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子龙秘境

宋小珠

<p class="ql-block">  7月初,之前一起同行过伯舒拉岭的旷野大哥问:如果有时间,近期去走个子龙秘境?我考虑子龙秘境是四天的短线,加上往返大交通,5—6天就可以完成,于是欣然答应,并确定7月9日中午成都集合。</p><p class="ql-block"> 四天路线的装备和餐食很容易准备,两天时间就装好了背包。</p><p class="ql-block"> 7月9日中午飞抵成都天府机场,打车去成新南门车站集合。下了出租车,刚见到旷野大哥,他说:我血压上来了,可能去不了子龙秘境了。我一听马上懵圈了,几秒钟后恢复如常。旷野大哥是高铁到成都的,比我早到一个小时,期间测量了一下血压,高压居然上到180。我让他先静心休息,再看看血压情况。解放一村刘书记帮助联系的顺路车司机也在傍边安慰他:别急,等等看。</p><p class="ql-block"> 等到下午三点,旷野大哥的血压下降到150,他决定放弃子龙秘境,下午返程回家。我无奈中只能一个人坐上了去咱姑镇的顺风车(车费150元)。路上联系解放一村的刘书记,问他这两天是否还有其他人走子龙秘境。刘书记回信:目前没有人联系他,可以确定这两天没有人进山,下周四五可能有队伍进山。</p> <p class="ql-block">  到达咱姑镇时已是晚上7:40,去金汤镇的道路,因为修路晚6点—早8点封路,只能在咱姑镇住一晚。利用晚上的时间做子龙秘境的攻略,并向刚从子龙秘境出山的徒步者了解山里过河的情况,汇总信息后,对一个人走子龙秘境有了一点信心。</p> <p class="ql-block">  咱姑镇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咱姑镇的夜宵</p> <p class="ql-block">  7月10 日早8点坐上乡间客车去金汤镇(咨询电话0836-2853883,票价20元)。因为修路,走走停停,大约一个多小时到达金汤镇,车上仅剩下我一个人,司机师傅接着送我到解放一村,另收25元车费。</p><p class="ql-block"> 到达解放一村后,刘书记安排的村里接待人员,给我提供了气罐并联系司机送我去子龙秘境的徒步起点—红房子。村里接待人员和新兴下村马村长(司机)一再叮嘱我:一定注意安全。我将解放一村刘书记的手机号加到我手机北斗信息的紧急联系人,便于意外情况时方便联系。在咱姑镇已备了一个滑轮打火机,为了预防意外,在村里又备了2个打火机。</p> <p class="ql-block">  乡间客运车</p> <p class="ql-block">  路上经过的喇嘛石</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多到子龙秘境的徒步起点—红房子(海拔3500米),马村长不放心,又陪我走过溪水灌木林,送到栅栏门。因为后面路途只有我一个人,请马村长帮我拍个照片和视频后,开始了我一个人的子龙秘境。</p> <p class="ql-block">  红房子</p> <p class="ql-block">  红房子对面的七瀑布</p> <p class="ql-block">  过独木桥</p> <p class="ql-block">  热心司机—马村长</p> <p class="ql-block">  请马村长帮忙拍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天气很好,土路是村民们修整过的,缓缓上升,很好走。</p><p class="ql-block"> 远处连绵的高山时不时挂着一条瀑布,近处的子龙沟,水草丰足,成群的牛马在沟里自由的溜达。</p> <p class="ql-block">  路上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天阴起来了,下起小雨。</p> <p class="ql-block">  到达4100米的草地,一株株盛开的绿绒蒿吸引了我,这里是常用营地,但是草地上的垃圾影响了我给绿绒蒿拍照的心情,匆匆离开4100营地,继续前行。路过4300米营地,虽然草地平整,水源丰富,但是垃圾仍让我感到不适,看看天色还早,那就继续走吧。</p> <p class="ql-block">  下午6点时,在4500米处找到一处水源极好且能扎下帐篷的小草坡,视野开阔,可以俯视子龙沟。因为没吃早、午饭,路上仅吃了一些糖果路餐,晚饭吃的格外香。一夜既无风也无雨,睡眠极好。</p> <p class="ql-block">  7月11日,早起,天气晴朗,远处云海围绕在山腰,苍茫天地间小小的帐篷,一切静好。</p> <p class="ql-block">  9点收拾妥当,开始第二天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行,眼前是蓝天白云下的白雪覆盖着的子龙垭口。</p><p class="ql-block"> 临近子龙垭口,乌云密布,寒风凌厉,能见度降低。到达垭口,天空忽然放晴,一边是云雾笼罩下的两山加一沟的子龙沟,一边是蓝天白云下的群山环绕的碧绿长海子,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好像是穿越了迷雾突然看到了一片阳光明媚的世外秘境之地。</p> <p class="ql-block">  下陡坡,长海子越来越近,海子的颜色越来越惊艳。每个角度的长海子都那么美,忍不住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  因为是一个人,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徒步者和牧民,听从刘书记的建议,放弃走大瀑布的路线,而是沿着长海子右侧上行,翻越长海子垭口。右侧的山坡上遍布黄色的绿绒蒿,一株株开的正娇艳。坐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看着蓝天、白云、褐石、碧绿的长海子,忍不住生出一个念头,如果能在这里住几天多好。</p> <p class="ql-block">  黄色绿绒蒿</p> <p class="ql-block">  翻过长海子垭口后,是长长的碎石陡坡,又下起了雨且越下越大。小岔路很多,中间两次走错了路,基于以前的教训,必须返回重新走。</p> <p class="ql-block">  拾起地上的一面红旗,放在大石头上,压上石头防风。</p> <p class="ql-block">  长海子垭口</p> <p class="ql-block">  长海子后的碎石陡坡</p> <p class="ql-block">  回望长海子垭口</p> <p class="ql-block">  下了陡坡,向左侧走,子龙大瀑布就挂在左侧的山坡上。雨大,多碎石,路迹不明显,不停看路线轨迹,及时纠偏,耽误了不少时间。终于走到野牛沟河谷的小路上,雨下下停停,尽管穿着雨衣和防水鞋套,但是裤子仍湿漉漉的。</p><p class="ql-block"> 河谷中有一片灌木林,林中河水丰裕,水道纵横,幸好踩着石头都能顺利沟通。随后走过草地,穿越原始森林,路上也有几处牧民房,喊了几声:扎西德勒。没有回应,只能放弃借宿牧民房的念头,继续前行。到达黑水牛牧民房,已是下午7点,雨越来越大,牧民房门上铁锁锁的结实,木栅栏围起来的院子,杂草到腰,只能去附近找一处草地扎营了,有几条小溪水,水质尚可。冒着雨扎好帐篷,去打水,安安稳稳在帐篷里煮饭吃饭。</p> <p class="ql-block">  子龙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  遥望野牛沟</p> <p class="ql-block">  需要淌水的小河</p> <p class="ql-block">  四间棚的牧民房</p> <p class="ql-block">  随拍的野牛沟风景</p> <p class="ql-block">  7月12日早上6点多自然醒,雨已停,打开帐篷,蓝蓝的天空布满鳞片云,晨辉斜照在远山上,映出一片金灿灿。</p> <p class="ql-block">  做饭、吃饭的功夫,天空转阴了,8点半出发。</p><p class="ql-block"> 沿着野牛沟的河谷走,路迹明显,遇河有桥,一路遍地野花,走起来格外轻松愉快。</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处牧民房后,就到黑卡垭口下面的树林,此时天空放晴,路边草地上正有一块巨石,放包,晒帐篷,休息吃路餐。</p><p class="ql-block"> 经过风吹日晒,湿漉漉的帐篷晒干了,收拾妥当,背上背包,继续子龙秘境最后一段路程。</p><p class="ql-block"> 沿着树林里的山路一直拔高上行500米,中午1点半到达海拔4000米的黑卡垭口(也称为解放梁子)。</p><p class="ql-block"> 黑卡垭口有通信信号,第一时间打通刘书记的手机,告知:一切平安,已到达黑卡垭口,请他安排人在出山口接我。电话里刘书记得知我一切顺利,也是松了一口气。</p> <p class="ql-block">  垭口是开阔平整的草地,海拔不算高,但是寒风阵阵,团雾飘渺,不易久留,拍照打卡后,匆匆下山。</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下降,先是高山草甸上的曲折小路,下行不久就进入茂密的森林,林间的山路泥泞不堪,颇费时间,走出森林,是破旧的机耕路。</p><p class="ql-block"> 终于在下午5点走到出山口,接我的车也恰恰刚到,一个人的子龙秘境完美结束。</p> <p class="ql-block">  附一路上的各色野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