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相遇北街</p><p class="ql-block"> 2017年9月17日,星期日,一个久雨难得的好晴天。我在北街老宅做罢晾晒衣被、打扫卫生等家务后,已是十时许了。我以天公酬勤、我劳动我快乐我付出我欣赏的成功者的喜悦心态,自带着碗筷,兴高采烈地向着对面巷子县街的一家小吃店走去。</p><p class="ql-block"> 刚坐下就餐,就见一男三女四个背双肩包的人在小吃店门前晃悠,半分钟左右离开了。可不一会儿又晃回来了。这时,满屋子过早的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心里都惦记着同一件事:撞上"创文"暗访组了?我也有点小紧张,盘算着万一问到我该怎么应答。我专注地看着这一行四人,只见那位男士吩咐三位女士先坐下,他呢,就走到贴满"创文"和小吃供应宣传广告的墙壁下站着,认真地看着。我开始仔细地研究起四位不速之客。他们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不像暗访组的。于是,我就试探着向男士发问:"请问,您是来襄阳旅游的吧?"男士很有绅士风度文化范儿,笑答:"是的"。"请问从哪来?""台湾"。"噢",我有点小意外小惊喜:"原来是台湾同胞,欢迎你们来襄阳旅游观光"。听着我们的问答,小吃点过早的人们脸上都释放出轻松会心的微笑。这会儿我也明白了,他不是在看"创文"标语,而是在看小吃食谱。</p><p class="ql-block"> 老先生很健谈,也很有品位。闲聊中了解到,他叫李男,65岁,已退休5年。退休前有自己的设计公司,承担各类平面设计项目,曾担任台湾《天下杂志》的艺术指导。"退休后,每年到不同的地方旅居一个月或更久,体会生活的不同面相。尽兴生活,为明天创造新回忆"。李男先生告诉我,20余年前他就来过大陆,以后几乎每年都选择去一个新城市,只有故乡苏州多去了几回。中国太大太美,想去的地方太多。他特意告诉我,这次来襄阳,很幸运,赶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到处都有自愿者主动热情的服务,到处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到处飘溢着清新温馨的气息。他由衷地赞叹,襄阳是个好地方,城市不大不小,城市功能完备,山青水秀,空气新鲜,交通便利,天人和谐,宜旅宜居宜业。他说他们到襄阳已经七天,看了古隆中、习家池、唐城等具有标志性影响力的景点,但还有很多想看的地方,时间、年龄的因素转不到了,只能留下遗憾和怀念。我随即告诉他,襄阳有个本土生长的全国著名文学家叫凡夫,现是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近年他出了两本书,一本叫《襄阳名片》,一本叫《画意诗情》。《襄阳名片》是迄今为止全面系统叙写、介绍襄阳第一书,全书分名胜、名景、名人、名曲四大名类,收录了56个名篇,从春秋一直写到清代。2016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最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之一。《画意诗情》是我和凡夫先生合作的一本诗画集,凡夫先生的摄影作品,我配写的小诗。凡夫先生用相机记录下了大美襄阳春夏秋冬四季风光和人文情怀,很有生活情趣和艺术欣赏性。李男先生听着我介绍,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问,哪有此书?我说,我家里有。我家离这不远,您稍等,我回家拿了送过来。当李男先生从我手中接过两本书时,兴奋地连说,这下好了,我在这里有看头、有玩头,回台湾更有说头、有品头,朋友们可眼馋坏了。接着我们一拍即合,分别在小吃店、昭明台留下了珍贵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李男先生告诉我,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要乘6点28分的火车往恩施了。忽然,一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愫爬上心头。我问李男先生,此次大陆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我在大陆看的是景,但记着的通常是人情。比方在黄山帮忙订房与买野茶的小红姑娘;在云南协助订火车票并先行垫付的谢女士;在成都开车送我们游乐山及峨眉山的小鲁;还有在武汉一路带着我办妥手机帐户、开立支付宝并先行汇款供我订火车票并完成取票等等,大都是初识或素昧平生的人。因为这种不平常的情谊,他们会一直活在我的脑海里。在襄阳最难忘的当然是妳。因为近两天我要准备19日晚市图书馆"齐悦读"活动"《画意诗情》创作谈"有关事宜,没时间陪他们多聊,在昭明台,我们像他乡相遇的故友依依惜别。</p><p class="ql-block"> 在火车上,李男先生不时给我发来看书体会和沿途感受的信息,他用手机拍下《襄阳名片》中的一段文字并划上横线:"唐代诗人宋之问几次被贬岭南,襄阳是必经之地。当朋友在襄阳设宴为他送别,并陪他游赏襄阳风景时,宋之问依依惜别,流连不舍,感叹在此地停留的时间太短暂。他的《汉水宴别》写道: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秋虹映晚日,江鹤弄晴烟。积水浮冠盖,遙风逐管弦。戏游不可极,留恨此山川。"在这条信息之后,紧跟着一条信息:"赐书中有诗,很近于此刻心思。"不一会儿,又发来看《画意诗情》的感受:"凡夫先生摄影很有意境,与他的文学作品俱非‘凡’品,您的诗作更使静态画面溢出了人生况味,相得益彰。给你们竖大拇指。"还有“‘走进了谁的思念’与‘雨中缘’都清新可嘉。年轻时曾迷惑于华丽的词藻,中年之后,偏爱老妇能解的平实。人虽初识,诗读起来挺熟悉。谢妳。"他还说,"我也在欧美等处感受另一种泠漠,行为后面的人性才值得珍惜,尊诗常见‘缘’字,大家寻找一样的东西,名之不同而已。目前仍以发现之心行进中,感激您的祝福。"我回复:"惜缘惜福,认识、遇见你们是缘是福。愿我的家乡襄阳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印象。祝你们一路顺风,旅途愉快!"</p><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的奇遇,两本好书的牵引,演绎出人生旅程中多么美好的故事啊!</p> 台湾友人李男先生交流帖 <p class="ql-block">襄阳昭明台留念 中为李男先生</p> <p class="ql-block">北街小吃店前与台湾友人留影</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间两位为小吃店老板夫妻俩</p> 凡夫先生旧居寻访记 <p class="ql-block"> 兰馨凤韵汉水情</p><p class="ql-block"> 一一写在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建馆一周年庆典活动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 今年“十·一”国庆节黄金周,位于襄阳古城昭明台四楼的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时逢建馆一周年庆。我亲历亲睹了该馆周年庆典热闹喜庆、意义非凡的景象,不禁心潮激荡,感概万千。</p><p class="ql-block">是感概梅门传人少年心事当挐云?是感概马派弟子梨园新秀得真传?是感概刘公之后家国情怀爱无疆?</p><p class="ql-block"> 初识刘冰</p><p class="ql-block"> 我是通过刘冰的妈妈认识的刘冰。刘冰的妈妈叫徐保勤,N年前曾是我带领的襄城区老干部艺术团的团员。刘妈妈进我们艺术团,完全是机缘巧合。我团的一个团员是刘冰妈妈的闺蜜。那天团队排练节目,她把刘冰妈妈带到团队来玩。排练中途休息时,这个团员就把刘冰妈妈介绍给我,并说刘冰妈妈也想加入我们团队。这个团员这样介绍刘冰妈妈:她是一个了不得的母亲,培养了一个让国粹文化后继有人,让家乡襄阳引以为豪的儿子。就这样,刘冰妈妈成了唯一一个未经考核就加入我们团队的团员。</p><p class="ql-block"> 刘冰何许人也?最新资料显示: 刘冰,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北京兰凤剧社社长,兰凤戏曲博物馆馆长。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三代传人,豫剧大师马金凤的亲传弟子,被誉为“梅门马派 梨园新秀”。</p><p class="ql-block"> 刘冰出生于1989年2月,祖籍湖北襄阳,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元勋刘公族孙。民革委员,共青团中央新兴青年代表,襄阳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刘冰不仅在京剧、豫剧、昆曲、话剧等戏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还涉猎金石书画,戏曲史料收藏研究。曾与陈佩斯主演话剧《戏台》全球巡演,轰动加拿大。在话剧《孟小冬》中成功饰演了梅兰芳大师,并在《烈焰》《龙门飞甲》《天下同心》等影视剧中有精彩表演。曾举办2012年中国戏曲学院“梨园寻梦一一刘冰个人艺术专场”;2014年北京天桥剧场举办“兰馨凤韵一一刘冰个人艺术专场”;2017年湖北唐城影视基地举办“相约唐城一一刘冰个人艺术专场”;2022年湖北襄阳剧院举办“戏韵襄情一一刘冰个人艺术专场”;2022年在大联美术馆举办“尺度舞台一一刘冰戏曲人物画展”。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荣获中央电视台“国粹文化传播使者”、CCTV首届豫剧青年演员大赛金奖,第四届全国高校才艺大赛金奖,中国戏曲学院优秀毕业生“星光奖”,中国襄阳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中华慈善总会“爱心艺术家”,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爱心大使”,襄阳三中“杰出校友”等殊荣。</p><p class="ql-block"> 2013年创办北京兰凤剧社,培养了大批热爱国粹文化的青少年,并担任殷秀梅、许娣、万山红、黄华丽等著名艺术家的戏曲导师,弟子戏曲童星邓鸣璐曾三次登上央视春晚。被中国戏曲学院“国戏杯”、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电视台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称号。</p><p class="ql-block"> 善绘戏曲人物,画作多次入选全国画展,作品被荣宝斋、中华慈善总会等机构及个人收藏。</p><p class="ql-block"> 当时那个介绍刘冰妈妈进团的团员还信心满满地对我说,结识刘冰,以后对我们艺术团的提升发展肯定会有很大帮助。我充满喜悅和期待。刘冰妈妈进团不久,就把刘冰的微信公众号推介给了我。这次巧遇,让我有幸成了刘冰的微友。</p><p class="ql-block"> 初见刘冰</p><p class="ql-block"> 今年7月的一天,刘冰妈妈告诉我,刘冰7月份将受邀回襄参加一个大型文旅活动。刘冰回襄后,保勤又告诉我,18日上午10时左右刘冰要来博物馆。这天上午9时一开馆,我就进馆恭候着。10时许,刘冰真人亮相,如期而至。难怪人赞“中国最美男旦”,一睹真颜,实乃名不虚传。一接触,一交谈,更令人起敬的是他的人格魅力、艺术修养和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 一番寒喧后,我们互赠了礼物:我将今年刚出版的与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原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凡夫先生合著的诗画集《诗香荷韵》赠送给刘冰,刘冰将《梅门马派 刘冰戏画艺术集锦》赠送于我,并合影留念。接下来, 他一边跟我交谈,一边忙着馆内的事务,一边忙着接应一些电话。“苹果姐姐”是他的娇妻,北京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跟他一起忙碌着。也就在此时此地,我抓拍到了一对事业上的战友,生活中的佳侣的年轻奋斗者的“扣扣子”的珍贵镜头。随后就配了一首小诗《你是 我是》,再后就演绎成了文艺节目。这是后话。看着一对年轻有为的恩爱夫妻,站在被尊誉为“襄阳古城第一文化高地”的昭明台四楼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兰凤剧社所在地,我也激情飞扬起来,随即将一个心愿传递给刘冰,我们艺术团若能与贵社贵馆合作共演一台节目就美了。刘冰立即回应,好哇。只是要辛苦您,我和苹果姐姐这几天的主要精力要放在“百戏倾城”2023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襄阳唐城全球直播)大型活动筹办中。听着刘冰既用心做事又关心体贴他人的话语,品味着他的为人处事,一种钦佩、敬尊之情由衷而生。</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日子我一直处在兴奋紧张之中。我们联合演出的时间定在7月23日下午3时一4时(唐城全球直播活动是22日)。准备的时间只有四五天。从节目排练审定、活动议程安排、主持词撰写、背景图制作、嘉宾邀请、音响设备对接、节目单打印、现场布置等等,一切都在紧张有序进行中。</p><p class="ql-block"> 联合演出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团队安排的是下午2时到达现场,提前一小时就位。23日中午12时许,我接到刘冰信息:“我们已到活动场地”。我正在吃饭,看到信息放下碗筷就快速赶往。一到现场,映入我眼帘的是,刘冰、苹果姐姐和刘冰妈妈都在忙碌着,刘冰和妈妈在调试直播镜头和音响,苹果姐姐在准备现场直播配套播放的图片,刘冰还亲自制作了演出活动宣传片在电视屏幕上滚动播出……团员们14时许都陆续来了,刘冰又亲自对接音乐带。演出前,刘冰又检查现场布置情况,当发现观众席上有一处散落的水迹,他立即指挥工作人员拖擦干净。正忙着,他忽觉一阵眩晕,苹果姐姐和我随即扶住他,到办公室服了药,喝了几口温白开,又投入到活动中。苹果姐姐告诉我,他们昨晚在唐城一直忙到今日凌晨2时多才回家,刘冰还患着感冒。今天为了这个活动,上午11时多又赶过来。听着听着,有句话在我脑海中翻腾: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决定成败。此时此刻,刘冰原本英俊的形象在我眼前变得更加丰满完美起来。</p><p class="ql-block"> 演出进行到一半,忽见刘冰扶着一位长者走上舞台,他深情地向大家介绍,这位就是看着我长大、牵着我的手一路陪我前行、我崇敬爱戴的、襄阳著名的历史学家李治和老师。接着又和李治和老师演唱了一曲襄阳地方名段。全场观众对刘冰的游子丹心炽情报以热烈掌声。当听说襄城区关工委特意组织了6名优秀学生前来参加活动,刘冰和苹果姐姐给予了特别关注关爱,亲自为孩子们主持、安排了一个少儿节目《西瓜与草莓》。孩子们在兴趣浓浓的表演中,展示着才艺,享受着快乐。台上台下笑声掌声连连不断,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首次合作,我们感受多多,收获多多。团员们都说,我们不仅向名流大家学习了精湛演艺,更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思品教育课。在“古城第一文化高地”得到了灵魂的洗礼,情操的陶冶,艺术的提升,品格的锤炼。</p><p class="ql-block"> 再见刘冰</p><p class="ql-block"> 2023年国庆节假黄金周,我有幸再次见到刘冰。刘冰和苹果姐姐为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建馆一周年馆庆活动专程回襄。活动安排从9月29日至10月6日,连续8天一天一出折子戏。8天,不仅创下了游客量多达近8万人的奇迹,更吸引了襄阳乃至全国多地的戏曲表演艺术团体、艺术家、爱好者和戏迷,云集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或一展才艺,或切磋交流,或拜师学艺,或借兴发挥,室外秋雨轻风,室内兰馨凤韵,好一幅风调雨顺兰凤呈祥的盛世馆庆祥瑞图。</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这盛世享太平,兰凤祝周庆的美好日子里,一个温馨恬美的故事悄然发生了。</p><p class="ql-block"> 10月6日,是兰凤戏曲博物馆建馆周年庆活动最后一场演出。参加活动的演职员在15时30分演出结束后,都陆陆续续离开了活动场地。16时20分许,连日忙于活动累困交加的刘冰收拾完“战场”准备下班(博物馆规定16时30分为下班时间),有两位阿姨的言行举止引起了他的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家住襄阳城南街的两位老姐妹(均为73岁)是闺蜜加戏迷。这天冒着大雨专程赶往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观看一周年庆典演出,没想到等她们紧赶慢赶好不容易从一楼爬到四楼,演出已经结束了。老姐妹俩戏没看到,懊悔而又留恋不舍,就索性在馆内宣传橱窗前欣赏马金凤老师与刘冰馆长的演出剧照,借以慰藉错过观赏名师专家们现场表演的遗憾。刘冰了解此情后,当即把姐妹戏迷请到舞台前,专门为她俩表演了豫剧《穆桂英挂帅》中的两个唱段。老姐妹俩感动不已,兴奋不已。演唱完后,刘冰又把她俩带到文创产品宣传园地,亲手把自制的小纪念品赠送给她们,并签名留念,以鼓励她们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感恩家乡的父老乡亲对自己的关心呵护及支持期望。老姐妹俩感动地说,我们是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建馆周年庆活动中享受最高礼遇的观众,是最幸运最快乐最有福气的观众。</p><p class="ql-block"> 再见刘冰,这一幕,我的内心被深深撼动了。送走了两位戏迷阿姨,刘冰领着我走到宣传橱窗他与马金凤老师的师徒合影照前,讲述着他亲历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北京的一个秋天。马金凤老师演出完在回家的路上,经过路边一个花坛。一个园林老师傅认出了马金凤老师,遂停下手里活,在花坛里侧惊喜地喊着“马金凤老师”。马老师回眸一看,立即迎上去,伸着双手隔着花坛去握老园工的手。当老园工一双沾满泥土的手被老艺术家饱含尊重亲情的手隔坛相握时,老园工眼里充盈着感动和幸福。马金凤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刘冰说,老百姓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支持是文艺事业立足发展的最大动力和精神支撑,老百姓对我们表演者的喜爱认可,是对我们的最大关怀和褒奖。刘冰说,恩师的言传身教无不潜移默化熏染影响、教育激励着他……</p><p class="ql-block"> 听着刘冰真诚动情的叙说,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建馆初始的一幕即浮现在眼前:建馆起步何其艰辛。刘冰带着上十名志愿者,没日没夜地干,打扫卫生,粉刷墙壁,装修布馆,得把300多件珍贵物品一件件从一楼往四楼搬……热了就光着膀子赤膊上阵,饿了就叫外卖,困了就席地而卧打个盹,病了连续3天高烧39度仍坚持不下“火线”。经过两个月的艰苦拼搏,刘冰带领志愿者硬是让一个国粹飘香楚韵绕梁的戏曲艺术博物馆傲然屹立在古城襄阳的文化制高点。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将一个台上娇媚百态的“杨贵妃”,台下汗流夹背赤膊上阵的壮儿男相对接。有位知名作家曾这样描述刘冰:“女儿戏,男儿志 ,文人心 ,侠士情”。刘冰说这是对他美好的寄语,更是他致力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如果留意近期的襄阳媒体报道就会发现,刘冰在今年国庆节假回襄不长的时间里,从拜访书画名家涂廷多、刘仲杰、刘庸之,京剧名家彭守正、季福祥,豫剧名家汪爱枝到主演新编豫剧《夫人城》、“百戏倾城”2023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襄阳唐城全球直播)、第十一届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推荐官、亲力亲为策划导演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一周年庆典活动一天一场折子戏,所到之处无一不倾注了他对祖国国粹文化的挚爱深情,对故土家乡的眷恋赤诚。</p><p class="ql-block"> 我不由得由衷赞叹:刘冰好样的!你因襄阳而精彩,襄阳因你而骄傲!</p><p class="ql-block"> 再见刘冰,我再一次被刘冰平凡中见不凡,细小中显精神的品格作为所感动,所鼓舞,所激励,一种写点什么的欲望总是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此时此刻,刘冰馆长,刘冰社长,刘冰老师,我不想写你师出梅门传承国粹誉中华,我不想写你徒拜马派德品才艺双馨香,我不想写你出身名门良好家风润无声,我不想写你亲情乡情丝丝缕缕总关情……就让我把这些亲身经历真实感受记录下来,作为美好的忆念,精神的守望,志趣的索引,超值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把我写的一首特别的小诗送给特别的你:</p><p class="ql-block">你是 我是</p><p class="ql-block">一一写给刘冰馆长 苹果姐姐</p><p class="ql-block">你是一袭长衫</p><p class="ql-block">我就是衫上一颗小小纽扣</p><p class="ql-block">谁在紧扣</p><p class="ql-block">紧扣人生的庄严</p><p class="ql-block">情义的深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是一座高山</p><p class="ql-block">我就是山上一粒小小尘土</p><p class="ql-block">谁在默守</p><p class="ql-block">默守舞台的尺度</p><p class="ql-block">生命的高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是一片蓝天</p><p class="ql-block">我就是天上一朵小小云翔</p><p class="ql-block">谁在凝望</p><p class="ql-block">凝望家乡的方向</p><p class="ql-block">心中的天堂</p> 受益终生的三句话 <p class="ql-block">《画意诗情》首发式上发言</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p><p class="ql-block"> 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我叫宋建勤,今年60岁。襄城区委组织部退休干部。今天,是我有生60年来,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这么多领导,这么多大家,这么多老师,这么多朋友,为了一件事,在这里光临,在这里相聚;第一次为了一本书的出版发行,享受这么高规格的礼遇,领导的关怀,老师的教益,朋友的鼓励,让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动和感激;第一次感到不敢说话,不敢提笔,只想从今往后,从零开始,好好学习,做个像大家祝愿和期待的那样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画意诗情》的创作经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想用三个"了"字提炼总结,不知是否贴切,请在座的各位老师、朋友赐教。</p><p class="ql-block"> 一是激活了。最初激起我创作热情和欲望的是凡夫老师Q空间那些让人眼亮心动的摄影作品,而进入老师Q空间,又是因为受了《襄阳名片》的牵引。在退休后带孙的空间,我有幸拜读了凡夫先生的《襄阳名片》,这是当今襄阳第一次第一人把襄阳56个名人名景名胜名曲系统地汇编成书,当慢嚼细品之时,你会強烈地感到,没有对家乡、对生活、对人生有大爱情怀和深爱情结的人,即使文学水平再高,也是断难写出的。他把这种爱,从触角笔端延伸到视角眼睛,溶入了他的摄影作品,正如汪光房老师在《序》中描叙的"拿起了照相机的文学大家",给我们展示着襄阳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带给我们美的启迪,美的享受,美的想象,美的神往。如果说我身上还存在某些创作灵感的话,此时此刻,这些灵感被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激活了。于是,我就试着一首首写下来。开始胆怯怯,生怕写不好,后来不断得到诗友们的鼓励,就有了这本《画意诗情》。</p><p class="ql-block"> 二是遇见了。现在想来,真是如幻如梦。记得有一次向宋明发主席讨教诗歌写作知识,宋主席问我:"宋局长,你的性格是否很泼辣?"我至今还没弄清宋主席此话的含义。此刻,我忽然有了感觉,自己是否太冒失,太大胆?《画意诗情》,我在和谁合作,都晓得。</p><p class="ql-block"> 讲个插曲。《画意诗情》请谁作序,我问段部长。段部长不加思索地说"请汪光房"。我说汪老师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冒然相请,万一被拒绝了多难为情。但我把这事放心上了。这世上真有奇巧之事。第二天,市作协在南山宾馆举办业务培训班,我问段部长参加活动吧?并告诉他我想参加但带孙抽不开身。段部长回话说,省作协请的专家来讲课,机会难得。我正愁着咋抽身去听课,又巧了,亲家们来了。平常都是周五下午来周日下午走,这周提前来了。星期四上午,我乘21路车往南山宾馆,刚下车,就看到前面不到一米处有个熟悉的身影,我立即叫了声"汪老师"。汪老师回过头来,用和蔼又疑惑的眼神望着我,我即作了自我介绍并告知段部长推荐请帮写序。后来发生的事就更离奇了,汪老师不仅为《序》八易其稿,为改动一个字夜半难眠,欣喜若狂,更为修改《画意诗情》一首首小诗呕心沥血,五个通宵不睡,至今落下头疼的毛病。</p><p class="ql-block"> 再耽误大家点时间,讲一个我和两位老师间发生的故事。为了一幅摄影作品。从看了《襄阳日报》《襄阳晚报》关于《襄阳名片》的报道,我就想要一张段部长书房照配我写的《在》小诗,我认为那是襄阳一道独特的风景,它的美不在外表在内涵。可段部长认为书房照不美,一直不肯提供。书快定稿了,我还在为这个照纠结。那天下着大雨,我就给汪老师电话,约他一起到段部长家去偷拍,让他掩护我寻机会拍。谁知汪老师不仅不支持配合,反而倒过来给我上了一个多小时的网课,真可谓举一反三,苦口婆心。批评我走不出襄阳小圈子,不会欣赏美。不知怎的,我对着窗外的雨发着愣,想着想着,忽然醒顿了。我抓紧找段部长要别的照片,不仅打消了书房照的念头,还换掉了“大白菜"的图片。第二天,我和汪老师在大唐印刷厂见面改稿,汪老师看到换掉的图片,长长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晴姐,你看,调个图片就这么难,可想而知,中国这么大个国家,要办成一件事多不易呀!"后来,我把这件事讲给段部长听,段部长慈祥地笑着说"是不易"。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可以再写一本书。说来说去,我是最大受益者,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人。</p><p class="ql-block"> 三是玩大了。读诗,学诗,写诗,是个人兴趣爱好。我出过几本集子,沒想水平如何,只图自娱自乐,玩着开心,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就好。这次,与段部长合作,没想到又遇到了汪光房老师,遇到了王太雄老师,遇到了这么多诗友,遇到了这么多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的领导和大家,把事玩大了,把新闻媒体惊动了,还把当阳的朋友也吸引来了,把自己玩的也不知咋说话了。</p><p class="ql-block">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25 日草</p> <p class="ql-block">缘</p><p class="ql-block">一一襄阳 当阳两地文化交流欢迎仪式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世上有个最美的字,叫“缘”。</p><p class="ql-block"> 我和当阳有缘。从我和《画意诗情》创作组一行一踏上当阳的土地,就有一种亲切感,一种幸福感,一种自豪感。我儿子在当阳机场当了十年兵,是当代的一方水土,滋养了他,让他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不断进步。借此机会,我向当阳亲人们深深地鞠上一躬,道一声谢谢了!</p><p class="ql-block"> 《画意诗情》与当阳有缘。2017年5月26日,《画意诗情》首发式在襄阳市图书馆隆重举行。我们当阳市文联主席曹亚平先生和文旅局局长朱丹女士闻讯后,专程前往,亲临指导和祝贺,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和激励。他的出现,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成了首发式活动最大的亮点。这里,再次向曹亚平主席和朱丹局长表示深深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我和雨有缘。我喜欢雨。我和当代文学大家、摄影大师凡夫先生合作的《画意诗情》诗画集,共收录了一百首小诗,涉及雨的就有十首之多。今天,我们从襄阳来到当阳,天下起我喜欢的雨。这分明下的是感动之雨,是情义之雨,是喜悦之雨,是欢迎之雨。这里,我想说,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当阳朋友们的深情厚义!</p><p class="ql-block"> 刚才看了我们当阳市老年合唱团的精彩表演,很震撼、很钦佩。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当阳老年朋友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你们引领时代风尚,健康快乐向上,塑造了新时期老年人的光辉形象。我代表襄阳市襄城区老干部艺术团,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凡夫先生,汪光房老师,这里请允许我代表《画意诗情》创作组,盛情邀请当阳的朋友们到襄阳去指导传经,观光作客。当阳的朋友们,我们在襄阳等你们,不见不散。</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把我的一首小诗《韵》献给大家,希望能够喜欢。 </p><p class="ql-block">《韵》</p><p class="ql-block">小雨轻轻</p><p class="ql-block">轻轻叫醒黎明</p><p class="ql-block">给深情的大地</p><p class="ql-block">一个轻轻的亲吻</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柳青青</p><p class="ql-block">轻轻舒展腰身</p><p class="ql-block">给贪睡的人儿</p><p class="ql-block">一个清新的早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荷轻轻</p><p class="ql-block">轻轻交融心灵</p><p class="ql-block">给清静的世界</p><p class="ql-block">一个梦般的香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