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海坪,一个群山环抱,夏日绿荫,清凉宁静;一个让人忘记疲惫,放松心灵;一个来了就让人不愿挪动脚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仲夏时节,有幸与老师、师母一道漫游在海坪的绿茵丛中,体感群山执念,彝人文化的悠长久远……我更是在老师与师母步履蹒跚,心相印,手相牵,永存手心的柔情间,品味到爱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 妻陪着老师、师母从土司庄园,沿着绿茵公路,穿过大红立柱走廊,再顺着金、银、铜门廊,来到火把广场,似乎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熊熊焰火燃烧的激情,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希望,仿佛感受到了篝火晚会的盛况;他</span>们结伴走向舞台,虽是简单拍照留念,但也深切感受舞台留给游人的欢乐与流连。</p> <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一场流淌着丝丝清凉的迎宾仪式在彝人风情街大门正悄然铺展。身着百褶裙的彝家阿妹和身穿节日盛装的彝家阿伯,整齐列队在大门前,碗中的米酒满载着一米阳光和揉碎的激情。每句祝酒歌中“咿呀啊”的调子里都饱藏着大山之中的彝家人对远方客人的热情。师母被这份热情感染着,包裹着,她轻声邀请我妻一同前去亲口品尝彝家人的这份真诚。酒未入喉,酒香已随着空气蔓延开来,随后便是舌尖尝到的甘甜,再回甘味,更是一股百花蜜的清香,仿佛把整个夏天的清凉都酿进了酒中。从妻和师母的表情中,我看到的是陶醉与满足,仿佛将一路的疲惫都消散在酒中。</p> <p class="ql-block"> 走在彝族风情步行街,青石板街道两旁的吊脚小<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屋,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古朴而典雅。也少不了独具彝族特色的服饰、小商品和当地特色的干酸菜、干洋芋片,还有当地村民在山中挖采的黄精、天麻,这现代文明与古老彝人文化的相融,使得</span>这片土地的空气里弥漫着更加清新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老师和师母手牵手,深怕彼此走丢了谁,一路走走停停,问问这,看看那,两眼中折射出儿时的天真与好奇,仿佛将时光拉回曾经的浪漫时刻,构成一幅没有任何手法能描绘的天然画卷,没有任何语言能书写的诗行。我默默地体会着这一切,轻放脚步,跟在他们身后,担心任何一点儿声响,会惊扰这一刻宁静……</p> <p class="ql-block"> 走出风情街,我们来到千户彝寨上方的观景平台,俯瞰海坪千户彝寨,它依山而居,仿佛踏入了一幅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绚丽多彩民俗画卷。彝族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间,土黄色的外墙与黛青色的瓦片交织,在夏日蓝天白云间透露出岁月悠长,民众开发旅游带来的和谐与幸福。从高耸的彝族图腾柱上雕刻的精美花纹与神秘符号,感受到彝族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也是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资源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海坪千户彝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葱绿大山间,我们还未来得及细品她的神秘与魅力,已听到远处北盘江大桥的召唤。</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此行的终极目的是感受天下第一桥——北盘江大桥,在海平短暂逗留,是中途歇歇脚,由于老师和师母腿脚不便,还有重宫殿、太阳历广场都未涉足,留下些许遗憾,成为下次重逢的理由。在鞭陀博物馆前,老师和师母打卡留念,我们便辞别海坪彝寨的热情余韵,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p> <p class="ql-block"> 北盘江大桥横跨在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连接着两岸的天堑,将曾经的险阻变为通途。这座桥不仅是工程技术上的奇迹,更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期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桥的桥面距离江面高差达 565 米,相当于 200 层楼的高度,这样的高度让它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当车辆行驶在大桥上,俯瞰脚下奔腾的江水,云雾缭绕在桥身周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遗憾老师和师母来的时间不凑巧,虽有蓝天白云映衬大桥的雄伟壮丽,但无缘观赏到:薄雾如轻纱般萦绕桥身,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穿透云层,为大桥镀上一层神圣的光辉。桥塔巍峨耸立,线条刚劲有力,在晨曦中更显挺拔,仿佛是大地的脊梁,撑起了一片天空的壮丽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 老师和师母,克服舟车劳顿,山区公路行车带来的不适,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座世界级大桥的风采,亲临现场感受一次“基建狂魔”的见证者。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眼前北盘江大桥的身影由远及近,逐渐清晰起来,向世界展示中国桥梁建设辉煌成就的天下第一桥便呈现于眼前。</p><p class="ql-block"> 来到北盘江大桥下,我们稍作休整,再步行500米才能到达贵州端的一个小山包上,是最佳的观赏点。师母边走边歇,沿着山村小道向上攀越着,一回头,便是北盘江大桥的全貌。此刻,山谷的凉风迎面吹来,吹散了老师和师母的疲惫和倦意,精神头一下子振奋起来。</p> <p class="ql-block"> 老师连说了好几个“真不简单”,不虚此行,师母似乎回到了青春时光,拍照的姿势摆得有板有眼,身姿也变得轻柔起来…… 此刻,眼前两位近八旬老人,好像又重返属于他们的青春时代,我不敢有丝毫怠慢,小心翼翼快速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一刻的所有细节。</p> <p class="ql-block"> 时间似根无情棒,总是无情地驱散任何美好相遇。老师和师母遇上了北盘江特大桥,时间的驱逐又得匆匆离去,渐行渐远的背影,定格瞬间永恒,一切都还沉浸在静谧而美好的氛围里。车窗外的景色缓缓后退,老师、师母的脸庞在归途中格外柔和。</p><p class="ql-block"> 这一路走来,无论是饱览海坪彝寨的民族风情,还是仰望北盘江大桥的雄伟壮丽,老师和师母总是相互搀扶,手牵着手,始终将那份不褪色的温情攥在手中,他们的背影始终被世间最伟大的爱笼罩着,是此行最美的风景,我感受着这份温情,在心里珍藏这份真情。</p><p class="ql-block"> 这一路走来,是与老师和师母相遇,共度的美好时光,让我真切感受与老人结伴的幸福。这每分每秒会如窖藏在心底的美酒,随岁月流淌而愈发醇香,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