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清的书画印

一介画夫(江野)

<p class="ql-block">  民国“正社书画会”实质就是吴湖帆的朋友圈和亲友团,及孙中山同盟会成员何澄、叶恭绰、张善孖、汪东、杨千里等人的加入,她是一个综合文化团体,里面包涵了,昆曲,诗词,雕塑,篆刻,书画,竹刻,古琴,碑拓,鉴赏,装裱,等等各路大伽,他们都传统文化的坚守者,民国时期西风东侵,大批青年学子奔赴西方求学,甚至有人要革传统中国画的命,反对以临摹传承中国画图式,以西方素描速写改良中国画,在这大背景下,以吴湖帆为首苏州一大批坚守传统中国画的书画家们,以正本清源弘扬国学精神为宗旨,成立”正社书画会”于1933年1月6日有七人于彭恭甫家,举办雅集发起成立“正社书画会”拟定十四人为首批成员,一月一次活动,最后发展到北京南京开展览,北京书画家溥心畬,于非厂,汤尔和,何克之,汪吉麟等十四人加盟正社,成员直达五十五人,在大江南北造成了一定影响,张大千,溥心畬,吴湖帆在书画界构成了三足鼎立的霸主地位。</p> <p class="ql-block">陈子清(1895一1946)吴湖帆的表弟,也是草桥中学同窗志友,跟着吴湖帆学画,亦师亦友亦同窗,是一个书香门弟,传统基本功扎实,对清六家深入研究,用笔气息清雅灵秀,他是“正社”最早发起人七人之一,他的书画同管一得,顾岩,彭恭甫,余彤甫,潘博山,汪星伯,朱梅邨,陈摩,王季千,徐邦达等水平都不相上下,同出一脉,以及老一代,陆恢,王同愈,冯超然等还有最早怡园画社的吴大澂,顾麟士,顾沄,倪墨耕,沙山春等构了当时吴门画派鲜明风格和地方特色,而吴湖帆和张大千异军突起,吴湖帆成为当时中兴吴门画派领袖人物,而张大千游历敦煌和世界各国,集大成创出一条泼彩的新世界,真正把中国画走向世界。</p><p class="ql-block">而陈子清书画印同修,惜英年早逝,他同潘博山一样离世得早,如能活到八九十都是大伽的料。有幸多年前收得用马鬃毛笔书写一副对“毕生所长岂在集古,闲情自托亦不犹人”用笔刚健,入木三分,收放自如,点划有力,法度规矩,非一般童子功者所能极矣,据查他同吴湖帆常年在一起,他是吴湖帆书画事务所主持,他负责在楼下接单等营销事务,虽然他没有诗词方面的文字记录,我想耳染目睹也感染一些,看他画中也有诗意气息,可说画中有诗意,诗情画意这是他们一代人从小具备的素质,跟当今不会作诗词书画家的内在不能可比的,所以他们的书画是有骨子的风骚,由此我只对具民国人的气息的书画感兴趣,这也是我的收藏观。</p> <p class="ql-block">  虽然知道他擅篆刻,我整个收藏正社书画过程中,仅收到杨伯屏几方印搞,而陈子清从未见过,昨天有朋友在朋友圈内发现了一枚印章是辟支迦罗刊的印章,印面是潘子义的名章,而潘子义和潘子起也是正社成员,他们是一对双胞胎,潘子义是汪伪政府官员,没什么大的罪行,运动中没什么遭罪,他们兄俩的下一代,据说都是科学家和教授,也查不到什么文献资料留下,所以想收下来,一资询要价离谱,我只能截其图片以作纪念,我想这种名章只有研究正社文化的有收藏兴趣,估计这种要价放在他手上一百年也不会脱手,至于这图片足以我看到他的用刀,用笔结构和风挌,收藏其实就是一个过眼云烟,我收藏这些正社书画和文献,作为自己资养,这样一个社团专题收藏是保护着我们苏州纸质文化不被遗失,也是守护吴文化吴门画派最后们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