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竞茂。2025年8月4日,吉州区曲濑镇水南村664.08亩的水稻种植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夏耕农忙画卷正铺展开来。这里不仅是孕育丰收的希望田野,更是现代农业科技与生态种植模式完美融合的生动课堂。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稻轮作</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稻轮作(同一机位拍摄)</h5> 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科学先进的“油稻轮作”种植模式。通过油菜与水稻的季节性轮换种植,有效打破了土壤连作障碍——前茬油菜的种植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强了肥力;轮作本身则显著减少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大幅降低了农药依赖。这一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在时间维度上的高效利用,不仅提升了当季作物的品质与产量,更保障了农田生态的长期健康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步增收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与技术支撑,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引擎。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农人赵良军</h5> 今日的水南村稻田里,机械化、智能化唱响了主角。大型耕地机轰鸣着在蓄满水的田块中来回穿梭,坚实的犁铧翻滚出肥沃的泥浪,为即将到来的秧苗准备好松软舒适的“温床”。田埂旁,满载着翠绿秧苗的大卡车刚刚停稳,村民们便有序地接力搬运,将一摞摞充满生机的秧苗迅速装载到等候在一旁的插秧机上。紧接着,一台台插秧机开足马力,驶入平整好的水田。它们精准而高效地作业,所过之处,一排排、一行行整齐匀称的秧苗被稳稳植入泥中,转眼间,广袤的田野便披上了崭新的绿装。 与此同时,科技的翅膀也在田野上空翱翔。农业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稳稳升空,按照预设航线在稻田上方低飞。它们喷施出细密的雾状肥料,均匀洒落在秧苗之间,实现了精准、高效的追肥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提升了施肥效果。 田畴染新绿,科技助农兴。曲濑镇水南村的这片水稻基地,正以其科学的轮作模式、现代化的作业场景,生动诠释着现代农业的蓬勃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和谐、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伴随着插秧机的节奏和无人机的嗡鸣,一步步变为现实。金秋的丰收序曲,已在这夏日的繁忙耕耘中悄然奏响。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刘春生 文稿/编辑:春美</h5><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吉州区摄影家协会</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