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7日游青岛崂山、栈桥、奥帆中心、五四广场、八大关等景区。</p> <p class="ql-block">崂山风景区位于青岛市东部,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巨峰游览区, 是崂山的最高峰,俗称“崂顶”,海拔1132.7米,峰顶由岩峦群体组成,三面陡峭,只有西南面可以攀登,在山顶可三面观海,其岩壁上还有许多摩崖石刻。 太清游览区: 太清宫:崂山规模最大的道观,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以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为主殿,共有房舍150余间,院内有银杏、紫薇、牡丹、耐冬等古树名花。 </p><p class="ql-block">华严游览区:位于华严游览区北部,三面环山,东面大海,建筑为非对称布局,在佛教建筑中较为罕见,是中华螳螂拳祖庭,山门上雕刻着佛、菩萨、飞天和金刚力士等雕像。 </p><p class="ql-block">仰口游览区: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部仰口湾畔的上苑山南坡,始建于宋代建隆元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赦封崂山道士刘若拙为“华盖真人”后拨款修建的,原称“太平兴国院”。 狮子峰:位于太平宫北侧,背山面海,峰体由众多巨石组成,顶峰有一巨岩翘起,向西突出,与下面另一巨石形成狮口,内壁镌有题刻,从“雄狮”胁下,穿石洞可登上“狮背”。 寿字峰:在仰口的一处石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的“寿”字,字体各异,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其中最大的“寿”字高20余米,宽16米,是由当代书法家所书。 </p><p class="ql-block">青山渔村是中国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下辖的传统渔村,位于崂山太清宫北侧,三面环海,以红瓦石屋、梯田茶园和渔港风光闻名,2012年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据说是在明洪武年间大移民时形成的自然村落,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有林、刘、温、唐、姜等姓氏,先祖来自彩云之南 。每年正月十三会举行“祭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仓。渔民们世代相传的渔家号子,展现了与风浪搏斗的勇气和力量。三面环海,怀抱多处海湾,海岸线蜿蜒曲折,岸边礁石经海浪拍打形成五彩斑斓的自然断面,有“海上地质公园”之称。湾内鱼、贝等海产品丰富,并建有优质渔港。房屋依山面海而建,多为就地取材的花岗岩石墙,红瓦粉墙的楼房和茅草石屋次第呼应,从远处望去,与蓝天碧海交相辉映,彰显着古老渔村的无限生机 。 村民继承了航海知识和捕捞技术,海上养殖丰富,有扇贝、鲈鱼、鲍鱼等众多海产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青岛五四广场简介: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北依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南临浮山湾。因1919年五四运动起源于青岛而得名,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广场的标志性雕塑,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高30米,直径27米,重700多吨,以火红色为主色调,象征着五四运动中热血青年为国奔走的力量和奋发图强。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18年上合峰会期间,作为灯光秀表演的主场,向世界展示了青岛的城市风貌和文化魅力 。</p> <p class="ql-block">青岛奥帆中心简介: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燕儿岛路1号,东部新区浮山湾畔,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 。其旧址是北海船厂,2004年2月船厂搬迁,4月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开工建设,2006年6月30日必备项目完工,2008年1月底奥运村建成,3月正式竣工 。陆域总占地面积45公顷,其中场馆区30公顷,赛后开发区15公顷,海域面积约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 。主要设施与景点 。火炬大道:全长208米,取义“2008奥运”,2008年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开幕式点火仪式在此举行,南端屹立着20.08米高的奥运火炬“祥云”。 旗阵广场:2008年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各参赛国(地区)运动员在此举行升旗仪式,由各参赛国(地区)国旗(区旗)围成,象征着世界友好与和平。 奥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360平方米,馆内分上下两层,展览面积约3800平方米,以奥帆赛及奥帆文化为主线,展示了青岛配合北京申奥、迎奥、办奥以及后奥运时代发展的全过程。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54302平方米,是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主场馆,建筑造型犹如展翼海鸥,寓意“腾飞逐梦,扬帆领航”。 成功承办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此后还多次承办“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等世界级帆船赛事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岛栈桥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南端,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892年,清政府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成长220米、宽10米的前海栈桥,是青岛港最早兴建的码头。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后,将北段改为石砌,南端仍为钢架木面,桥身延长至350米,上铺轻便铁轨。 1931年,青岛市政当局对栈桥进行改造,桥身延长到394.38米,桥面提高0.5米,桥南端增建半圆形防波堤及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回澜阁”,1933年4月完工。1984年、1998年市政府又分别对栈桥进行了改造重建。2013年栈桥遭风暴潮袭击坍塌,2014年4月25日重新开放。 栈桥全长440米,宽8至11.5米,从海岸边偏向东南探入青岛湾,由北段连接陆地的石砌引堤、中段立于海中的透空桥、南端的岛堤以及上部的回澜阁组成。回澜阁占地151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为二层八角凉亭,阁顶为金黄琉璃瓦覆盖,阁柱朱红,雕梁画栋,精巧细致。 游人可漫步栈桥,欣赏青岛海滨风光,远观小青岛灯塔、近看礁石,登回澜阁可将前海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莱阳路8号,东邻鲁迅公园,西接小青岛公园,与栈桥遥相呼应,南濒大海,北靠青岛信号山公园。1989年10月正式向社会开放。陆地面积141.1亩,海域面积225亩。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级博物馆。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共设四个展厅,面积7000余平方米,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部分。海上舰艇展区:面积40000余平方米,建有3座码头6个泊位,主要展陈长江舰、鞍山舰、济南舰、鹰潭舰、长征1号艇、长城200号艇等功勋舰艇。 </p><p class="ql-block"> 陆上装备展区:占地面积13000余平方米,展陈小型水面舰艇、海军航空装备、海军陆战装备、海军岸防装备,如解放号功勋艇炮艇、245号木壳鱼雷快艇、伊尔-14型飞机、T-34坦克、YJ-62A岸舰导弹发射车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数量种类:截至2023年,馆藏品数量45211件/套,珍贵文物55件/套 。部分珍品:有毛主席乘坐过的长江舰、中国第一艘驱逐舰鞍山舰、第一艘国产驱逐舰济南舰、参与南沙海战的国产第一艘防空护卫舰鹰潭舰、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艇等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山南麓太平角、汇泉角之间,有“中国最美的城区”称号。八大关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因有8条以关隘命名的路,即韶关路、嘉峪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这八条马路纵横交错形成风景区,故称“八大关”,后增为十条路,另两条为武胜关路、山海关路 。建筑特色, 风格多样:汇聚了德国、俄国、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300余座,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如花石楼是欧洲古城堡式风格,公主楼是丹麦建筑风格,蝴蝶楼则是折衷主义风格 。 四季美景:这里背山面海,红瓦与绿树相映,是青岛独特风貌的缩影。而且行道树颇具特色,一步一景,一关一树,每条路几乎都有专属树种,春季韶关路碧桃姹紫嫣红,夏初宁武关路海棠粉嫩娇艳,秋末嘉峪关路枫叶五彩斑斓,居庸关路银杏满地流金,冬来紫荆关路雪松挺拔苍翠 。南侧紧邻第二海水浴场,游客可漫步木栈道观潮听涛,远眺青岛标志性景观“礁石红房,碧海蓝天”。八大关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变迁,曾是民国时期重要名流的避暑胜地,许多历史人物在此留下过足迹。这里是众多电影、电视外景拍摄的理想地方,如《家务清官》《苗苗》《13号魔窟》等40多部电影和20多部电视剧都在此拍摄,成为青岛电影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胶州湾大桥介绍: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连接黄岛区、城阳区、李沧区以及胶州市的跨海通道,横跨胶州湾,是青兰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2)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历程:2006年12月26日动工兴建,2010年12月22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2011年6月23日正式命名为“胶州湾大桥”,2011年6月30日通车运营。线路全长42.23千米、桥梁全长31.630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结构设计:主要由沧口航道桥、红岛航道桥以及大沽河航道桥三部分组成。沧口航道桥采用双塔平行稀索钢箱梁斜拉桥;红岛航道桥采用主跨独塔平行稀索钢箱梁斜拉桥;大沽河航道桥采用独塔独柱自锚式钢箱梁悬索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