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苏汉臣,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北宋画家。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任画院待诏,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复职,南宋孝宗隆兴初年(1163)任承信郎。</p> <p class="ql-block"> 《百子欢歌图卷》是一组具有年画意味的画作。在湖石草木、各色花朵映衬下,众多孩童聚在一起嬉戏玩乐,每一个童子都各有动态,趣味横生。或是围在一起斗蛐蛐,或是相互追逐跑闹,或是专注下棋,或是“观棋不语”,或是摇着拨浪鼓,或是放风筝,或是长枪旗帜装扮起来……</p> <p class="ql-block"> 此《百子欢歌图》卷描绘儿童在庭院中各种游戏的热闹场景。百子图中的 “百” 字,并非真的要绘制一百个孩子,而是泛指 “多”,寓意多子。</p> <p class="ql-block"> 在此幅画中,可以清楚看到当时的各种童玩,记录了民间风俗活动。如荡秋千、捉迷藏、踢毽子、下围棋、戏水、钓鱼、角抵、蒸包子、灌佛、戏兔、戏蛤蟆、斗蟋蟀等。在画中人物的部分,每人的服饰皆有不同的样式,展现了各种风貌,甚至细如头发、眉目神情,无一不经过仔细刻画,变化极为丰富。</p> <p class="ql-block"> 例如:或有男孩仅留一片薄发于头顶或额前,为当时风行的 “烙铁印儿” 发型;或有将头发束结成角状,形如 “鹁角”;或有稍长的孩童将头发梳至脑后成鬟状,额前还缀有帛缕及珠串;冬卷处还可见到孩童戴著抵御风寒用的 “风帽”。在背景方面,则是依照不同季节而有不同植物,如莲花、蒲葵、菊花、梅花等。在画面的分布上则是几乎平均分配,不会有一边份量较重之感。旧传为苏汉臣之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北宋 苏汉臣 《百子欢歌图》 卷,绢本设色,30.5×230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