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及其它

青山

<p class="ql-block">当下风靡一时的刀郎歌曲《罗刹海市》,其中歌词唱到“马户、又鸟…”,这使我想起十多年前,一个重庆朋友给我发的网络语言帖子,其中有“王 求 革 圭”,什么意思?"球鞋″大家都懂的,这不是“马户、又鸟翻版?”我傻呀。</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银行世家,我的父辈、祖父辈有十几位在民国时期是“吃银行饭”,到我这辈包括堂兄表弟,竟没有一个人在金融行业上班。我的下一辈,现在有两个侄子辈在外国银行工作。银行工作的特点就是认真、仔细。容不得半点差错,否则话,就没有提升机会甚至敲了饭碗。祖父原是上海南京路原四明银行的经理。我秉性也做事认真,极少出错。有人说我比较板。受祖父影响大。</p> <p class="ql-block">我的启蒙老师是上海牯岭路第二民办小学的何雪琦,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何老师接任班主任,是她推荐李工担任学校大队干部;让我担任班级的中队长,负责全班同学的工作。这对于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的少年是何等的重要;对一个从小被祖父、祖母疼爱的七、八岁的乖孩是何等的光荣;对一个自幼善良、聪敏的男儿是何等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三年级语文考试,答题时将我"教"字的反文旁错写成耳朵旁,何老师毫不留情面的扣掉分数,还在班级讲评时提出批评,这对我的教训太大了,因为我功课都是100分或者优,这次教训对我很深刻。有时我遐想,要是没有“文革”,按我小学时的成绩和学习态度,就算清华、北大考不取,复旦、交大应有我的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很明白,考进清华、北大就是进高等学府的金字塔。高考竞争最激烈时,每一分差会压掉一、两万人。那一分可能是一个错别字,一个小数点,一个计算公式或是一个单词字母!万万开不得半点玩笑。</span><b style="color:rgb(1, 1, 1);">“一分之差,万人之下”</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哪。</span></p> <p class="ql-block">“一年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对错别字这么抵触?一看见错别字,就像吞下一只苍蝇那样的恶心。所以我对网络语言一向束之高阁,始终不感兴趣。但是"形势比人强"。现在网上网下,屏幕内屏幕外,到处都流行网络语言,你不看也得看,看也得看!看久了,习惯成自然,不知从那天开始,我对网络语言倒有了几分随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4242是啊是啊,748去死吧 ,886 88再见了,847别生气,987 987 就不去,55555 哭…蛮有趣的。LM 流氓,SM 傻冒, CJ纯洁,BT 变态,TK 偷窥,ML美丽,MM 妹妹,GG 哥哥、男友、男孩 和公公,DD 弟弟,JJ 姐姐、鸡鸡 ,PP 漂亮、照片、屁屁和婆婆, BS 鄙视,SB 傻子 傻瓜。越说越重,越说越难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2+1 "或者"10+3"我的创意,骂人的话"13点",但绕了个弯 。</span></p> <p class="ql-block">做人要厚道,有朋友说他是"单向回路,"早上给他问好或发微信给他,一般不回。而我对每人问候或微信,总是要回的,回的不胜其烦时,我就请对方不用每天问早安,彼此记得,逢年过节问候下就可以了。我显得比较呆板,但是做人要厚道是祖父老人家教育我的,我一定不能违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弓 虽(强字拆写,还表示强的意思)为了表示强的意思把字分开,多占点地盘,有利于视觉效果,强的意思就是厉害,但很多时候只是反讽,特别拆开来写时都有点不怀好意”。此段没补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EN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