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 撷珍毓秀”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精品展在省博物院隆重开幕

吉林省文史研究馆

<p class="ql-block">  墨韵流芳七十载,丹青绘就新华章。为纪念吉林省文史研究馆建馆70周年,8月5日上午,由省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七秩芳华 撷珍毓秀”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精品展在省博物院隆重开幕。</p> <p class="ql-block">  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王云坤、馆长段成桂、第一副馆长吴玉珩、副馆长许才山,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主任娄选东,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副主任安晓明,省博物院院长韩戾军,在长的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副馆长许才山主持,安晓明、吴玉珩、韩戾军分别代表省政府办公厅、省文史研究馆和省博物院致辞,馆员金中浩代表全体馆员在开幕式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副主任安晓明致辞</p> <p class="ql-block">省文史研究馆第一副馆长吴玉珩致辞</p> <p class="ql-block">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许才山主持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省博物院院长韩戾军致辞</p> <p class="ql-block">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金中浩发言</p> <p class="ql-block">  文史研究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安置和照顾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由毛泽东主席提出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文史研究机构”。吉林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5年,建馆初期,省政府聘请著名古文字学家孙晓野为馆长,并聘请了一批有学识、有声望,具备丰富文史知识或书画专长的离退休文人耆宿为文史馆馆员。70年来,馆员们在文史研究馆的组织下,潜心整理文献、校点古籍、参政议政、艺术创作。围绕我省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结合自身文化专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省文化强省建设,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共展出馆藏书画精品70幅,其中绘画作品33幅、书法作品33幅、篆刻作品2幅、版画作品1幅、农民画作品1幅。展览分为“翰墨沉香”“与时偕行”“两个部分。“翰墨沉香”部分集中展示孙晓野、吴曦宇、金意庵、刘廼中、周昔非、黄秋实等一大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已故馆领导、馆员作品;“与时偕行”部分集中展示王云坤、段成桂、彭祖述、李巍等现任馆领导、馆员的精品力作。</p><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旨在展示广大馆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投身新时代书画艺术创作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展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充分体现了省文史研究馆书画家们赓续传统、守正创新的文化追求和责任担当。</p> 前  言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薪火相传,七十载春华秋实。吉林省文史研究馆自195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敬老崇文、存史资政的办馆宗旨,坚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吉林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围绕“七秩芳华 撷珍毓秀”主题,精选展出馆藏已故、现任馆领导、馆员书画珍品70余幅。作品坚持文史馆系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导向,以笔墨丹青为媒,展现70年来吉林文化发展的辉煌成就。一幅幅作品,从白山松水的壮美画卷,到黑土地上的时代风貌;从文人墨客的笔情墨趣,到时代先锋的艺术探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闪耀着艺术的光芒、诉说着文化的传承。充分展示了文史馆馆员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国、为党、为民创作的情怀和初心,凝聚着艺术家们对家乡深沉的眷恋和对时代热情的讴歌。</p><p class="ql-block"> 墨韵流芳七十载,丹青绘就新华章。吉林省文史研究馆将以建馆70周年为契机,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再出发,开新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为全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智慧力量! </p> 已故馆领导作品 已故馆员作品 现任馆领导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