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eibo.com/2588129880/5196320488820096" target="_blank">慈溪发布在微博</a></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拍摄器材:VIVO X200 pro手机</font></h5> 七月流火时节,慈溪的粉墙黛瓦间,忽有赤霞攀缘而生。这便是凌霄——古称“陵苕”的空中诗人。 它们以气根为笔,在斑驳的砖墙、老树、廊架上书写橙红色的长信,从芒种写到立秋,将盛夏的誓言延展成初秋的旌旗。 世人谓凌霄有“凌云之志”,其花语更蕴“慈母之爱”。 你看那垂落的筒状花冠,多似母亲俯身时轻晃的耳坠;五裂的花萼托起柔软瓣片,恰如被岁月磨出茧的掌心。 在慈溪这座以孝闻名的城邑,这花便有了双重隐喻:既是游子望见的故园灯火,亦是慈母倚门时飘起的衣袂。 爱它无需深奥理由。当蝉鸣撕扯热浪,凌霄却以集体的盛放消解着酷暑的锋芒。 老小区生锈的铁栏因它重获生机,公园水泥廊柱被点染成朱砂屏风。 最动人处在于姿态——永远向上攀援,却谦卑地垂首绽放。这种矛盾的美学,暗合了江南人骨子里的温韧:在逼仄处开疆拓土,于巅峰时不忘俯身。 慈溪的凌霄尤有灵气。咸湿海风磨砺其枝叶,梅雨季的缠绵反酿成清甜花蜜。 它们缠绕着香樟与银杏,在传统与现代的缝隙里搭建虹桥。 某朵花探进木格窗棂的刹那,便完成了四明山余脉与杭州湾潮声的对话。 这些炽烈的生命,原是写给大地的散文诗:纵然无沃土深根,也要向着天空献出最醇厚的朱红。(文小言)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夏天的花卉 #遇见美好慈溪#</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