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辽宁老干部大学三好校区的舞蹈教室里,总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不施粉黛、笑容可掬、温文尔雅的年轻教师,带着一群银发学员翩翩起舞。她就是24级民族舞一班的沙莎老师。她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老年学员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舞蹈艺术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沙莎老师的舞蹈之路始于家庭熏陶。出生于舞蹈世家的她,从小耳濡目染,展露出过人的舞蹈天赋。经过沈阳师范大学艺术系的专业培养,如今的她已是辽宁省舞蹈家协会和沈阳市舞蹈家协会的双料会员。而荣誉的背后,是她对舞蹈艺术始终如一的执着追求。</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来,从创立沙莎舞蹈工作室到深耕老年舞蹈教育,沙莎老师的学生跨越了年龄的鸿沟——小至三四岁的孩童,大到六七十岁的长者,数千人在她的课堂上感受过舞蹈的魅力。这份“桃李满园”的成就,源于她因材施教的智慧:对孩童,她用童趣点燃兴趣;对老者,她用耐心守护热爱。在她眼中,每个年龄段的舞者都有独特的光芒,而她的使命,便是让这光芒尽情绽放。</p> <p class="ql-block"> 2024年下学期,沙莎老师临危受命,接手我们三好校区24级民族舞一班的教学任务。当时,她已肩负满负荷的工作,却依然为我们班倾注了全部心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心设计了适合老年人身体特点的教学方案。</span>从热身运动到身韵操,从把上压腿到肩部训练,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反复推敲。她深知,对我们这些老年学员而言,舞蹈不仅是艺术享受,更是保持健康的有效方式。</p> <p class="ql-block"> 在教授藏族踢踏舞时,沙莎老师将颤膝、岗哒、碎踏、退踏等专业动作分解教学;在排练蒙古舞时,她特别强调通过揉臂、揉腕的柔美舒展,展现蒙古族舞蹈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为了便于课后复习,沙莎老师每节课都会为我们录制教学视频。我们这些对舞蹈望而生畏的“小白”,在沙莎老师的反复示范、悉心纠正下,渐渐读懂了舞蹈的语言,正在实现从僵硬模仿到情感流露的逐步蜕变。</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沙莎老师不但业务精湛,还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年轻有为的她,始终保持着谦逊好学的态度;专业造诣深厚的她,从不轻视业余爱好者的热情。她的课堂充满正能量,学员们不仅学习舞蹈技巧,更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沙莎老师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品质,使她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良师益友。</p> <p class="ql-block"> 沙莎老师的教学成就有目共睹:2015年编创的舞蹈《卷珠帘》获最美广场舞金奖,2020年舞蹈《古扎丽古丽》获辽宁省第十届“舞协杯”群众舞蹈展演二等奖,同年在“舞星舞秀”沈阳第四届舞蹈展演(大赛)获一等奖,2023年舞蹈《心之寻》获沈阳第五届舞蹈展演三等奖……但在她心中,最珍贵的“奖杯”,是学员们脸上的笑容。学员们孜孜以求的精神,也成了她前行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从舞蹈世家的传承到专业院校的深造,从桃李满园的教学到荣誉加身的编创,沙莎老师用数十年的坚守,诠释着对艺术的执着与创新。在辽宁老干部大学的教室里,她不仅教会学员跳舞,更传递着一种信念:热爱无关年龄,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能在舞韵中炫动芳华,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而她,便是那个播撒艺术火种的使者,用舞姿与笑容,为银发岁月镀上温暖的光芒。</p><p class="ql-block">(教师节在即,谨以此文献给辛勤耕耘的教师们。祝全天下的老师,节日快乐!)</p>