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无锡战友欢聚庆八一

远离浆糊

<p class="ql-block">  梦中常惊军号声,八一更念战友情。嗟白发,泪几行。每年八一已成为每个当过兵的人自娱、自乐、自恋、自醉的战友节,虽然早已脱下军装离开部队,但军人的情结、战友的情义,年年八一最浓烈,岁岁此时更怀念。</p> <p class="ql-block">  1974年12月,一群来自无锡县的年轻人,带着江南水乡的温润,揣着对人民军队的向往,走进山东莱阳26军炮兵团军营,从此,生命里有了一段当兵的历史。那时的无锡县,是全国县域经济的翘楚,被誉为“华夏第一县”。年轻人没有沉溺于家乡的繁华,而是响应祖国的召唤,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保家卫国把兵当。转眼半个世纪,当年的小伙子们早已脱下军装。五十年风雨兼程,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如霜,岁月改变了容颜,但军旗下铸就的军魂、军营里结下的友情私毫没有淡化。每年的八一,都会集聚在军旗下,共同回顾那段青春岁月,畅叙当年的战友情义。</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炮团的无锡战友、当年连队的老班长周锡兴、吴叙良、老排长荣斌和政治处张建华干事曾多次邀请我八一节去无锡参加战友聚会,我很想参加,但均因种种原因没能成行。</p> <p class="ql-block">  去年11月,我当年的班长吴叙良(左一)、三班长钱建兴(左二)、排长荣斌(左四)、后勤处助理员周献华(左五)从无锡来扬州看我,并告诉我无锡很多战友都希望我能去无锡参加战友八一聚会,今年一定不能失言,同时邀请军俱乐部徐扬战友(左三)和我一同前往。并希望我再邀请几名76年和我同年入伍的军机关无锡市区的战友一起共庆八一。</p> <p class="ql-block">  8月1日早晨,我和徐扬8点半从扬州出发,因润扬大桥南端到沪宁高速连接线道路扩建,下高速绕了一段才上沪宁高速,原估两小时的车程开了两个半小时,中午11点到了战友聚会的无锡凌熙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  战友们早已恭候在聚会大厅,见到很多久违的熟悉笑容,仿佛穿越时空一下子又回到了军营</p> <p class="ql-block">举杯庆八一,相聚诉衷肠,</p><p class="ql-block">军魂依旧在,谈笑话沧桑。</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们,想死你们了</p>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排长荣斌是每年八一战友聚会的热心人</p> <p class="ql-block">  特邀佳宾(上图从左向右)军宣传队乐队倪小芳、77师医院施亚琴、军机关卫生所陆翠花三位76年的无锡女兵和从山东莱阳、青岛、济南赶来的当年军部幼儿园的崔晓梅、徐文娟、张莉三位老师为我们炮团无锡战友八一聚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六连的无锡战友--1978年4月29日,军宣传队解散,我的原单位守备四师(十二团二营五连)因新组建烟威警备区不再隶属于26军代管,我想回原单位的要求未能如愿,被安排到军炮团六连一排二班。当时早我一年入伍的吴叙良(左一,79年2月任我的班长我成他的副手)任四班副班长、张南生(左二)任驾驶班副班长、荣斌(右二)7月份从五连提干来六连任一排长、钱建兴(右一)任三班长。记得刚从军宣传队下到连队时,由于环境的改变和陌生,连队的紧张和艰苦,加上我已是第三年的老兵,看到比我晚当兵一年的已有当班长和副班长的,我还是个大头兵,而且全团没有一个同县战友,种种原因叠加,心情一度非常低落。当时连队有约近10个无锡兵,对我都十分亲近、关心和包容。连队每天一顿的窝窝头实在难吃,我饿着肚子也咽不下去,张南生得知后,经常悄悄与炊事班商量,如大锅里有上顿吃剩的大米饭就给我留一碗,吃窝窝头时喊我到橱房去吃给我留的米饭。让我很快调整好心态适应连队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战友们在艰苦紧张的连队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豁达、血性、友善的精神和品格影响并鼓舞了我,让我终身难忘永久怀念。</p> <p class="ql-block">  以水代酒敬班长,老班长知道我这辈子滴酒不沾,战友之情以水代酒亦长久</p> <p class="ql-block">  2003年9月,我到宜兴出差,和时任宜兴市委副书记的老战友薛忠良在机关食堂小聚</p> <p class="ql-block">  时隔22年再相聚,老战友虽然青丝变白发,但精气神丝毫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军宣传队解散后共有5名干部3名战士被安排到军炮团,时任八连排长后任团宣传干事、军组织处组织干事的张建华和我们几个都成了很好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当年军宣传队的三名战友有缘参加炮团无锡战友聚会,和建华老战友一起留下这幸福快乐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济南军区《前卫报》刊载的建华战友任宣传干事时,为我六连(我任指导员时)写的宣传报道稿件</p> <p class="ql-block">久别重逢先加微信</p> <p class="ql-block">战友相聚举杯互敬,拉动消费再作贡献</p> <p class="ql-block">  欢迎第二故乡来的客人,老班长举杯一饮而尽</p> <p class="ql-block">  徐扬当年在部队的小家就在军机关幼儿园大院内,其爱人是幼儿园的指导员,自己又担任过济南军区幼教老师手风琴培训班老师,因此当年军幼儿园很多老师都是徐扬的粉丝或手风琴学员。一别40多年,这次无锡相聚难抑激动心情。</p> <p class="ql-block">  不胜酒力的徐扬挡不住三位美色的诱惑,一醉方休。</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三人当年都是军宣传队乐队的新兵,这次有幸在炮团无锡战友的热情安排下,相聚无锡凌熙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  一言难尽,感谢无锡战友的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感谢当年的电影组长、无锡市模范军转干部,老战友许建新为我们这次八一战友聚会留下了诸多珍贵的镜头和美好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无锡的战友东道主之宜,陪同第二故乡的客人游览美丽的太湖风光</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老兵,91岁的我国著名歌唱艺术家刘秉义先生得知我和徐扬八一参加无锡战友聚会,特地从北京发来他多年前演唱的一首《祖国不会忘记》歌曲,为我们的八一战友聚会喝彩助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