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7月7日,下午,风和日丽。我们离开了伦敦国家美术馆,乘坐地铁驶往圣保罗大教堂。伦敦的七月,阳光格外温柔。当我们走出地铁站,有一段古朴的小巷通往圣保罗大教堂,沿途有矗立在角楼的的骏马石雕、高悬在空中的斗鸡场招牌和镶嵌在商店门面玻璃上的彩灯“伦敦眼”转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着小巷走着走着,圣保罗大教堂那标志性的巴洛克式圆顶便映入眼帘,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天际线上。这座克里斯托弗·雷恩的杰作,在夏日的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庄严而神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是伦敦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英国最重要的宗教建筑。走近教堂,首先被那宏伟的西立面所震撼。两座高耸的巴洛克式塔楼守护着中央的三角形山墙,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圣保罗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日的阳光洒在波特兰石材上,让整座建筑呈现出温暖的土黄色调。门前的广场上,游客三三两两,有的仰头拍照,有的在静静欣赏这座17世纪的建筑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保罗大教堂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第四代教堂。最早的教堂建于公元604年,历经多次重建。现存的巴洛克式建筑由著名建筑师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于1675年开始建造,1710年完工,历时35年。这座教堂的建造是为了取代在1666年伦敦大火中被毁的前一座哥特式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巴洛克建筑的杰作,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巨大的圆顶,直径约30米,高度达11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圆顶之一。整座建筑长158米,宽75米,可同时容纳约2000人。教堂的外观以波特兰石建造,呈现出庄严肃穆的灰白色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筑的立面采用了双层柱廊设计,融合了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元素。西立面的双塔高65米,为整座建筑增添了垂直的宏伟壮观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堂内部装饰华丽精美,拥有精美的马赛克天花板和彩色玻璃窗。圆顶内部绘有描绘圣保罗生平的精美壁画,由詹姆斯·桑希尔(James Thornhill)创作。教堂内还有许多重要的纪念碑和雕塑,包括威灵顿公爵和纳尔逊勋爵的陵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客可以攀登528级台阶到达圆顶顶部的金廊(Golden Gallery),俯瞰伦敦全景。在上升过程中,还可以体验著名的”回音廊”(Whispering Gallery),在这里轻声说话可以被圆顶对面的人清晰听到。进入圣保罗大教堂内部参观需要购票,看到购票排队的长龙几乎绕了教堂一圈,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我们必须在下午四点前赶往机场,看来只得放弃进入大教堂内参观的奢望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为伦敦主教座堂,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国教的重要宗教中心。它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礼(1981年)、丘吉尔的国葬(1965年)等重大国家仪式。虽然不能入内参观,我们就围绕着教堂走了一圈,欣赏它那巍峨雄伟的建筑外观,美轮美奂的雕塑和色彩绚丽的的花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保罗大教堂不仅是宗教建筑,也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象征。二战期间,它奇迹般地在伦敦大轰炸中幸存,成为英国人民坚韧不屈精神的象征。教堂经常出现在英国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和电影中,是伦敦天际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圣保罗大教堂既是活跃的宗教场所,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在英国的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坐在教堂旁花园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有刚下班的伦敦上班族,步履匆匆地走过;有手牵手的情侣,在教堂前拍照留念;还有像我一样的游客,舍不得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一位街头艺人在不远处演奏着萨克斯风,悠扬的音乐在夏日的微风中飘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围绕着教堂漫步时,我注意到教堂周围绿树成荫,夏季的伦敦梧桐叶正茂盛,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生机。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排队等候参观人群奏响前进的序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要与圣保罗大教堂说再见了,虽然没能够进入教堂参观辉煌奢华的殿堂,没有登上塔顶俯瞰伦敦全景,内心深处还是感受到这次圣保罗大教堂之旅,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座融合了历史、艺术、建筑和精神信仰的圣殿中,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和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日的伦敦,阳光、微风、绿树,以及这座永恒的圣保罗大教堂,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幅画卷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关于伦敦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当我最后一次回望这座雄伟的建筑时,心中满怀感激。感激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份美好,感激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感激在这个美丽的夏日午后,能够与圣保罗大教堂相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离开圣保罗大教堂,信步走向另一个伦敦的地标—千禧桥(Millennium Bridge)。当我们沿着泰晤士河北岸漫步,远远地就看见了那座横跨河面的现代艺术品—千禧桥。这座被伦敦人亲切地称为“摇摆桥”的步行桥,在午后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连接着河流两岸的历史与现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千禧桥头上回望圣保罗大教堂,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见证着伦敦的沧桑变迁,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家园。泰晤士河水静静流淌,倒映着教堂的幻影,波光粼粼,美不胜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日的微风轻抚过泰晤士河面,带来阵阵清凉。桥头聚集了不少游客,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研究桥梁的建筑结构。一对来自日本的夫妇正在仔细阅读桥头的说明牌,了解这座“千年之桥”的历史。他们脸上的专注神情让我想起初次来到伦敦时的那份好奇与兴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禧桥是伦敦泰晤士河上一座标志性的人行悬索桥,连接着河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区域和河南岸的泰特现代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禧桥就在眼前,这座由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悬索桥,以其简洁而优雅的线条令人印象深刻。没有传统桥梁那样厚重的桥塔,取而代之的是纤细的钢索和流线型的桥身,整个设计透着一种轻盈的美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禧桥全长325米,宽4米,是一座钢制悬索桥,专门为行人设计。桥梁采用了创新的”刀刃”设计,桥面极其纤细,远看就像一条钢丝横跨泰晤士河,因此也被称为”刀锋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上千禧桥的那一刻,首先感受到的是桥面特殊的设计。不锈钢和铝合金材质在阳光下泛着银光,防滑的表面设计让人走得很安心。最特别的是,这座桥的护栏很低,只到腰部的高度,让人能够毫无阻碍地欣赏泰晤士河的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桥是为了庆祝新千年而建造的,于2000年6月10日正式开放。然而,开放当天就出现了意外的问题,当成千上万的行人涌上桥面时,桥梁开始出现明显的横向摇摆,行人感到不稳,这个现象被媒体戏称为“摇摆桥”(Wobbly Bridge)。此时我如梦初醒明白了千禧桥被戏称为“摇摆桥”浑名的来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安全考虑,桥梁在开放仅三天后就被迫关闭进行改造。经过近两年的工程改进,安装了阻尼器来控制振动,千禧桥于2002年2月重新开放,此后运行良好。</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禧桥的设计团队包括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雕塑家安东尼·卡罗(Anthony Caro)和工程公司奥雅纳(Arup)。这座桥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极简主义设计,即没有传统悬索桥高耸的塔架,而是采用了低矮的支撑结构,使得桥梁看起来仿佛悬浮在河面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桥的两端都有缓坡设计,方便轮椅使用者通行。夜晚时分,桥身会被柔和的LED灯光照亮,在泰晤士河上形成美丽的倒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禧桥不仅是一个实用的交通设施,也成为了伦敦的文化地标。它曾出现在多部电影中,最著名的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片中食死徒摧毁了这座桥。此外,它也经常出现在各种摄影作品和艺术创作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千禧桥是伦敦最受欢迎的步行路线之一,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和当地人使用,它完美地连接了两岸的重要文化景点,成为泰晤士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站在桥的中央,四周的景色美得令人屏息。向北望去,圣保罗大教堂的巴洛克式穹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夏日的阳光洒在教堂的波特兰石材上,呈现出温暖的金黄色调,与现代化的金融城天际线形成了完美的对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向南眺望,泰特现代美术馆的红砖烟囱直指云霄,这座由发电站改造而成的艺术殿堂,见证着伦敦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华丽转身。再向远处看,伦敦眼在夏日的薄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个巨大的时钟,默默记录着城市的时光流转。</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禧桥专为行人设计。走在上面,能感受到轻微的晃动——这就是当年让它获得”摇摆桥”绰号的特性。虽然工程师们后来通过加装阻尼器解决了过度摇摆的问题,但这种轻微的律动反而让人感觉更加亲近这座桥,仿佛它是有生命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日的泰晤士河格外迷人。河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偶尔有游船驶过,激起的浪花在阳光中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千禧桥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是它所连接的两岸建筑形成的强烈对比。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代表着英国的宗教传统和巴洛克建筑艺术的巅峰,而南岸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则象征着当代艺术的前卫与创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它没有凝重的石头水泥桥墩,只有离两岸不远的一对“丫”字形空心金属桥墩支撑着,它像一个人张开双臂在欢迎往来的游客,纤细流畅的造型现代感十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桥本身就是这种对话的媒介。它的现代设计语言与圣保罗大教堂的古典风格形成对比,却又不显突兀。钢索的几何线条与教堂的圆形穹顶相呼应,桥身的银色与教堂的金黄色形成互补,整个画面和谐而富有层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站在桥上,我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动。17世纪的雷恩爵士设计圣保罗大教堂时,绝不会想到300年后会有这样一座现代化的桥梁与他的杰作遥相呼应。而21世纪的福斯特爵士在设计千禧桥时,也一定考虑到了如何让这座新桥与古老的教堂和谐共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日的千禧桥总是很热闹。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汇聚:匆忙赶路的上班族、悠闲散步的退休老人、兴奋拍照的游客、专注写生的艺术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这座桥成了他们故事的背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在千禧桥上待了整整一个小时,见证了它在不同时刻的美丽。午后的强烈阳光让桥面有些炙热,但河面的微风带来了清凉。此时的圣保罗大教堂在阳光直射下显得格外雄伟,每一个建筑细节都清晰可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桥后,沿着泰晤士河南岸漫步,经过泰特现代美术馆,最后在莎士比亚剧院前打卡留念,正式结束了这趟伦敦“拾遗补缺”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莎士比亚剧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我们最后一次走下千禧桥,回头凝望这座美丽的桥梁时,心中满怀不舍。这一天的经历如同一部精彩的电影,每一个场景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千禧桥不仅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梁,它更是一个观察伦敦、感受伦敦的绝佳窗口。从这里,你能看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包容与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日的千禧桥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这就是千禧桥的魅力所在,它不仅连接了泰晤士河的两岸,更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连接了过去与未来,连接了梦想与现实。在这个美丽的夏日,我与千禧桥的相遇,将成为我关于伦敦最珍贵的记忆之一。每当我想起伦敦,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座银色的桥梁,以及从桥上看到的圣保罗大教堂的金色穹顶。那是属于夏日的光影,属于泰晤士河的浪漫,也属于千禧桥上那些美好时光的永恒回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