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游(三)

楚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都游第三天的重点是望江楼古建筑群。这是一个在成都旅游景点中比较冷辟的小众景点。选择它是因为暑期是游览的高峰期,各大知名景点人满为患,加上炎热的天气,游览的体验感非常不好。一大早坐车来到望江楼公园,几乎没有游客,本地的一些老人都在晨练。早晨的阳光不算太热,绿荫深处,微风吹来还很凉爽。</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穿过一片片竹林,来到了文物保护区,这是一个园中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望江楼古建筑群位于武侯区望江路300号,传为唐代女诗人薛涛(759年—831年)旧居,全园面积188亩,分为文物保护区和园林开放区。望江楼古建筑群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以崇丽阁为主,还有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总称望江楼。</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是穿过一段两边红墙的路来到文物保护区。保护区内建筑相距不远较为集中,我们先从崇丽阁看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崇丽阁(俗称望江楼)壮观秀美,全木结构,高30多米,四层,上两层为八角,下两层为四角,鎏金顶、黄屋脊、绿瓦朱柱,檐角高翘,取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之意命名。清代蜀地科第衰歇,于是建崇丽阁以兴文脉,建成后成为当时成都的地标性建筑。现为望江楼古建筑群里的最重要的建筑,可惜不能上阁一揽边上的锦江和园内的美丽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濯锦楼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曾毁于兵燹,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因临濯锦江(现称锦江),故名濯锦楼,形似船舫,古时为人们在码头登船前饮茶休憩的场所。现为望江楼古建筑群的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吟诗楼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曾毁于兵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薛涛晚年居成都碧鸡坊,在住所旁建吟诗楼,与文人墨客吟诗唱和,后人在锦江畔建楼纪念这位女诗人。现为望江楼古建筑群的建筑之一。文物保护区的建筑群都是围绕着薛涛这个人物而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浣笺亭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曾毁于兵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以纪念薛涛制笺。现为望江楼古建筑群的建筑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浣笺亭,多媒体在讲述薛涛制笺的过程。边上的展示柜里也是制笺的步骤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云仙馆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得名于薛涛《试新服裁制初成三首》中的诗句:“九气分为九色霞,五灵仙驭五云车”。现为望江楼古建筑群的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婉室是木格花窗,古朴简洁,室内陈列有清代贵阳陈矩的薛涛像、清代文人题咏望江楼和薛涛的碑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薛涛井是纪念女诗人薛涛的主要遗迹,也是望江楼公园最古老的遗迹之一。薛涛井,旧名玉女津,其面临锦江,井水清澈甘甜。据史料记载,明蜀藩王每年三月初三取此水制薛涛笺二十四幅,精选十六幅贡纳朝廷,余下自存,由此可见薛涛笺非常珍贵。现在井后牌坊上苍劲有力的“薛涛井”三个字,是清康熙三年(1664年)成都知府冀应熊手书,此后该井被正式称为“薛涛井”,成为后人凭吊女诗人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薛涛纪念馆展示了唐代女诗人薛涛的生活经历及其诗歌艺术等相关史料,占地700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诗家律手在成都”,唐代诗人对成都山川丰饶、城市富丽的倾情描绘,成就了唐代成都诗歌之盛,留下了诗意成都的绵远文脉。生长于成都的薛涛则以诗歌才情,成为了城市弦歌中的动人音符。明清以来,以薛涛井为发端,在成都东南的锦江之畔逐渐形成的薛涛纪念地,将女诗人的绰约风姿烙印在了临江的婆娑竹影与崇丽楼阁间,与杜甫草堂、武侯祠遥相呼应,书写出城市文风鼎盛的锦绣华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流杯池于1963年整修后,栽入荷花,石雕栏杆上“流杯池”三个字,由四川省著名画家吴一峰所书,流杯池之意:每年三月三,文人墨客于池边饮酒作诗,酒杯顺水流于谁处,便由谁作诗,所以“流杯池”又称“流觞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泉香榭是成都望江楼公园文物区内的重要古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为仿竹结构小亭,采用树皮屋顶营造古朴风貌。该建筑位于流杯池旁假山区域,楹联"花外喜陪荀令坐,池头定有右军来"暗含三国荀彧与晋代王羲之的隐喻。作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群组成部分,其建造背景与明清时期兴建的崇丽阁等同属文物保护体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逛完望江楼公园和文物保护区已是艳阳高照,由于游客少,给了我充足的时间从容地看景拍照。相比人民公园、杜甫草堂、宽窄巷子等著名景点这里的体验感要好了许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民公园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都大轰炸纪念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鹤鸣茶社</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杜甫草堂</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复制的杜甫草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武侯祠、望江楼文物保护区都有这样的通道,这是杜甫草堂内的红墙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既然到了成都且时间还有富裕,也还是要去那些热门景点看看的吧。诸如人民公园、杜甫草堂、宽窄巷子,只不过那只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卡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重游成都收获多多!想想在安顺避暑期间就是否借机重游一下成都还因天气原因犹豫再三,现在看来真的是做了正确的选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