风”。应该是地缘相近的关系,影城有很多来自加勒比地区的游客,天性开朗、热情奔放的他们来到环球影城,说是旅游,但在我看来更像是参加一个盛大的节日Party。热情的他们似乎就根本在意影城设置了那些游乐项目,一路走过,在乎的只是如何让自己开心快乐。结伴抱团的他们,只要寻得一点“乐子”,就会立刻掀起欢乐的热潮,坠入“嗨”的海洋,想怎么乐就怎么乐,歌舞摇摆,极具感染力,在我眼中,他们无疑是环球影城园区最有活力也最为靓丽的风景线。而园区主办方自然乐见其成,积极呼应,从开园后的一小时起,但凡是游客密集经过的繁华处,总会有序地安排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营造狂欢气氛,与能歌善舞的游客互动。在夕阳绚烂,大巡游队伍集结时达到欢乐的高潮,欢声笑语响彻遐迩。至于主题公园普遍采用的艺术大巡游,说句实话,奥兰多环球影城的巡游“盛大”尚可,但在艺术元素的运用上则多少有些落后于时代潮流,缺少冷焰火、无人机等新艺术表现形式的加持和赋能。比较而言,我的家乡依据《西游记》IP打造主题公园“西游乐园”,在这方面要好很多。</p><p class="ql-block"> 园区中心的艺术广场上,一个说唱明星歌手的演唱会还在进行,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可时间已经到了闭园时刻,疲惫至极的我不得不再次随大流,开始离开的行程,一场愉快的乐园游历就此告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间,难抑兴奋、无法入眠的我,在床头温暖的灯光下,打开手机刷屏,清点一天经历收获。结果竟是那么不堪,从早九点到晚九点,我们在“两园”游历的景点,充其量只有总数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很多特别受人喜欢的精彩项目,我们甚至连一个照面都没有打过。这时我想起,去奥兰多之前,我曾经对网上一博主“游遍奥兰多大小乐园,至少需要六十七天”说法不屑一顾,可现实证明,他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式的夸张。更加让我难以置信的是,这一庞大集群的现状,年近花甲的它却依然像十八九岁的俊朗青年,呈现出“舞象之年”青春勃发的增长态势。而构成这一态势的核心力量,却并不只是他们拥有的资本实力和艺术创造力,更多亦更为关键的则是他们对人性和人生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精准把握、充分尊重和激发利用。就像我在园中体验到的“亲子风”、“英伦风”和“加勒比风”,说到底都是积极正面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都是对人们的文化实践和精神熏陶有着直接而深刻影响的促进意义,他们所运用的IP,基本都具有代表人性善良、正义、进取倾向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道德感召力,因此它更能在灵魂层面上与现实中的人形成同情共振,使自己的服务产品被客户市场中的人们视为自己喜爱、得益的精神家园,而这种情愫一旦形成,就必然会培育出纯度超高的向心力和忠诚度。尤为神奇的是,这一过程因为与游历者的成人前美好的生活记忆紧密相连,成为基因式的存在,直至在代际间延续。如此逻辑演化,落入行动,岂不正是奥兰多主题公园集群发展强劲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p><p class="ql-block"> 此外,无论是环球影城、迪斯尼,还是其它什么乐园,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特色,他们在文化领域都具有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和实力优势。在迪斯尼小镇,一个以售卖迪斯尼衍生商品为主的配套性质的商业区,我就看到在临湖舞台上,各种肤色的游客热情四溢地聚集在一起,尽情地跳着中国大妈的广场舞,这是开放,更是包容。这样的开放,必将使他们获得更加深厚的核心竞争力和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p><p class="ql-block"> 来到奥兰多,我才清醒地认识到,看似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主题公园,早已步入了旅游娱乐业的重装备阶段,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规模,以及新科技发展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对艺术呈现提出了前所未有、日益迫切的新、奇、高消费需求,都将使这一业态成为高投入、高风险的敏感行业,目前已在奥兰多形成的全球最大的乐园集群,估计在相当长时间内,很难有人能够复制超越,随着他们自身不断的突破自我,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这一集群还有非常可观的市场赢利空间,如果世界形势好转,经济恢复正常发展,人们富裕程度提升,以主题公园集群为核心支撑的奥兰多旅游业年游客接待人数,极有可能在现在年超七千万人次的基础上,实现人次破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8.02.于淮水之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