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槟城是我们一行这次西马游将要住游的第三个城市,到槟城前将路经怡宝。</p> <p class="ql-block"> 怡保 (Ipoh )霹雳州首府,工商业及交通中心,有“锡都”之称。位于吉隆坡之北约200公里,是仅次于吉隆坡、槟城、新山的马来西亚第四大城市。怡保市华裔人口逾29万,居各族裔之首,面积130平方千米。</p> 怡宝火车站 <p class="ql-block"> 怡保火车站 是怡保市的核心地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闻名。</p><p class="ql-block"> 车站主体采用摩尔式与维多利亚风格相结合的设计,白色外墙搭配绿色穹顶,被誉为“怡保的泰姬陵”。这一风格融合了伊斯兰文化与欧洲古典元素,使其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p><p class="ql-block"> 车站于1914年至1917年建成,由英国建筑师阿瑟•本尼森•休贝克~设计。其前身曾是医院,后改建为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前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棵Upas树,如前面所述,Upas是怡保城市命名的由来,而怡保市的Upas树总共只剩三株。</p> <p class="ql-block"> 百年老火车站目前依然在正常营运</p> <p class="ql-block"> 怡宝火车站对面的白色建筑是怡宝的旧市政厅,该白色建筑与火车站仅一街之隔,是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融合了摩尔式与维多利亚式设计元素,因其纯白色外观和殖民时期建筑特色,常与火车站并称为怡宝的“泰姬陵”双景。旧市政厅与火车站同期建成(20世纪初),两者均由英国殖民时期同一批设计师规划,风格统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离开老车站,到怡宝城内吃著名的安记芽菜鸡。</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因水质好,发出的芽菜又短又胖。</p> <p class="ql-block"> 怡宝街景</p> <p class="ql-block"> 于佑任题写的霹雳慈善社</p> <p class="ql-block"> 槟城第二跨海大桥(Penang SecondBridge /槟城二桥)长度:24公里(海上部分16.37公里),是目前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 。</p><p class="ql-block"> 通车时间:2013年9月15日2。</p><p class="ql-block"> 由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建设,采用英国和欧盟标准,设计寿命120年。</p><p class="ql-block"> 主桥为三跨双塔斜拉桥,结构抗震、抗风能力极强。桥身设计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成为槟城的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我们行驶在二桥上,可见远处的槟威大桥(Penang Bridge/ 槟城第一大桥),长度:13.5公里,曾是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p><p class="ql-block"> 通车时间:1985年9月14,是槟城的主要交通枢纽,连接南北大道(North-South Expressway),方便从吉隆坡、泰国或新加坡来的车辆直达槟岛。</p><p class="ql-block"> 桥上有国际马拉松赛事,行驶在桥上可欣赏马六甲海峡和槟城港湾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槟城是马来西亚西北部的一个联邦州,由槟岛和威省组成,首府乔治市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以多元文化、电子制造业和丰富历史著称。</p><p class="ql-block"> 槟城州(简称槟州)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面积1049平方公里,被槟城海峡分隔为槟岛(面积322平方公里)和威省两部分,首府乔治市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全州人口约176.68万(2018年),槟岛人口80.52万(2023年),华裔占比近50%,是马来西亚华人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通用马来语、英语、福建话、客家话等,多元宗教和谐共存。</p><p class="ql-block"> 槟城与中国近代史关系密切,孙中山曾在此策划革命活动,黄花岗起义在此策动。</p> <p class="ql-block"> 进入槟城,我们入住皇家爵兰酒店</p> <p class="ql-block"> 在房间即可看见大海</p> <p class="ql-block"> 当晚吃大海蟹排档</p> <p class="ql-block"> 7月13号,槟城乔治镇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 姓周桥:这些以姓氏形成的标落,是经填海稳定十数年后逊尚建起的。海上木栈道串联水上村落,保留19世纪华人移民生活原貌,傍晚橘色晚霞映照彩色吊脚楼极具视觉。</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姐弟共骑》:立陶宛艺术家Ernest的神作!斑驳墙面上的姐弟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出来!这里已成为地标性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四处可见的铁艺壁画</p> 福德正神庙 <p class="ql-block"> 1892年10月11日正式向槟城华民护卫司注册的福德正神庙富有错综复杂的闽南社群特色历史,乃福帮社群重要的信仰大伯公庙宇。</p><p class="ql-block"> 福德正神庙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朔远至19世纪由邱肇邦在1844年领头发起的建德堂。在1850年邱肇邦获得了这块面积14,865平方尺的地段,庙宇及合围的九间店屋相信是建于1850至1867年间。1867年暴乱事件正是槟城两大帮派建德堂及义兴公司暴力冲突期。</p><p class="ql-block"> 福德正神庙的组织结构非常特殊。它并非以《母体》身份运作而是以信理部托管整个产业供四个兄弟团体使用,那就是:同庆社、宝福社、清和社以及福建公司。</p><p class="ql-block"> 由四个团体各委派四名代表进入福德正神庙的信理部,四个团体个别在福德正神庙内拥有各自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将这些团体整合在一间庙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协调方式,福德正神庙在组织结构上是各兄弟会的顶尖宗教团体。</p> <p class="ql-block"> 福德正神廟是個重要的區域性的廟宇,致力以人民對大伯公即福德正神的崇祀。</p><p class="ql-block"> 這特有的雙層廟宇建於1850年,目前有四附屬的神社即:同慶社,宝福社,清和社及福建公司。</p><p class="ql-block"> 它是1844年成立的建德堂,又稱大伯公會之原址。1890年由当时的華商會通過法律程序接管這座廟的資產。</p><p class="ql-block"> 今天福德正神廟是檳榔嶼福建籍華裔社群历程的永久象征。</p><p class="ql-block"> 槟州旅游行動理事會赞助</p> <p class="ql-block"> 建德堂 : 回顧寶福社百餘年歷史,就必須追本溯源,從一度叱吒風雲的福建幫秘密會社一建德堂談起。</p><p class="ql-block"> 建德堂是檳榔嶼19世紀舉足輕重的秘密會社,結集了福建籍貫的僑民,從富商巨賈至販夫走卒,旨在捍衛和維護他們在本地的利益及福祉。它於1844年12月30日,在龍山堂領袖邱肇邦領導下,在另一名邱氏領袖邱菊的日落洞椰園裡歃血為盟,從而宣告成立。</p><p class="ql-block"> 大伯公成為了建德堂的崇祀對象,亦是團結會眾的神祇,所以建德堂亦俗稱為大伯公會。建德堂在立盟短短十年間勢力膨脹,不時與其他秘密會社因為爭奪餉碼承包權及其他經濟利益,而發生摩擦衝突,矛盾日益尖銳深化。最終釀成1867年8月的“檳城大暴動”,導致喬治市歷經長達10天的腥風血雨,迫使英國殖民政府出兵鎮壓平亂。</p> 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 <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前的槟城阅书报社社址,现在是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胡锦涛任国家副主席时亲临过此馆</p> <p class="ql-block"> 孫中山本名孫文,字逸仙,1866 年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少年時代,孫中山赴夏威夷依靠其胞兄孫眉並在當地求學。後來他進入香港西醫學院</p><p class="ql-block">(即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就讀。畢業後在廣州和澳門行醫。</p><p class="ql-block"> 孫中山在 1894 年開始其革命生涯。首先,他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翌年,他在廣州發動了第一次起義,事敗後被清廷重金懸賞緝捕。於是,孫中山逃亡日本,並剪掉辮子,蓄起鬍鬚,穿上西服,從此與舊世界決裂。</p><p class="ql-block">孫中山周遊世界以宣揚他的革命思想。1905 年,孫中山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他提出的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被採納為同盟會的基本理念。孫中山被禁止在日本活動之後,便把更多的心力投注於南洋華人社會。</p> <p class="ql-block"> 孫中山醫生被譽為“現代中國之父”。隨著 1911 辛亥革命的成功,他在1912 成為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p><p class="ql-block">他的典範與理念激發了幾代的亞洲民族主義追隨者。</p><p class="ql-block"> 從 1906(有的說 1905 年)至 1912年,孫中山曾到過檳榔嶼 5次。他的革命黨,即同盟會,在英屬馬來亞是地下組織。1906 年,吳世榮、黃金慶及其他追隨者成立了檳榔嶼同盟會。</p><p class="ql-block">孫中山建議他在檳城的支持者出版報紙及成立閱書報社。因此在 1908年成立了檳城閱書報社。作為同盟會的掩護,閱書報社的公開演講及文化活動吸引了廣大群众,两年后《光華日報》創刊以作為同盟会的喉舌。</p> <p class="ql-block"> 街边茶屋歇息,买的冷饮是提袋装,可边走边饮。</p> 娘惹文化 <p class="ql-block"> 峇峇娘惹(Baba and Nyonya) 是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也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混血儿。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你都能找到不少峇峇娘惹。男性混血儿被称为“峇峇”(Baba),而女性混血儿则被称为“娘惹”(Nyonya)。</p><p class="ql-block"> 明朝初期,郑和七下西洋°,他的舰队里有些随行人员就留在了当地定居。到了清朝,大量中国人下南洋务工,迁移到东南亚各国。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最终在文化和语言上形成了融合,发展成了峇峇娘惹。</p><p class="ql-block"> 峇峇娘惹的语言非常特别,是广东、福建方言和马来语的混合体,被称为峇马来话。这种语言模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中非常独特。娘惹菜也是峇峇娘惹文化的一部分,非常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娘惹菜讲究的是母权体制,只传女不传男。家里的女主人负责做饭,娘惹菜的口味甜酸、辛香、微辣,非常浓重。所用的酱料都是用多种香料调配而成。代表菜有叻沙(Laksa),这道菜在马来西亚非常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选择、穿著娘惹服拍照留影。</p> 张弼士故居 <p class="ql-block"> 张弼士(1841-1916年),字振轩,号淡园,祖籍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是清末著名的华侨商人、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在中国与马来西亚等地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锡矿、橡胶和酒业等领域。</p><p class="ql-block"> 张弼士年轻时就前往东南亚,首先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从事商业活动。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并成为当时马来西亚槟城和新加坡最具影响力的华商之一。</p><p class="ql-block"> 他通过投资锡矿产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后来,他又转战橡胶种植业,并取得了显著成功。</p><p class="ql-block"> 1892年,张弼士回到中国,在山东烟台创立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旨在引进现代化酿酒技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大型葡萄酒公司。</p><p class="ql-block"> 张弼士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还是一位著名的慈善家。他在中国及东南亚多个地方捐资办学、修建医院、赈灾助贫,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受到了广泛的敬仰和尊敬。</p><p class="ql-block"> 张弼士的成功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财富,也为后来的中国企业家开辟了新的思路。</p><p class="ql-block"> 张弼士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是近代华侨“实业救国”的典范,其商业精神与爱国情怀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槟城蓝屋,这座全球首富张弼士的故居,曾是电影《疯狂的亚洲富豪》的拍摄地。</p> 游升旗山 <p class="ql-block"> 升旗山不是单一的一座山,而是一个山脉,由群山连绵而成,其中包括草莓山、政府山、枪山、哈利伯顿山、亥吉亚峰、蕨山、罗蒙山、西方山、海军上将山和虎山。</p><p class="ql-block"> 旗杆山是升旗山群峰中被开发最多的山峰。1789年前後,莱特在旗杆山上建造总督官邸Bel Retiro,官邸外竖有旗杆,一旦有邮轮或其他船舰驶近,即升起英国旗帜作为信号,向乔治市港口通报,升旗山的名称即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升旗山生物圈保护区:马来西亚最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名单。</p> <p class="ql-block"> 升旗山在十八世纪末被英国人发掘並建立起来,它更是东南亚地区最古老的的殖民山站之一。于1923年10月21日启用。山顶车站海拔:725米,轨道长度:1,996米(亚洲最长),隧道长度:78.6米(穿过坚实花岗岩),隧道宽度:3米,高架桥数量:11座,最长高架桥:236米,高架桥总长:800米,高架桥高度:15米,拱门高12米</p><p class="ql-block">,车厢数量:2个,最大坡度:27.9度,最高速度:每秒10米,载客量:每车100人,直达车程:4.5分钟。</p><p class="ql-block"> 升旗山游客人数:2008年-50万,2017年-160万。</p> <p class="ql-block"> 升旗山是由英国人於1788年,在东南亚成立的山顶车站,最高点有833公尺(海拔2732英尺)。</p><p class="ql-block"> 这座原始雨林,每天吸引大量登山客登山游览及健行。踏在山中的步道,穿越浓荫密布的隐秘角落,踩过满地的枯叶和落花,必能体会到升旗山徒步之旅的无穷乐趣。</p><p class="ql-block"> 在猴子叫声和昆鸣声衬托之下,野生草木鸟兽的原始之美尽显无遗。</p><p class="ql-block"> 升旗山是生物多样性最佳栖息地,拥有2456种类的植物,包括兰花科、乔木、植物蕨类,以及99种真菌。</p><p class="ql-block">此外,升旗山也有161种鱼类,26种两栖动物,85种爬虫类,150种鸟类,以及35种哺乳类,包括蝙蝠。这里也有很多节肢类动物,如蚊子,蚂蚁,白蚁,蝴蛛及双翅目,以及其他等待大家来发掘的生物。</p> <p class="ql-block"> <b> 升旗山雨林是许多东南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中型的哺乳类,如野猪及猴子,也是松鼠及树鼩等动物的栖息地。不过,这雨林内没有大型的哺乳类动物。</b></p><p class="ql-block"><b> 这里也有夜行性动物,包括例如麝猫、狐猴、飞麝猫和蝙蝠。在中午及下午时段,巨型黑松鼠及郁乌叶猴会出没,</b> 巨型黑松鼠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松鼠之一</p> <p class="ql-block"> 排长队等候乘上山缆车</p> <p class="ql-block"> 历史悠久的升旗山缆车是一项技术高超的工程杰作。它由测量师、建筑师兼工程师阿诺,罗伯特•约翰逊(1879-1966)设计,并由马来联邦铁路局承建。约翰逊所面对的一大挑战是,他必须找出一条最短的路径,从山脚的阿依淡通往山顶的草莓山。经过详细的实地勘察之後,约翰逊提出了一个具有经济效益又节省能源的方案。</p><p class="ql-block">根据约翰逊的设计,缆车轨道穿越了极为崎岖的斜坡、险峻的深谷和巨大的花岗岩。</p><p class="ql-block"> 1931年,约翰逊因贡献卓著,获颁民事类大英帝国员佐勋章。</p> <p class="ql-block"> 升旗山缆车采用的是缆索铁路系统。缆索铁路是一种结合索道技术(以缆索拖拉车厢)和铁路技术(让车厢在轨道上移动)的运输系统。运行时,两组车厢由一条缆索连接起来,并以一台固定式发动机拉动,使这两组车厢分别向上和向下行驶在长而陡峭的轨道上。这台固定式发动机安置在山顶车站的控制室。</p><p class="ql-block"> 从1923至2010年,为因应上半段和下半段不同的坡度,升旗山缆车分为两个独立的路段,每个路段中间设有会车处。在段与段之间有一个中站,乘客必须在这里换车。早期的缆车采用木制车厢,分为头等厢和二等厢,可载40人。木制车厢使用了50多年,直到1977年才由红色新式车箱取而代之。红色车箱由瑞士制造,可容纳多达80人。早期的乘客必须在中站换车,车程总共30分钟。随著当局在2010年采用新一代的缆车系统,目前乘客可从山脚直接上达山顶,车程也缩短至4分钟半。</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槟城升旗山是马来西亚槟城州著名的避暑胜地与旅游景点,位于槟岛中部,海拔约833米,以其凉爽的气候、殖民时期遗迹和全景视野吸引着游客,升旗山距离乔治市约6公里,可俯瞰槟城海峡和城市全景。</p><p class="ql-block"> 英国殖民时期因山上设置旗杆传递信号得名“升旗山”。</p><p class="ql-block"> 槟城山缆车 ,1923年开通的缆车系统,2010年升级后单程约5分钟,坡度陡峭(27.9度),沿途可欣赏热带雨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眺望槟城全貌和海湾大桥。</p> <p class="ql-block"> 这门重 2.75吨的32磅大炮,能以每秒1600英尺的速度发射一个由11磅(5千克)火药推动的32磅球。通常这种大炮位于较低的炮台上,炮台低于水位2米,射程可达1000英尺以内。它由青铜制成,青铜是18和19世纪军队常用的铜和锡混合物。</p><p class="ql-block"> 这门大炮从城市带到这座山上的,很可能是作为装饰品或海盗到来的警告标志。</p> <p class="ql-block"> 兴都庙,是槟城最古老的兴都庙之一。它始建于1800年代,最初是供奉印度士兵和轿夫的印度神 Murugan(与大宝森有关的神)的小神殿,位于升旗山内一座名为 Gun Hill 的山上。奉献者在那里安装了三叉戟。多年来,它被扩建和重建。如今 它是一座非常华丽的印度教寺庙,采用南印度的德拉威建筑风格。建造印度教寺庙的德拉威风格需要四个主要部分,寺庙本身或 是带有塔、或门廊、或门塔以及 或柱厅的神殿。此外,通常会有一个水箱用于神圣仪式或清洁。</p> <p class="ql-block"> 抬头拍到了树上这只 可爱的郁乌叶猴,它眼晴周围那副亮白色的“眼镜”让人一眼就可认出。</p> <p class="ql-block"> 游客纷纷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乘缆车下山</p> <p class="ql-block"> 出闸</p> 留宿榴莲园 <p class="ql-block"> “留连轩”原主人也是园主的陈奕强,是在浮罗山背的榴莲园建民宿的第一人。夫妻俩是当地人,一整个山约20英亩的地,几乎都是他们家族拥有,在十多年前浮罗山背仍是宁静小山镇时,他们就低调的在自家园里建起了民宿,和他的老家连接在一起。开始是招待亲人和好友,后来口耳相传,就接了一些客人,然后才开始正式运营起来。</p> <p class="ql-block"> 晚饭前来到著名的榴莲园,当晚宿榴莲轩。</p> <p class="ql-block"> 果园度假屋留连轩这几个字是由一名对文字、书法及艺术颇有研究的友人陈荣发所想出来,并由来自沙巴州的书法家石川所题。“留连”这个字是取自流连忘返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榴莲园民宿、路经示意图</p><p class="ql-block"> 该处环境青葱翠绿,没有高楼大廈、车水马龙,是一片能让我们暂时抛开尘囂的天地。人们可在度假屋前办烧烤会、暖炉会,或在屋内唱卡拉 OK,若是遇上水果季节,还有机会品尝热帶水果。</p><p class="ql-block"> 山上的鸟语花香及鸟叫声亦是市区人的惊喜。文丁岭的度假屋还可以观赏日落,而坐落在文丁内的度假屋,有小溪流水自然风光,父母可带孩子满山跑 寄情于山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山上的这幢民宿小屋</p> <p class="ql-block"> 园主陈奕强与太太卢赛玉联手经营的这20亩果园内,种了榴莲、黄梨、香蕉、木瓜、菠萝蜜、山竹、红毛丹,最多的就是老树榴莲。不说不知,有些榴莲树龄已上百岁了!在民宿的两顿榴莲餐,我们就享用了新鲜掉落的不同品种如600号、D11、肉油、红虾、D14、甲必利等⋯除此,园里还种有其他品种如D15、604、青皮,青豆、黄姜等等。</p><p class="ql-block"> 到“留连轩”吃榴莲的季节,从5月尾开始到8月,而且要随缘,园里掉什么品种的榴莲,就吃什么。体验在果园内住宿的客人,从本地人到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或欧美都有。“客人最想体验的就是捡拾榴莲的乐趣。我们会告诉他们,大马的榴莲是自然熟透落果,而不是徒手从树上采摘,也要听声辩别看看榴莲是否快落下,要马上避开,榴莲可不是民间流传有‘长眼睛’,砸下来可是会受伤的”,所以,在民宿范围四处走动时,园主总是贴心的叮咛我们小心树上的榴莲!</p> <p class="ql-block"> 百年榴莲树高达数十米</p> <p class="ql-block"> 老树上端结满榴莲</p> <p class="ql-block"> 设网接住成熟后从高处自然墜落的榴莲</p> <p class="ql-block"> 只有在榴莲园才能吃上这多品种,高品质的榴莲。</p> <p class="ql-block"> 榴莲轩吃早餐</p> <p class="ql-block"> 这只狗狗叫Ben,Ben是园里的明星狗,会领着住客前往后山的榴莲园,再把住客带回民宿。</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时,民宿咖啡馆外伏者一只懒洋洋的大狗在打盹,叫喚它也没反应。后来园主说 它就是Be n,我们心生疑感,“你要去榴莲园它就会带你去了,但还没去后山时,它不会一直跟着你的”女主人解释说。</p><p class="ql-block"> 果然,Ben当了几次我们的导游,温驯可爱的它让我们欢喜不已!而且间中我们停下脚步打算调头走,它就停在原地等持,看到我们回头走也跟我们一起,然后又走在我们前面带我们走回民宿。</p> <p class="ql-block"> 这也是一只导游犬</p> <p class="ql-block"> 14号11点我们离开榴连园去机场,下午两点飞往最后一个游玩点---兰卡威。</p> <p class="ql-block"> 候机飞兰卡威</p> <p class="ql-block"> 待续:《再游大马》之兰卡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