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64年11月,遵照湖南省委指示,湘潭市委在昭山东麓创办了“湘潭市劳动大学”。1968年12月23日,市革委会以(68)037号文件将其下放至郊区管辖,这所曾办得有声有色的学校,就此悄然落幕,如同一个时代的特殊印记,随岁月远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数十载光阴流转,当年在此求学的学子们,情谊却未曾褪色。大家经常聚会,或小酌品湘味,或欢歌起舞,或打牌闲谈,唤着彼此的绰号开着玩笑,在笑语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里的青春往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劳大学子的“昭山望江楼”微信群迎来建群9周年聚会,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奔赴金鑫宾馆。一见面,熟悉的绰号脱口而出,紧握的双手久久不放,热情的拥抱暖意融融,那股子热络劲儿,实在难以用言语尽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位同学的女儿陪着身体欠佳的母亲前来,席间,她好奇地问我:“真羡慕你们,这么多年还能记得彼此,感情这么深厚!听说你们同学里还有当县长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愣了愣,答道:“没有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可你们中有人被喊‘县长’呢!”她坚持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忽然反应过来,笑着解释:“劳大确实有两位‘县长’,不过是当年同学间取的绰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位同学因酷似电影《停战之后》里的班县长,模仿其讲话更是惟妙惟肖,便得了“县长”的雅号。</p> <p class="ql-block">电影“停战之后”的班县长</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回,几位同学去暮云镇,途经107国道的暮云桥,见水泥护墙上的标牌,一位同写念着“长沙县长下公路……”,当即打趣:“县长在此下公路,咋还立块纪念牌?”众人围拢细看才明白,原是他误读了——这条路是长沙至湘潭下摄司的“长下公路”,这段路桥由1959年长沙县工程指挥部修建,标牌说的是修建背景。弄清缘由后,同学们纷纷起哄:“原来你是长沙县长呀!”</p> <p class="ql-block">长沙至下摄司的107国道</p> <p class="ql-block">暮云桥上的纪念牌</p> <p class="ql-block"> 除了“县长”,当年同学间的绰号更是五花八门,每一个都镌刻着青春的印记: </p><p class="ql-block"> 喂湖羊的同学,被喚作“羊倌”; </p><p class="ql-block"> 有位同学曾因对食堂饭菜不满,饭后将饭钵摔在地上,得了个“板钵子”的绰号(湘潭方言中“摔”叫“板”); </p><p class="ql-block"> 总觉得自己有理的同学,被戏称“常有理”; </p><p class="ql-block"> 姓楚的女同学身强力壮,获称“楚霸王”; </p><p class="ql-block"> 姓祖的同学入校不久就被市委抽调,大家笑称他“走哒运”.... </p><p class="ql-block"> 这些绰号,或因形似,或因言谈,或因一时趣事而起,却无一不饱含着同窗间的温情与善意。几十年后,再相见时,一声“县长”、一句“羊倌”,唤起的不只是记忆,更是跨越岁月的深情厚谊。那些曾经的笑谈,如今都成了最珍贵的青春注脚,成为时代印记中最鲜活的一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