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boom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也是与群众距离最近的地方。无数基层工作者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倾听诉求,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 “为民服务” 的动人篇章,让党的温暖如春风般吹拂每个角落。<br>在乡村的田埂上,驻村第一书记们用实干绘就振兴图景。他们带着技术、资金和思路扎根田间,与村民一起找产业、谋发展。有的手把手教农户科学种植,让荒废的土地长出 “金疙瘩”;有的奔走协调资源,为村里修通致富路、架起连心桥;有的组织技能培训,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一技之长。贵州黔东南的驻村干部王华,用三年时间带领苗寨发展乡村旅游,让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 “网红打卡地”,村民人均收入翻了近三倍。这些 “泥腿子干部” 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托起了群众的致富梦。<br>在社区的街巷里,网格员们用细致服务编织民生保障网。他们是政策宣传员,挨家挨户讲解医保、养老新政;是矛盾调解员,在家长里短中化解邻里纠纷;是应急服务员,暴雨天蹚水转移群众,疫情时上门送物资。上海某社区的网格员李芳有本 “民情日记”,上面记着独居老人的用药时间、留守儿童的放学路线、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她说:“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 正是这份把群众当亲人的热忱,让社区充满了家的温暖。<br>扎根基层,既要 “身入” 更要 “心入”。那些在便民服务中心耐心解答问题的窗口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的农技员,在山区学校默默坚守的乡村教师,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 “服务群众” 的真谛 —— 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把每件小事做到群众心坎上。<br>基层天地广阔,服务永无止境。每一份扎根基层的坚守,都在筑牢社会治理的基石;每一次真心实意的服务,都在凝聚民心民力。让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基层的沃土上深耕细作,用实干与担当书写为民服务的合格答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