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走广州,近日来到北京路步行街附近走走。繁华的步行街附近,藏着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北京路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是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根据史料和专家考证,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边区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历史文化遗地有秦番禺城遗址、秦汉造船工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唐清海军楼遗址、南汉御花园、明大佛寺、明城隍庙、明清大南门遗址、清庐江书院、广州起义纪念馆等十多个朝代的十多个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p>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四路口的都城皇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供奉城池守护神的坛庙。清雍正年间,升格为都城隍庙,是明清时期岭南最大的城隍庙。现存城隍庙乃清代重建,目前仅余大殿与拜亭。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在城皇庙对面街巷的有座万木草堂,它原为邱氏书室,始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中法战争后,戊戌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在此创办万木草堂。</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与其弟子梁启超、陈千秋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为国家培养有识之士与栋梁之才,特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并在此聚徒讲学,之后更是在万木草堂策源发起中外闻名的戊戌变法,从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道浓墨重彩。</p> <p class="ql-block">城皇庙的旁边就是南粤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北京路非遗文化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北京路广州非遗街区,这里展示了一些在广府地区流行的风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p> <p class="ql-block">北京路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晨的北京路步行街,还没什么人。</p> <p class="ql-block">李白巷,与唐代诗人李白没有任何关系,该巷清代原名李道全祠巷,20世纪20年代改称李家巷,1931年更名为李白巷。1931年为避免重名,结合李姓家族聚居及邻近陈白沙后人居所"白沙居"的特征,正式定名"李白巷"。</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楼遗址。</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上的铜壶流漏,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计时器,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铸成。原放置于广州古代传统中轴线北京路拱北楼上,俗称“双门底”,为百姓报时。铜壶流漏由上三壶下端装有滴水龙头,中央插铜尺一把,尺上刻有十二时辰,浮舟逐渐上升,显示时间,故又称“刻漏”。</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大佛寺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南汉时期(917-971年),因大雄宝殿内供奉三尊高6米、重10吨的铜铸大佛而得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的对面,是一个叫做流水井的地方。流水井巷子得名于清朝时期,当时这里没有自来水,居民们依靠井水生活。由于靠近珠江,挖井取水成为当地居民的日常。当挖到泉眼时,泉水涌出,水流潺潺,因此得名“流水井”。</p><p class="ql-block">在清朝时期,这里汇聚了上百所书院,是全国罕见的文化聚集地。如今,流水井巷子依然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如岭南金融博物馆、何家祠和庐江书院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广州的历史变迁,是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1924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央银行。</p> <p class="ql-block">岭南金融发展的时间轴。</p> <p class="ql-block">庐江书院~何家道祠。</p> <p class="ql-block">这里如今是岭南金融博物馆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巷原来有很多木牌坊,写着诸如西湖书院等,这次前来发现那些木牌坊都不见了,原来的书院街没了那些牌坊好像徒有虚名了。</p> <p class="ql-block">康有为和万木草堂。</p> <p class="ql-block">粤秀书院和清代著名学者杭世駿。</p> <p class="ql-block">羊城书院和清代著名学者康基田。</p> <p class="ql-block">古井长流传道意</p><p class="ql-block">旧祠重葺继文风</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叶剑英商议討逆旧址。</p> <p class="ql-block">走进去,发现这里并没有开门,而且被活化成为一座曾小敏艺术空间。该艺术空间主要开展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推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划、文体表演及展览交流等活动。 </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盐运西正街形成于民国中期,因清代盐运司衙门驻地。街道主街呈南北走向,南起惠福东路,北至九曜坊,全长150米,与盐运西一巷、二巷、三巷形成棋盘式平行布局。2023年入选广州市第一批地名保护名录。街区内现存30余栋民国时期中西结合砖木结构洋楼,部分建筑保留罗马柱式、拱券门窗等西式装饰元素。著名作家秦牧、陈残云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药洲遗址,又名九曜园,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道流水井社区内。药洲遗址园林由湖和岛两部分组成。湖面上配以亭台、楼阁、茶馆、水榭,石桥,是南汉皇家园林,也曾是明时期羊城八景之一的“药洲春晓”。</p><p class="ql-block">1989年6月29日,药洲遗址公布为广东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北京路步行街历尽沧桑,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如今它是广州城市里最繁华的商业街,它的前世今生都很精彩,也吸引着无数来到广州的人们来到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